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输、变、配、用电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电力系统,倒闸操作的主要对象是指接通和开断电路(一次系统、二次系统)的电气部件,如: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等。目前延用的倒闸操作模式:操作人员接到任务后,根据模拟系统图,填写操作票,经电气值班长及调度值长审批后,操作人员执行“唱、诵制”,对各设备的开关状态进行一步一步操作、确认,如出现误操作,很可能会造成电气系统故障,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随着自动化、通讯、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立智能化的电力系统提供了基础。构建智能操作系统是各项倒闸操作任务按照制定好的控制程序操作,操作人员只需通过现场监控及集控计算机采集到的信号及数据进行观测分析,确认操作无误。
关键词:倒闸操作;智能化;电力系统
随着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逐渐普及,不得不承认给各企业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之处。电力系统中,倒闸操作是变配电站运行人员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构建智能倒闸操作系统,能自动生成操作票,自动完成倒闸操作各项任务,使各种倒闸操作实现规范化,安全化、程序化,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减少误操作几率,保障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1智能化倒闸操作系统的构建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时代的产物之一,利用网络通信、自动控制技术等,可以给家居下达各种指令,构建不同的场景模式,比如上班模式、下班模式、睡觉模式等,给我们提供了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样,作为电力行业中一项重要基本工作,倒闸操作的智能化必然会给工作带来便利性、高效性。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包含了监控操作系统、隔离开关的智能化操作、断路器的智能化操作、开关小车的自动转运功能、二次系统智能化控制等的协同工作。
2提高电力系统中倒闸操作智能化的措施
2.1监控操作系统
2.1.1程序检测信息的有效判定分析
监控系统误操作技术,在电力转换安全防护中,发挥着综合监管与防护的作用,优化电力系统监控中误操作技术,首要条件是实现程序检测信息的有效判定。现有误操作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程序共享图形、数据库,自动进行操控系统的有效防护,实现系统科学调配。但随着电力系统检测系统信息收集总量的逐步增加,仅依靠程序进行信息判定,无法达到程序准确判定与监控的效果,由此,提升信息判定准确性,就要拓展防误操作监控系统实时信息分析渠道,加强信息自主分辨能力。
2.1.2防误操作技术程序科学调节分析
2.1.2.1操作票与模拟程序的统一操作
现有电力系统所应用的防误操作监控系统,主要采取操作票与模拟程序分离管理结构,导致实际操作与模拟操作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由此,为了优化操控系统传输结构,应将两者操控程序调整为同步运作,就能够有效避免监控系统传输模式检测不够准确的情况。
2.1.2.2防误主机程序科学调配
防误主机程序科学调配是在监控中防误操作技术的核心设计环节进行优化,主要分为站控层、间隔层以及就地3部分。为了提升系统监控防护效率,需加强系统操控要点之间的关联,构建一个高效的数据、图形转换库,进而确保各部分科学调控要素的协调程度提升。
2.1.2.3防护锁灵敏度提升
提升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防误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效率,也可通过调节防护锁灵敏度的方法,达到资源综合调控的目的。现代防误操作技术的防护锁,是在终端信号传输、接收的过程中,实现电力系统内资源转换、传输等环节的安全防护。但由于当前防护锁接收间接性信号,监控防护操作过程,总是与防护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此,提升其灵敏度,可采取程序直接对接方法,加强系统灵活防护的效果,实现电力系统自主监控工作的灵活运用,也就实现了防误实践操纵控主机与终端调控要领直接关联的目的,进而节省了系统信息的传输时间,达到了自主调控与运用的目的。
2.1.3外部调整要素的全面掌控分析
外部调整要素的全面掌控,也是提升监控系统中误操作防护技术应用效率的有效渠道。一方面,电力系统原有发电结构线路安排合理化调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通过技术优化整合,减少程序防护内的传输线路的冗余部分,可避免误操作造成线路内多元条件的处理效果,这是现代资源综合传输与运用要素相互整合的外部条件之一。另一方面,电力系统监控系统操控管理人员综合调控能力,也是发电系统误操作防护系统,能够实现综合运用。如外部调整要素科学整合,加强程序操控人员的综合对自动化调控程序实践操控能力,通过上岗培训、技术实践操作工程综合分析方法,达到快速加强对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防误操作技术优化的目的。此外,实现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防误操作技术的优化,也可在逐步整合防误操作技术处理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操作程序的整合,达到系统处理环节的科学调控与应用。如定期对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防误操作程序进行更新,或者全面进行自主结构优化战略,均能够实现提升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防误操作技术实际应用效率的目的。
