关键词:教育教学;沟通关爱;策略
“问题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是表现为课堂表现消极,与同学朋友不能友好相处。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心理情感难以纾解;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足,和学生的沟通不够;三是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就得不到切实的进步。而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成长,笔者将对如何有效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进行方式方法上的具体探讨。
一、用爱感化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由于问题学生身上,是具有长期的消极因素,教师不能想着通过一顿说教,就能让学生马上“改头换面”。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能能一挥而就的,而强制性的说教,也有可能适得其反,对此教师就需要沉淀下来,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的查找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心理。
对于这类“特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好的学习状态时,教师不要轻易发火,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真诚对待学生的过错。在面对问题学生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学生对教师的接受快慢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学生多一些沟通,尝试积极改变自身的方式方法。要用爱心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性格,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其交心,能有效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这对教师接来下的工作开展,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家访工作,进行“对症下药”
在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抓住一切机会,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成因,而家访这一方式,可以说是快速了解学生课下活动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和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以此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学生开展“对症下药”的教育。
在家访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家访的目标,即通过怎样的问题,来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谈话的过程中,讲话需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对于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让家长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来询问家长,学生最近的生活状况。其次教师也要认识到,家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跟踪、了解,并可以通过电话家访、短信家访等方式,来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通过对学生状况的了解,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三、挖掘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有效转化
“问题学生”的存在有很多原因,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原因,或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等原因,而出现的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的行为,教师可以从多角度,来为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学生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尝试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共情”的方式,想一想如果面对相同的问题,自己会怎么做,以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建议。同时教师也应重视榜样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端正自身的行为,以朋友的身份,和同学沟通交流,为学生表达自己的建议;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寻找其他的榜样,在社会生活中,总有着许许多多的励志人物,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些人曾经也面对了许多困境和挫折,但是其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持着他们积极克服困难,最终成就自身。通过榜样的树立,让学生感受其精神,学习其经验,对于促进自身成长,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四、唤醒学生自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问题学生,其长期的落后状态,会对身边的同学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形成固定印象,而对于这种消极角色的打破,这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问题学生在班上的身份地位,来促进学生的性质,由消极转向积极,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如果常常对问题学生进行指责,极易导致学生丧失自尊心。而及时的鼓励,和给予帮助,则是能让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如一起在校内扫除,或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利用一切机会,让问题学生积极融入班级中,增强其集体意识于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促进问题学生的切实有效转化。而另一方面,教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或是擅长的部分,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心态的转化,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问题学生”转化,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教师对其意义以及重要性,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恒心有毅力,积极探索,寻求科学的方式,来帮助促进学生的转化与进步,以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钱怡弘.探究小学中段“问题学生”的转化方法[J].华夏教师,2018(24):89.
[2]桂玉艳.浅谈小学班主任对“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展开[J].中国校外教育,2016(36):27.
论文作者:林采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家访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认识到论文; 方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