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通·言语》看刘知几的语言观论文_高婷

从《史通·言语》看刘知几的语言观论文_高婷

高婷

青岛大学文学院

摘要:刘知几的《史通·言语》篇中体现刘知几对于写史的语言观:在语言风格上讲求"体质素美"并强调史书语言的真实性,反对史书创作盲目仿古,提倡使用当代口语记录史实。其语言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言语》;刘知几;语言观

《史通·言语》篇主要探讨了刘知几对史书语言风格的追求和对"从实而书"的提倡,提出了史书语言口语化与历时性的要求。《言语》篇中体现出刘知几对于史书在语言风格上讲求"体质素美",强调史书创作真实性。在实践上体现出不盲目崇古,反对机械因袭古语而使史实伪乱,并且提倡大量使用当代口语,实录方言俗语。以下对刘知几《言语》篇中体现出的语言观进行详细论述。

一.讲求"体质素美"的语言风格

当时史书记言盲目崇古,作者之所以"怯书今语,勇效昔言"(《言语》),是由于他们错误地认为今语"滓秽"、"浅俗",是由于"追效昔人,示其稽古"(《言语》)。他们之所以有这种错误看法,是因为他们"通无远识"(《言语》),不能辩证地看待古与今、文与质,认识不到古与今、文与质是相对的、变动的。刘知几在《言语》开篇即道:"言之不文,行之不远",首先肯定了史书记述史实时要讲究文采。在史书的创作过程中,文采是必须要注重的方面,但对于文采注重应是辩证的,是根基于文质相称这一基础之上的。他提出"饰词专对,古之所重"的修辞观,是基于古代言语的质朴简洁,并针对当时浮华失实的文风辩证地提出的。

记言失实,与当时史传学者普遍受浮华文风影响有关,刘知几《史通》全书中大量地批评魏晋以来这种骈文入史的浮华风气,斥以"华而失实,过莫大焉"(《言语》),当时史书讲求辞句上的精巧编排,骈文对偶,形式上的过分重视导致内容的空洞乏味,以至于"文非文,史非史",为其诟玻这种浮华文风沉积日久,严重地影响了作为历史记录的史书创作的求真意义。改变过分雕琢言语的史书语言,回归质朴之美,是刘知几对于史书语言的创作要求。

二、强调"言必近真"的史书创作

"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糟粕而已。"这是刘知几在《言语》篇中提出的对于史书创作真实性的要求,强调"言必近真"。在《言语》篇中他强调了两点真实:一是史实记录的真实性,二是历史人物语言的真实性。

刘知几在《言语》篇中批评道:"《周史》为工。盖赏其记言之体,多同于古故也。夫以枉饰虚言,都捐实事,便号以良直,师其模楷,是则董狐、南史,举目可求,班固、华峤,比肩皆是者矣。"《周史》选事入史时,非雅不入。旧注引周太祖名讳黑獭之事,指出《周史》偏选所谓雅正入史,导致"埋没者,盖亦多矣"。若都以这种曲意装饰的空话为历史实录,而把它作为真正的良史,那么史书真实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要做到真实,就要"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言语》)。

刘知几还注重对历史人物语言的真实性的追求。他反复强调言语的真实,"华而不实,过莫大焉"。作为记言记事的史书在记录人物语言时,应运用其当时口语,并从实而书。"时人出言,史官入记,虽有讨论润色,终不失其梗概者也。"当时口语的运用也要有适当的润色,但是终究不能失去语言的本色。刘知几还认为因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即便是同时代的人物语言也会有所不同:"江左为礼乐之乡,金陵实图书之府,故其俗犹能语存规检,言喜风流,颠沛造次,不忘经籍",当时的南北地区由于长期的政权割据,自然导致文化水平的差异,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文学及语言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这就是由于地域的不同而造成言语不同的例证。

因而,刘知几提出在史书创作过程中作者应保持语言本身的真实性,顺应语言实际以确保史料真实,只有在保证史书创作"言必近真",后人才能正确地了解古代的时代背景,史书的存在才有真正的意义。

