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市政路桥工程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而随着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标准的提升,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中的应用已经不能满足其质量需要。所以出于对市政路桥工程质量和安全考虑,必须要在其施工中使用更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将对传统钢筋混凝土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管理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路桥工程中暴露出很多质量问题,其中有很多路桥工程在完工后短时间内就出现裂缝甚至坍塌事故,严重影响我国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在目前的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方便的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市政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路桥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很多工程在完工后很短时间内就发生安全事故,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市政路桥工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普通混凝土施工经常会受到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期间留下很多安全隐患。而随着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不足,能够有效保障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对其进行深人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的阶段我国的战略目标是拉动内需,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西部以及远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以及沿海地区,其中限制西部以及远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的缺乏。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通过交通运输可以加强各个地区之问的商品交易以及经济活动的往来。为此应该持续开展各个省市地区的公路、铁路以及路桥的建设,并且,混凝土是路桥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立足于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超前或者滞后将会直接的影响路桥施工的工程质量,进而影响国民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
2混凝土技术存在的不足
2.1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差
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水泥、沙子、碎石,这些原材料经过一定的配比混合在一起经过搅拌机的作用成为混凝土。混凝土本身是一种人造材料,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施工人员做出的混凝土质量也不同,所以也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凝土硬度大的问题。砂石在混凝土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在混凝土凝固硬化的过程中,砂石和水泥浆粘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混凝土路面。由于碎石的成本价比较低,很多施工队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在配比中会增大砂石的比例,减少水泥的使用量,这样就会使得混凝土的硬度变大,而由于硬度变大,混凝土在使用中便不易粘合在一起,所以抗压能力也就大大减弱。城市道路每天的负载十分多,负荷较重,如果路面的抗压能力不足就会导致路面开裂,不仅浪费高额的维修费用也不利于城市交通的发展。
2.2混凝土对气候适应性较差
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与柏油马路不同,它的刚性较大。在寒冷的天气,由于热胀冷缩,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随着内部水分的不断蒸发,湿度也逐渐降低,混凝土内部结构不断收缩就会使得道路和桥面的变形,从而使路面的运行受到一定的约束,在受到较大拉力作用时,会使路面出现温度裂缝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在某些环境温度较高的地区,混凝土在使用时会出现路面内部的砂石互相挤压从而造成路面隆起直至碎裂,直接影响路桥的质量。由于混凝土在施工时是由一个个模板浇筑成型的,出现一条裂缝就会对大面积的路面造成损害,不仅不利于人们的出行,后期的维护工作也十分艰难。所以加大对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提高混凝土对不同气候的适应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弹性不足
以往的柏油马路原料是沥青,由沥青铺成的路面具有弹性大的优点,在一定限度的压力作用下,沥青铺就的路面可以随着压力的改变而变化,到压力消失后路面恢复原状。但是由于沥青的来源是石油,在能源日渐缺乏的今天,大量使用沥青铺路未免有些太过“奢侈”。而混凝土技术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弹性却不如沥青好,要想将沥青取而代之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混凝土弹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的弹性就不足,砂石水泥等脆性较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不断地经过碾压,人工硬化更是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路面的弹性。弹性不足就会使路面的抗压能力下降,维护工作增多等,不利于混凝土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中的施工要点
3.1采用合理的原料配比,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
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以及弹性的关键在与采用合理的配料方法。首先应该选用优质的原材料。对水泥的选择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还应该对水泥的生产日期进行检验,越接近施工日期的水泥在使用时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对砂石的选择要选择纯净的,支撑能力较大的砂石,其中含泥量低于1%、粒径5到31.5mm、强度高碎石质量最佳。沙子的选择也同样重要,对其颜色、产地、细度都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后,要改善配比方法。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析出大量的水分,这不利于混凝土的使用和凝固,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修改混凝土的配比来改善这个问题,使得坍落度要控制在80-100m m之问,以减少泌水情况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问在6-8小时内,含气量小于1.7%。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抗寒性、抗热性、弹性等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合适的添加剂,改善混凝土的质量,使其达到实际生产的要求。
3.2遵循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技术
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另一个关键在于施工工艺。混凝土在配好原料后需要对其进行搅拌。要选用工艺较高的搅拌机器,设定合理的搅拌时问。既要使原料充分混匀又要使原料达到合适的状态。混凝土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浇筑,浇筑的关键在于优良的模板工程。一个好的模板会使得混凝土在浇筑后变得平整,有良好的稳定性,浆体也不会流失。所以在设计模板时在考虑到拼装与拆除的方便性之外,还要对模板的稳定性、结构是否得当进行提高,同时还选择耐腐蚀、强度高、具有吸水性和平整光滑的模板材料。在混凝土铺设路面时,还有一项工艺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振捣方法。振捣除了加大混凝土的密度使路面更加平整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振出去。振捣要严格控制时问和插入混凝土度,一般深度应保持在5-10cm。
3.3加强施工后的管理与维护
混凝土里面易开裂,影响路桥工程的质量,所以维护工作便十分重要。刚铺好的混凝土路面不结实,稍大的压力就会留下痕迹。所以在混凝土模板拆除之后要在其上铺上一些保护的物体,例如塑料薄膜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喷洒一些养护化学剂。
4.结束语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市政路桥的施工也成了城市建设的一大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完善,逐渐适应实践生产的要求。在应用中,要想提高市政路桥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出现,不仅要对技术进行提高,对技术实施的监管,施工后的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也不可懈怠,只有这样我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而国家也会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奚弟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02:132.
[2]陈渠成.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6,03:73-74.
[3]陈威勇.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绿色画报,2015,10:57.
论文作者:罗显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路论文; 砂石论文; 沥青论文; 弹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