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应反对锦标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应论文,锦标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锦标主义这个词,在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史上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反对锦标主义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竞技运动指导原则。然而,究竞何为锦标主义?在我国的大型辞书,如新旧《辞海》、《汉语词典》等书中皆未阐释,就连体育运动的专业词书,如《体育词典》等也找不到;无独有偶,台湾出版的《体育大辞典》里也没有这个词。可见这个词的存在,还有一些奥妙,这里试着做些剖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体育和运动中,一直十分重视反对锦标主义。
1952年8月,首届全军运动会举行,朱德副主席在开幕词中讲:“提供适合于军事需要的体育活动,为战斗和国防建设服务。并须着重普及,发扬集体主义,发扬团结进步的精神,提倡革命竞赛,反对锦标主义”。①荣高棠在全国体育总会第2届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有“旧社会自私自利、互相打击、故意伤人的风头主义、锦标主义的恶劣思想作风已有改变”②的说法。据内部材料记载,1953年,毛主席曾指出要“反对锦标主义”。1953年11月中央体委党组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各种运动竞赛中,要提倡革命的竞赛精神,反对锦标主义,因为锦标主义是与体育运动的目的不是相容的。”③1961年国家体委关于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有“坚决纠正领导工作上的官僚主义、锦标主义和浮夸风”④,1962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中,讲“放松了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锦标主义、骄娇二气等不良作风有所滋长”⑤1966年国家体委党委的报告中,说“我们对体育竞赛中发生的一些锦标主义现象,特别是弄虚作假的严重问题,在会上做了严肃的检查和批判”⑥。1971年6月,毛主席在接见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时,批评当时的国家体委军事接管领导:乒乓球的领导就不行,被我们总理骂了一顿,他们是技术观点、锦标主义,净想要赢,不想输。统统7项冠军,我们拿了4个,还嫌少呢,象个什么话呢。周总理在1971年6、7月间在接见我国、亚非拉6国乒乓球代表团时,也指出“体育队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锦标主义非狠打不可”、“锦标主义、技术第一,完全是资产阶级作风,我不赞成这个。我们反对锦标主义,我们主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有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周总理对那种赢了球就‘拍肩膀’,输了球就‘给脸色看’的资产阶级锦标主义很厌恶,总是教育我们要树立无产阶级的胜负观。”⑦1973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里讲:“运动竞赛要树立社会主义的新风尚,反对锦标主义。”⑧197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中,也说:“至于在竞赛中出现的一些锦标主义、单纯技术观点等,是不断受到批判才纠正的。”⑨
到了80年代,我们党的主要负责人还讲:中央不是从几块金牌、银牌关心体育,不是锦标主义,而是从对民族发展的政治作用上关心这项事业。王猛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讲到“我们历来重视加强竞赛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既反对不择手段夺锦标、不顾政治影响争胜负的锦标主义,又反对输赢无所谓,不努力创好成绩为国家、体育争取荣誉。”⑩
由此可见,我国反对锦标主义有40年左右的历史。50年代提出反对锦标主义旨在同资本主义体育划清界限,具有为我国竞技运动规定方向的意义,60和70年代则是在“左”的思潮指导下,为一个更“左”的政治目标服务,把批判和反对锦标主义提到了阶级斗争的吓人高度。到了80年代,拨乱反正,虽然还讲反对锦标主义,但意义和程度已同70年代大不相同了。但我们仍然可以说,在这40年间,反对锦标主义的确是我国竞技运动的主旋律之一。
3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反对锦标主义呢?
