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牧民公共生活现状调研分析论文_刘花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牧民公共生活的实地调研,了解牧民现有公共生活的基本情况,并从公共生活的类型、公共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公共生活与蒙古包的关系三方面来分析牧民公共生活现状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需求。

关键词:通辽市,蒙古族牧民,公共生活,现状

1调研实地简介

笔者选取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敖包嘎查夏营地作为实地调研地,这个地方在民族构成、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敖包嘎查全部是蒙古族,其生活生产方式呈现复杂化,牧民每家都有土地,但主要以放牧为生,春、冬营地(以下简称冬营地)就固定在20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的嘎查里,夏、秋营地(以下简称夏营地)则远在200公里以北的集体草场上,生活生产方式属于“定居——走敖特尔+轮牧”1)。全村222户,大约602口人,夏季草场面积7万多亩,冬季草场约3万亩,总共10万多亩草场。今年去夏营地放牧的牧民有二十多户,这些牧民有的带着自己全部的牲畜,有的则是带着几家的牲畜,在五月中旬经过三天的时间一路赶着牛羊来到夏营地。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突出,草场破坏日益严重,政府开始实施禁牧,从元月一日到六月份禁牧半年。

2通辽市牧民公共生活现状分析

2.1牧民公共生活类型

1)待人接客

敖包嘎查夏营地任然保留着传统蒙古包的住居方式,草场、牧民、牲畜、蒙古包再现了传统游牧生活的场景,在这里可以探寻传统文化的足迹。款待路人一直是蒙古族的传统,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规定,路人遇到蒙古包要绕到包后下马并进屋做客。而今,虽然很少见骑马者,但蒙古包在茫茫大草原上依然承担了“驿站”的功能。夏营地地广人稀,稀稀落落的蒙古包是唯一的建筑,而款待客人成为最为常见的公共活动。而在冬营地,即便有固定的平房,一旦有客人或者喜庆之事,主人依然愿意在平房旁边的蒙古包内举办接待活动。于此同时,许多旅游建筑、特色餐饮等地方公共建筑也心照不宣地喜欢以蒙古包的形式招揽客人,由此看来蒙古包作为公共建筑的原型早已深入人心。

2)那达慕

现代的那达慕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具有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旅游展示等多种功能,活动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有幸的是传统的“男儿三艺”、祭祀敖包等也保留了下来,但更多的倾向于展示表演功能。而牧民对这种活动的热情依然很高涨,听说东乌珠穆沁旗有那达慕,牧民都纷纷向嘎查长报名参加。这是牧民自己的集会,关系着民族文化情节。

3)祭祀活动

敖包祭祀是一直保留着的传统,在冬营地定居点的北面有一座神山便是牧民每年五月份按时祭

拜的地点。早上很早的时候,牧民就带着祭品(奶制品、羊肉等)去祭拜了,祭拜仪式结束,牧民会举办那达慕召集嘎查里的人来参加,并准备礼品等颁发给参加比赛的获奖者。除了祭祀敖包,这里的牧民都信奉喇嘛教,在嘎查未合并之前,嘎查里就有喇嘛庙,牧民会经常去祭拜。

4)生活、生产相关

牧民的生产方式多样化,经济组织形式也变得复杂。兼职牧民、转产牧民、全职牧民层出不穷,传统的剪羊毛、擀毡子的活动已经被农活或者其它而占取,更多的则是利益关系。敖包嘎查的冬营地情况尤为突出。而夏营地生产方式纯粹,传统的互助关系依然保留,牧民之间的交际基础除了血缘关系外还有邻里关系。

5)现代活动

现代生活的附属品与牧民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敖包嘎查冬营地在“十个全覆盖工程”下,配备了学校、广场、卫生室、超市、硬化道路,维修了村民中心。这些工程看似完备,但利用率较低。