三、提倡使用当时的语言进行史书创作

刘知几作为史学大家,通过史书的文章流变与语言风格的变化,注意到语言文字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知几提倡不因袭古人的用词,并运用当代语言来记录人物话语与事物名称,这样才能"以验氓俗之递改,知岁时之不同",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反对盲目崇古

刘知几反对盲目崇古,他举出史家盲目崇古的例子:"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方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是以好丘明者,则偏摸《左传》;爱子长者,则全学史公。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楚、汉应对行乎宋、齐之日。而伪修混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模仿《左传》与《史记》,以它们的语言风格来描绘后来的史书,以至于周秦时期的文辞出现在魏晋时代,楚汉之间的应对,流行在了宋齐的时候。这种失去了自然之美的的史学语言,更因为人为的雕琢而使得史实出现错乱。刘知几批评魏晋以来的史家们丢掉了原有的司马迁与班固的史传文学传统,不再注重于当世语言的使用,而是偏向于刻意仿古,"必讳彼夷音,变成华语",更有"妄益文彩,虚加风物,援引《诗》、《书》,宪章《史》、《汉》",结果是造成华而失实。应学习和模拟古人史传内容和精神实质,而不是以言语为代表的外在形式。

(二)提倡实录当世口语

刘知几提倡写史应多用当世口语,用当代的口语写史可以反映时代的风貌,他认为战国以前史家攥史"其言皆可讽咏,非但笔削所致,良由体质素美",正因如此"时人出言,史官入记",古人以当时言语记史,纵然经过一定的润色加工,但依旧保持着时代的气息。他在《言语》篇中极度推崇《左传》和《史记》,正是因为两书在语言运用上坚持使用当世口语才造成了它们在语言艺术的巨大成功,成为史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刘知几强调的是语言文风上要具有时代风貌和客观真实性,并且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语言的变化,他在《言语》篇中例证:"盖江芈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价曰:'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谩之词,流俗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盖楚、汉世隔,事已成古,魏、晋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同为相应时代的口语,但世上的人都认为前两句不是清雅,而后面两句则极为粗鲁质朴。其原因不外乎是楚汉时代相隔久远,而魏晋年代相近,与现在语言还有很多相同之处。刘知几认为历史在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也要发展变化,写史是给今人和后人看的,为了将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实录出来,就应该运用当代的方言俗语,并注意通俗性,不应该机械模拟古人古语。在词语的运用和选取上,刘知几更是认为要用具有时代口语化特点的语言和词汇,他认为战国之前史书词汇的应用便是如此:"至如'鹑贲'、'鸲鹆',童竖之谣也;'山木'、'辅车',时俗之谚也;'皤腹弃甲',城者之讴也;'原田是谋',舆人之诵也。"即能反映"以验氓俗之递改,知岁时之不同",使观史的后世之人对当时情况有着准确的了解,也就是其"言必近真"的语言创作观的根本体现。

《史通》的语言学价值及影响,清浦起龙《史通通释·自叙》按中说得最明确:"夫古今人不相及,望两汉之雄俊则道远,效六朝之藻饰则真丧。唯夫约法严修辞洁,可以学企,可以使质全。为之向导者,《史通》也。"而《史通·言语》篇体现的"体质素美"、"言必近真"、不盲目因袭古语、实录方言口语写史的语言观即使在今天也有其现实意义,是写史之人应当遵循的。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M].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

【2】高永奇.从刘知几《史通》看作者的语言观[J].殷都学刊,1999.

【3】李金铭.刘知几论史书语言[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

【4】高蕊,杨溢.从《史通·言语》看刘知几史传文创作观和创作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12.

【5】叶欣欣.试论刘知几直书思想及其学术渊源[J].黑龙江史志,2015.

【6】王静,刘苗.从《史通》看刘知几的史学思想[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照旺庄镇前照旺庄村医院斜对面高婷收

手机:15705428759

论文作者:高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从《史通·言语》看刘知几的语言观论文_高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