这首先是同我们对锦标主义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分不开的。究竟什么是锦标主义,我们一直从贬意去理解。50年代,把锦标主义理解为弄虚作假、故意伤人等一些赛场不良风气或作风。到60年代,则提到了阶级斗争的纲上来认识了,1967年在一篇大批判文章中,这样说:锦标主义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剥削阶级在私有观念基础上树立起来的一面黑旗。奴隶主抗着它,驱使奴隶去为他们争夺桂冠,充当他们掠夺的勇士;封建主抗着它,搞比武竞技,招选保皇军,为他们显赫名声,扩张权势;到了资本主义,随着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发展,锦标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锦标成了商标,运动员成了商品,锦标主义诱惑人们去为私利而奋斗,巩固和发展私有观念,为反动统治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利益服务,维护和巩固他们的反动政权。(11)到70年代,则提到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高度了,1971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文件中,对锦标主义作了一个官方的大体界定:“锦标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他们大搞锦标主义的目的,就是妄图把我国体育引向邪路,为他们反党篡权的政治野心服务。”1973年体工会议文件更进一步从内涵到表现作了说明:锦标主义是资产阶级体育、修正主义体育路线的一个特征,是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胜负,“冠军就是一切”。为了争胜负名次,搞个人英雄主义、小团体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搞技术保密、小动作,甚至不择手段,损人利已。又说:锦标主义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坚决反对这一类功利主义。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第一、锦标主义是剥削阶级私有观念的产物;第二,锦标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第三,锦标主义的核心就是“冠军就是一切”;第四,锦标主义的思想根源是剥削阶级私有观念、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等;第五,锦标主义的表现就是采取不正当手段和途径去争锦标夺冠军。因此,它和无产阶级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同共产主义道德,同社会主义体育为政治服务的宗旨是绝不相容的,允许锦标主义就是允许资本主义复辟,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反对锦标主义也就是绝对必要和十分自然的。
4 由于我们对锦标主义作了阶级性的认识,把它划入了剥削阶级、资产阶级一边,自然就同无产阶级思想、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体育不能相容。第一,我们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革命的螺丝钉,做党的驯服工具,个人的一切都要服从党、国家和革命的利益,决不容有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自然也不能容许鼓励个人奋斗、个人突出的锦标主义。其二,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只要有了这点精神,才是高尚的人,因此在国内赛场上就要互助友爱,“宁失一球,不伤一人”,“宁失成绩,不失风格”,不允许把自己的幸福建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自然也不能提倡锦标主义。其三,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竞争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不能有竞争,只能有革命竞赛,竞赛同竞争本质不同,竞赛是同志式的互相帮助,国内练兵,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自然用不着锦标主义。其四,在运动队伍内部,大家都是阶级弟兄,是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友爱关系,只有分工的不同,分工就是组织需要和革命需要,谁占什么位置都是组织的决定,都要无条件服从,否则就是违犯组织纪律,用不着什么锦标主义。其五,运动队伍是一支为政治服务的特殊队伍,一切要以政治斗争利益为准,政治挂帅,突击政治,特别在“大革文化命”期间,为了红太阳普照全世界,为了解放全人类,参加国际竞技必须为这个根本目标服务,不允许违背、偏离这个大方向,否则便是技术至上、锦标主义。总之,锦标主义和社会主义体育是两条路线的对立,在无产阶级专政期间,搞锦标主义就是复辟资本主义,就是搞修正主义。60年代的那篇大批判文章给锦标主义列出五大罪状:第一,搞锦标主义是只抓少数人的提高,扼杀广大人民的群众体育;第二,搞锦标主义,就是脱离革命政治大方向,把体育引向邪路;第三,搞锦标主义就会激起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泛滥,腐蚀无产阶级革命意志;第四,搞锦标主义实质上就是为别有用心的人捞政治资本;第五,搞锦标主义必然要招降纳叛,培植复辟资本主义势力,等等。可见,我们同锦标主义是势不两立的。