2.2公共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

夏营地虽然没有更多的公共活动,但以蒙古包为圆心展开的同心圆可以说是牧民公共活动最直观的空间。牧民在夏营地最常见的公共生活应该是接待路人,由于牧户之间相距较远,而草场上又没有公共活动的空间和设施,牧民之间除了看牛羊路过蒙古包进屋歇息交流之外,没有更多的公共活动。包内的主人听到摩托的声音便知有客人来到,立马出去相迎,如果是赶牲畜路过的客人则倒奶茶接待,如果是赶了很远的路来拜访的客人,便要准备茶饭接待。期间在蒙古包内谈话交流甚是欢乐,客人要走时也要出门相送。而在蒙古包内的座位秩序是:男主人在家,客人坐于东;女主人在家,客人坐于西。蒙古包周边则是交流的延伸空间以及生产互助的场所。

图1冬营地公共空间实测及实景照片

冬营地的公共空间汉化严重,属于牧民自己的文化空间还没有被建立起来村民中心位于村落的中心位置,是个9开间的砖混房,也是对称的立面设计,外贴瓷砖,毫无民族特色。功能上有接待室、大厅、办公室、大讲堂、文化活动室,仓库和锅炉房,接待室在布局上显得亲切,一张炕使得整个会议中心有了家的感觉,北向的走廊设置具有御寒节能的好处。幼儿园的院子里杂草重生,没有游乐设施,院子中央是三间朝南的平房,两件打通作为教室,剩余一间是活动室。卫生室没有独立设置,而是与医生的家布置在一个院子里,三间房外刷成白色,屋顶是四坡顶的彩钢。超市也是与主人的住房合并在一起使用,超市的空间也就六十来平米,货物种类较少。广场位于幼儿园的西侧,马路的旁边,广场上有健身器材还有篮球架,篮球场地是水泥地面,周围则是砖砌地面。对于牧民而言利用率较高的应该就是广场了(图)。

2.3公共生活与蒙古包的关系

传统的公共生活无论是在蒙古包内还是在蒙古包外都与蒙古包“穹庐”的意象分不开,蒙古族敬天的信仰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入人心。公共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总是滞后于必要性的住居活动,而蒙古包却同时具备社会性和必要性的场所功能。元代时,在道路旁,凡是有蒙古包的地方,几乎都是公家的驿站。可以说蒙古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公共空间发展的一种原型。在汉式住居与蒙古包共存的情况下,牧民依然喜欢用蒙古包来招待客人,举行各种活动,现代的蒙古包已然变成了一个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而以蒙古包为圆心的包外辐射区域则是室外的公共活动场地,人们在这样的场所下才能感知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特有的文化。未来草原畜牧业是走人、草场、牲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家庭生态牧场是时代所趋,而公共生活也必将在蒙古包原型的基础上结合生产与生活需求进行变化(图2)。

3.总结

牧民的公共生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被忽略,传统的公共生活多是自发的,牧民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活动。随着社会转型,生活、生产方式转变的同时,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建构。而公共生活的发展总是具有滞后性,当面子工程、旅游建筑“异军突起”时,真正属于牧民文化认同的公共生活才开始被关注。当前牧区的公共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共文化弱化,现有的公共场所被旅游和消费心理充斥着,而反映牧民公共文化的现代公共建筑在牧区还未被建立,牧民的生态文化思想和精神诉求被严重忽略。鉴于此,以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保

留传统生活较典型的牧区进行生活实态调研,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对现有的公共生活状况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对比现代和传统生活的行为与空间关系,以便整体了解牧民的行为习惯和内心诉求。

图2 蒙古包内的公共位置关系

注释

1)定居——走敖特尔+轮牧:定居是指牧民春、冬营地在固定的嘎查放养牲畜;走敖特尔是指牧民在每年五月中旬赶着牛羊去200公里以外的夏、秋营地放牧;轮牧是指牧民在夏、秋营地的集体草场进行小范围的放牧形式。

参考文献

[1]容观.关于田野调查工作——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之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39-43.

[2]李贺,胡惠琴,本间博文.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住居空间形态现状研究[J].建筑学报,2009(s2):42-48.

[3]王晓毅.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唐卫青.蒙古族起源、发展及其游牧文化的变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9):9-12.

图片来源 作者自绘、拍摄

注: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MS(LH)0503]

论文作者:刘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  ;  ;  ;  ;  ;  ;  ;  

内蒙古通辽市牧民公共生活现状调研分析论文_刘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