2.2断路器开关的智能化操作
货物自动分拣系统、配送系统作为物联网时代的产物之一,基本实现了物流业的无人化,时效性等。目前我们的断路器自动化操作:①通过集控计算机的远程遥控“合”、“分”断路器开关,并进行现场断路器的“合位”、“分位”指示;②断路器开关的自动“摇入”、“摇出”,仅仅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倒闸操作的智能化系统的构建。(1)抛弃现在机械式的手推式断路器转运小车,转变为智能转运车,集控计算机下达操作指令后,智能转运小车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进行搜索定位,自动找到并锁定目标,进行目标对接,当开关柜和开关小车同时确认位置信号后,智能开关自动进入或退出,转运小车任务完成后,根据操作任务,决策自动返回原地或待命。(2)断路器的开关状态包括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四种状态,开关位置包括工作位置、试验位置、检修位置,智能化断路器操作需要对断路器的各种状态进行检测和确认后,并实时传送给集控计算机,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而它的实现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完成。(3)断路器开关的“合”、“分”操作,集控计算机通过采集断路器开关的各种数据,满足“合”、“分”条件后,进行自动操作,并将操作后,实时状态信息及数据(时间、电压、电流等)反馈给集控室,供操作人员记录查看。
2.3隔离开关的智能化操作
目前所用隔离开关操作大部为机械式,费力费时,易故障,如有误操作发生,易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威胁。目前隔离开关的电动化操作大多用于110kV电压等级以上。隔离开关由电动操作机构驱动本体进行“合”、“分”,分闸后形成明显的电路断开点,便于鉴别电气设备是否与电源完全断开。智能化操作系统通过条件判定,在电动化操作机构的基础上,实现隔离开关的自动电动化合、分操作。
2.4二次系统的智能化操作
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设备。二次系统作为倒闸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类电气设备及控制、继电保护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等,形象的描述它为电力系统中的神经系统。(1)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讯、控制、智能等技术,二次系统通过完成对设备状态数据的检测,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控制和整理,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控制协同化。(2)全国各地智能变配电站已陆续建设、投产运行,悄然取代传统变配电站。智能变配电站内二次系统设备与传统变配电站不同,因此做好其二次系统的调试工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全面深入了解智能化变配电站的结构,把智能变配电站的优势通过二次系统的智能化全面发挥出来,使得智能变配电站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协调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结语
智能化操作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应用会使电气设备倒闸操作从复杂、危险、繁重转变为由计算机通过信息分析自动控制完成。就目前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的情况来看,倒闸操作的智能化受限于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程度。一次设备方面:仅能实现断路器开关的远控“合”、“分”操作,断路器开关的进、出分为电动摇入、摇出,以机械小车作为平台,进行开关的拉入、拉出;二次设备方面:虽然有各种保护装置、测控装置能通过通讯将数据信息传至计算机,但二次空开、压板等的操作还不能完全进行自动控制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存在欠缺,智能化操作系统的实现需要各种智能技术的助力,笔者希望通过对智能倒闸操作系统的探讨应用,推动电力系统各方面的智能化技术,进而全面实现变配电站无人化,智能化,助力工业系统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崔风亮.变电站电气设备智能化倒闸系统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5:264-270.
[2]罗理鉴.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1,03
[3]张宏欣.变电站电气倒闸智能化操作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协会,天津市电力学会,2006:291-296.
论文作者:郭欣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操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断路器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程序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