5 当时把锦标主义弄到如此吓人的程度,使人们不敢谈冠、第一和金牌,不敢为夺取好成绩去拼搏。甚至把“打球就是革命”、为国争光、提高带动普及等正确的提法也加以歪曲。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大力推行极“左”的货色,“他们打着反对锦标主义的招牌,胡说“要八亿人民不要金牌”,“不做成绩的奴隶”,把人民与金牌对立起来,也是极其荒谬的。”(12)这实际上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运动竞赛,也否定了国家的运动队伍,否定了运动队这支为政治服务的特殊队伍存在的必要性,这必然导致运动训练的衰退的危机,这是不能允许的。有鉴于此,这种笼统的、盲目的和歪曲的反对锦标主义之风,自然要受到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抵制。根据有关材料记载,贺龙同志就曾公开讲:不要反锦标主义了,我就是锦标主义,反对锦标主义就是反我!有人说我搞锦标,老子就是要搞锦标的!提出要把革命英雄主义同个人英雄主义严格区分开来,把为革命苦练技术和技术第一严格区分开来,把为国争光同个人主义严格区分开来,努力消除因盲目、扭曲地反对锦标主义带来的恶劣影响。从根本上讲,贺龙同志对锦标主义的认识是正确的,竞技运动必然要同锦标主义联系在一起,可惜在那是非淆混、人妖不分的年代,这种正确认识被谬论谎言所吞没,这也是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史上一段弯路。
6 为什么说贺龙同志的认识是正确的呢?因为这符合事物发展的真实。
其实锦标主义(championitis),并不象人们批判的那样,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我国古代在描述马球、竞渡等运动竞技活动的诗句中就有:“果然夺得锦标归”、“银椀锦标夸胜捷”,“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愿君争取最先筹”,“偏偏常赢第一筹”等赞颂争夺锦标的诗句。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比赛,也给优胜者以桂冠,允许树碑和其他荣誉奖励。国家体委1980年的工作报告中讲:“竞赛是体育运动的最大特点。通过竞赛比高低,分名次,优胜劣败,激发人们强烈的荣誉感,鼓舞力争上游的劲头。……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运动。”(13)有人说“竞赛是体育运动最鲜明、最主要的特点,竞争是体育的本质要素。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运动。”(14)这些说法如果限于运动竞技或竞技体育(Sport)来说,显然是十分正确的,抓住了运动竞技的本质。这就是说,运动竞技,必然有竞争,不然还叫什么竞技、竞赛?有竞争就得争胜负,没有胜负算什么竞争?争优胜是运动竞技的核心和灵魂,这就一定要承认锦标主义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法国体育学者皮埃尔.瑟林讲的好:“竞技运动具有高度的淘汰性,它以锦标主义为基础,通过比赛淘汰弱者。”(15)对极了,要搞运动竞技,必然以锦标主义为思想基础,没有锦标主义的运动竞技,是不可想象的。贺龙元帅主管体育和运动竞技,他对锦标主义的认识是十分深刻而正确的。
运动竞技为什么需要锦标主义?第一,人类不能停滞不前,人类要发展、前进、开拓、创新,创造更高级的文明,更先进的生产力,更美好的社会制度,更幸福的生活,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创新就要超越,就需要超越精神,自我超越,社团超越,社会超越,世界和人类的超越,没有创新、超越,世界便不能存在,不会发展,不会前进。争夺冠军,争夺锦标的拼搏超越精神,永远是人类的精神灵魂,永远受到人们的颂扬。第二,运动竞技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人类实践超越的实在的模式,是人们创新、超越的实践体会和演示实习。就是人们经过运动训练过程,进行了能力优势的培训,战略战术的优选,临场的最佳发挥,在众多竞争者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潜能,以实现自我超越,超越对手,超越历史。因此,说运动竞技是一种最佳超越模式。人们之喜爱运动竞技,就是因为它是在最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不同幅度的超越,带给人们心灵以激励,“决胜负,定冠军原来是比赛的目标”、“全世界确实都爱慕夺标者”(16),没有这个目标,没有世界性的爱慕,竞技就不会有激烈性,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当然不会受到人们那么炽烈的喜爱,也就失去了竞技运动的本意和光采。第三,人们都有一种强烈争胜的愿望,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现代运动竞技正是给人们提供一种赢得尊敬、赞赏的社会机制,“现代的参赛者感到要人承认、赞赏、钦佩、尊敬,就必须夺标。”(17)只有夺标才能使人相信他是最优秀的选手,是真正的强者和超人,是独一无二的英雄,“没有什么活动能象比赛那样使参赛者有机会炫耀自己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同时又能得到他最尊敬的人们,即竞争对手的的赞赏”(18)。第四,当代的运动竞赛机制是社会竞争的缩小模式,社会竞争的功能就是肯定和奖励强者、优胜者和健美者,而淘汰弱者,鼓励所有成员都向更强者的水平跃迁。而要成为强者,就要花费巨大的劳动和艰苦的锻炼,付出巨大的意志、体力和智慧的消耗,所以肯定和奖励强者,就是对创造性的劳动、磨炼和努力的赞扬。如果没有锦标做为强者的标志,没有争夺锦标的竞争机制,那怎么能显示强者,淘汰弱者。因此,我们说,竞技运动的本质就是要鼓励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潜能去争夺锦标,运动竞技的理论、思想基础的确是锦标主义。奥林匹克提出“更高、更远、更强。就是锦标主义的表现,当代运动竞技,没有锦标主义,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锦标主义不应当反对。究竟什么是锦标主义呢?可以这样说:锦标主义是运动竞技的思想基础,锦标主义是竞技参赛者为了实现超越、获得社会公认和赞赏而奋力夺取锦标的思想和行为表现,是人们对强者的赞赏、钦佩和尊敬的思想情绪。
