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D水平评估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建议及临床价值论文_胡佳俊1,尹雪强2

胡佳俊1 尹雪强2

(1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超声诊断二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检验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D-二聚体(D-Dimer,D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DD水平的临界参考值,初步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标准。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患者为DVT组;术前、术后均未发现DV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两天和术后三天检测DD水平并行超声检查。结果:DVT组术前以及术后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术后DD浓度均有升高表现。ROC曲线结果显示,当取DD水平>3.7mg/L为临界值时,诊断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认为,当以血浆DD水平大于3.7mg/L作为临界值时可以较好的评价患者DVT形成情况。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232-02

创伤及手术,尤其是骨科手术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主要原因[1],DVT脱落引起的肺栓塞所导致的死亡已占到因外伤住院治疗患者致死原因的0.55%[2]。早期发现并干预对防止DVT脱落引发肺栓塞有重要意义。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可反映机体纤溶活性及凝血功能,可用于筛查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但是,DD水平同时也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炎症及组织损伤。故笔者提出假设,当血浆DD水平高于某个临界值时,该检查方法对评价DVT的发生才会具备较好的诊断效果。本研究通过对血浆D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个DD水平的临界参考值,旨在初步为临床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下肢骨折并进行手术的患者270例,其中术后并发DVT的患者134例,男83例,女51例,平均年龄62.94±5.98岁,其中,46例患者在术前发现了DVT。选择术前、术后均未发现DVT的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8例,平均年龄60.32±6.49岁。

1.2 检查方法

1.2.1血浆DD检测 于术前两天及术后第三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DD水平。DD检测应用乳胶增强浓度试验定量检测人血浆中的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美国 Dade Behring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应用 Sysmex CA 21500全自动凝血仪。

1.2.2超声检查 于术前两天及术后第三天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使用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0MHz。患者取仰卧位及俯卧位,依次检查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丛,观察血管壁光滑度、管腔结构及大小、血流充盈情况等,记录血栓发生部位、大小、阻塞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标准为:①血管腔内可探及强或弱实质性回声;②探头加压时静脉管壁不能被压瘪;③血栓处彩色多普勒超声缺乏自主性或激惹性血流。通过以上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DVT组以及对照组。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ROC曲线计算血浆DD水平曲线下面积及临界值,及其灵敏度、特异度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浆DD水平比较

由图1可见,DVT组术前以及术后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术后DD浓度均有升高表现(P<0.05)。

2.3 ROC曲线结果

ROC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32(P<0.01)。当取DD水平>3.7mg/L为临界值时,诊断效果最佳(表2)。

3.讨论

研究已指出,创伤患者发生DVT的风险将显著增高[4]。目前,下肢深静脉造影是公认的诊断DVT的金标准,但其存在有创、重复性不佳、可能会诱发肺动脉栓塞等弊端。所以目前需要更为安全的手段为术后评价患者DVT形成以及其预后情况作出评价。DD是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其水平增高与体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具有相关性[5]。本研究结果指出,DVT组研究对象术后的D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为了探究是否只有DVT组术后的DD水平有升高的表现,我们比较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的DD水平。该结果指出,对照组术后也出现了DD水平增高的表现。我们认为,单纯以DD水平增高为DVT形成的依据之一并不准确。ROC曲线结果表明,虽然DD水平在评价DVT形成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目前,临床上将DD水平高于0.2mg/L作为其升高的标准。但是,当取大于0.5mg/L作为临界值时,其诊断DVT的特异度为0%,阴性预测值为0,提示该临界值不存在诊断价值,即现用的临床标准评价是否有DVT形成存在缺陷。当取大于3.7mg/L作为临界值时,其诊断灵敏度为83.58%,特异度为97.06%。以上结果提示该临界值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以现阶段的临床指标难以通过DD水平评估术后是否发生DVT。本研究认为,当以DD水平大于3.7mg/L作为诊断标准时可以较好的评价患者DVT形成情况。

【参考文献】

[1] Geerts W H.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high-risk patients.[J]. Haematologica, 1997, 61(9):496-502.

[2] Menaker J, Stein D M, Scalea T M. Pulmonary embolism after injury: more common than we think?[J]. Journal of Trauma & Acute Care Surgery, 2009, 67(6):1244-1249.

[3] Rogers F B.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trauma patients.[J]. Surg Clin North Am, 2001, 130(1):1-12.

[4] Sartori M, Migliaccio L, Favaretto E, et al. D-dimer for the diagnosis of upper extremity deep and superficial venous thrombosis[J].Thrombosis Research,2015, 135(4):673-

678.

论文作者:胡佳俊1,尹雪强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血浆DD水平评估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建议及临床价值论文_胡佳俊1,尹雪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