锦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吗?不,人类的运动竞技在原始公社时代就存在了,运动竞技绝不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没有什么阶级性;同样,有运动竞技自然就有锦标主义,锦标主义没有阶段性,它可以为任何阶级服务,更可以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服务,说它是剥削阶级或资产阶级的东西,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锦标主义鼓励个人主义吗?否。锦标主义只是鼓励人类的创新和超越精神,鼓励人们的向上、创新和超越,这和个人主义绝不是一码事。相反,当代任何一个运动竞技的优胜者都是社会集体的结晶,是依靠了社会的先进和科学技术成果、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科学理论指导,依靠了群体的意志统一、友好协作,特别是群体性的项目。因此,锦标主义绝不等于个人主义。
7 锦标主义是运动竞技的思想指导,绝不是资产阶级的坏东西。但要实现、达成锦标主义的要求,却有两条道路或途径。
一条是依靠正当的竞争方式,认真进行训练,习成高超技艺,练成特异体能,坚守竞赛规则,发扬运动道德,以诚实、公正的手段,光明正大的正当途径去争夺锦标,把夺标作为完美人格的表现,这是正确的,值得赞扬的。奥克说:“体育运动是对诚实的真正考验;的确,它只局限于那些诚实的人。不诚实的人不能真正参加运动,不能限制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已确定的规则,不能在对规则所允许的竞技能力的考验之中获得满足。”(19)诚实的参加竞争,以正当途径取胜,这就是奥林匹克的基本精神,即公正精神,“费厄泼赖”的根本要求。
另一条,就是妄图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争夺锦标,违背运动道德,破坏奥林匹克的公平竞争原则,通过弄虚作假(性别、年龄、体重、国别、职业等作弊)、贿赂裁判、幕后协定、粗野伤人、服用兴奋剂等药物等卑鄙手段去夺取锦标,这显然是错误的,应当受到严厉的谴责和制裁的,也是污损锦标主义的光采的。的确,从运动竞技出现以来,就存在着两种途径、两种思想的斗争,可以说整个运动竞技史就是两种思想和两条途径不断斗争的历史。必须承认,在任何时候,不正当竞争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存在的,而且严重浸蚀和危害着奥林匹克的严肃性和神圣性,特别是近年来的兴奋剂等药物的大量使用,有其特别的危害,这里必须坚决与之斗争的。
但是,绝不能把采用非正当途径去夺取锦标的思想和行为,把依靠不正当竞争手段去实现锦标主义目标的思想和行为,统统叫做锦标主义。如果把非正当途径夺取锦标叫做锦标主义,那么依靠正当途径去夺取锦标又叫做什么主义呢?按逻辑规则,似乎应当叫做“反锦标主义”,这就是说,我们在反锦标主义时,应当提倡“反锦标主义”,这成了什么体统?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不能提倡“反对锦标主义”。
幸好,我们国家的体育和运动的决策者,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在80年代以来,不再提所谓“反对锦标主义”了,这表明了我们理性认识水平的提高,但是还没有从理论上对锦标主义加以澄清,现在是明辩是非的时候了。
8 如何认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适应当时阶级斗争要求的运动竞技的指导原则,这是特定历史的特定产物。所谓“友谊”是一个政治概念,毛泽东讲: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团结真正的朋友,政击真正的敌人。这就是说,在国际赛事中,也要分清敌友,对政治上的朋友要和、要让、要团结,要成统一战线;对政治上的敌人要狠、要斗,坚决反对帝修反,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要把运动竞技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把赛场当作政治斗争的战场,这就是突出政治、政治挂帅,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功利主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正是在“大革文化命”,极“左”思潮高潮时期提出的,是在毛泽东批评国家体委军管领导“技术第一、锦标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之后,为了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由周恩来同志主持提出的,也就是为了落实国际赛事中政治挂帅,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实际措施,这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我们已经参加了国际奥林匹克的统一规则的运动竞技活动,参加到世界运动竞技的大家庭之中,我们参与的赛事活动都要依照国际奥林匹克的宗旨、哲学、原则和精神,按照国际奥林匹克的统一规范参加活动,这就不能再把赛事当作政治斗争,再把赛场当作战场,也不能在运动员中划分敌友,也不允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或途径去“让”,在比赛中故意“让”或“受让”,都属舞弊行为,都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违背运动道德,要受到谴责的。在国际赛事活动中也讲友谊,但这不是政治意义,阶级斗争意义上的友谊,而是人际关系意义上的友谊,“场上是对手”,拿出真本事,真技术,遵守运动规则和道德,不搞非正当竞争,“场下是朋友”,互相交流、了解,建立相互理解、尊重、帮助的良好人际关系,这自然是需要的。
至于政治上的斗争,就应当把运动员和国家制度区别开,把国家制定政策的人和运动员区别开,把运动赛事和政治斗争区别开。总之,在我们参加国际统一赛事活动中,必须改变“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口号的原意,赋以新的内容,或者干脆放弃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内容的口号,以适应新的运动竞技国际活动的需要。
注释:
①当代中国体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85页。
②荣高棠:为国庆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上册),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6月,198页。
③中央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1953年11月17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上册),201页。
④国家体委关于1961年体育工作的意见(1961年2月10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10页。
⑤1962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12页。
⑥国家体委党委关于1966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的报告(1966年3月15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19页。
⑦徐寅生:周总理关怀我们的成长。人民的好总理(下)。人民出版社,1977年,354页。
⑧1973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1973年1月24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21页。
⑨1978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1978年2月2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23页。
⑩王猛同志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980年1月7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31页。
(11)锦标主义是复辟资本主义的一面黑旗。体育革命,1967年9月25日,第一期6~13页。
(12)王猛同志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980年1月7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31页。
(13)王猛同志在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980年1月7日)。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231页。
(14)张采珍:以亚运为镜。论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281页。
(15)皮埃尔·瑟林:运动实践与体育。国际社会科学杂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1984年,第一卷第二期。
(16)斯图亚特·H·奥克(美):克已制胜(竞赛中的高技巧对策)。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6月,28页。
(17)斯图亚特·H·奥克(美):克已制胜(竞赛中的高技巧对策)。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6月,50页。
(18)斯图亚特·H·奥克(美):克已制胜(竞赛中的高技巧对策)。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6月,1页。
(19)斯图亚特·H·奥克(美):克已制胜,(竞赛中的高技巧对策),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6月,156页。
标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体育精神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