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军队建设始末论文_原婕菲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军队建设始末论文_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摘要:全国解放战争在1948年进入第三年,中国的军事、政治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重大变化。为了更好的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争取最后的胜利,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一年后东渡黄河来到西柏坡。在越来越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国内形势下,毛主席领导的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度过了建国前最后的时间,并在这段时间里继续领导人民进行着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斗争,此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辉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作出了多个重大历史贡献,其中包括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胜利,而此胜利又与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根据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时代背景,重要事件以及重要会议相关史料,回顾此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方略,解读西柏坡时期的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解放战争从1946年6月下旬一直打到1950年6月,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解放战争第一年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凭借其的兵力和装备的突出优势,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被迫展开了自卫作战。根据中共中央在这一时期“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 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在8个月的机动防御作战中给国民党军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其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计划。1947年3月初起,国民党开始了对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毛主席也于3月18日离开延安,经过在陕北一年多时间的转战,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壮大了人民的力量,之后“于1948年5月27日经城南庄到达西柏坡,与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汇合。”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的光辉大门。

一,努力夺取全国解放战争全面胜利

解放战争第二年起,人民解放军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其间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2万人,收复和解放拥有3700万人口,15.6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64座中、小城市” 。按照毛主席独具匠心的部署,刘邓大军于1947年6月30日向南强渡黄河,8月千里挺进大别山,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于8月挺进豫西从右侧辅弼之,又决定由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赴鲁西南,组成外线兵团直接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于9月挺进豫皖苏边区,三路大军形成“品”字结构,互为策应,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开创了新的中原解放区,这就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使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逐步陷入被动,为此后的战略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1948年4月30日到5月5日,毛主席在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上主要听取了粟裕的报告,形成了尚不渡江,开辟渡江道路,打几场大歼灭仗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次的城南庄决策为中原会战竖起了战旗,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夏季作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五路大捷”后人民解放军不论是在野战中还是阵地战中都显示出了坚不可摧的强大威力。

毛泽东主席离开延安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后,尤其是到达了西柏坡之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指挥作战上来。解放战争进行到1948年7、8月间,毛泽东主席既已意识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军事上,他开始思考战略大决战的部署。首先是济南战役打开了大决战的序幕,而后在华北战场上指示徐向前攻取太原,东北战场上指示林罗刘湘南作战,并要求各中央局、各野战军前委定期向中央作综合性报告,“克服完全不适用于现在大规模战争的某些严重地存在着的经验主义、游击主义、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 ,为打大规模正规战做好军事上的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在解放战争爆发初期确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标志了人民军队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后是1948年8月前,在战争中发展壮大人民解放军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人民解放军“一面作战,一面建军,边打边建” ,在两年多的建设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总兵力发展到280余万人,“野战军由24个步兵纵队增至51个步兵纵队,并建立了1个特种兵纵队、1个炮兵司令部和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 。人民解放军的政治素质和后勤保证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明显增强,为进一步进行军队建设,更为后期作战及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二,迎接曙光的指挥部

1948年中国国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军事、经济、政治等众多方面,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即将来临。这种国情的变化反映在军事上看,蒋介石曾倚仗自己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和美国大量援助的优势企图在三个月到六个月里消灭共产党,而到1948年秋,蒋介石挑起全国内战2年后却陷入了危机的境地:总兵力下降至365万人,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完全丧失了解放战争的主动权。随着军事形势不断恶化,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也面临极大危机,频临崩溃,国民党政府也愈加不得人心,打倒蒋介石,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势在必行,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迫在眉睫。在这样的战略转折期,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意义重大的政治局会议,史称“九月会议”,共同商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个中重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毛泽东主席在九月会议之前的几次会议及谈话中提出了全党当前的任务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四点,根据这一任务以及战争形势和军队发展的需要,毛泽东主席在九月会议上延之前思路就今后的战略方针和任务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分析了全国极为有利的形势,检查过去的工作,并根据过去两年作战的成绩和整个形势,提出了建设五百万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万人左右,大约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任务。”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就军事工作作了系统的发言,指出:在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全部继续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全国作战的“中心在中原”地区,要敢于打前所未有的大仗,敢于同敌人的强大兵团作战,敢于攻击敌人重兵拒收和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第三年军队建设的方针是“充实野战军,努力建立特种部队,加强地方武装,精简后方机关。” 在这个会议上,还提出了人民解放军要有计划地走向正规化,统一全国编制等军事方面问题。九月会议是中共中央离开延安后第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也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准备。

1948年的九月会议作出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的开始。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很大程度上帮助全党全军克服了无政府无纪律的状态,使“全党全军在方针上、政策上、行动上的完全一致” 。会议还通过了由中央军委副主席、代理总参谋长周恩来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以会议提出的建军500万,取得全国胜利与维持全国治安为目标,就军队扩充问题,军队编制及武器配备问题,军队序列问题,建立不逊制度问题以及后勤等问题作了全面规划,指出军委在部队走向正规的过渡时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第一,军委各部门工作及制度的建立;第二,建立经验交流的上下来往制度;第三,准备明年度的各种会议,进一步建立各种制度”

根据九月会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中央军委在11月1日发出《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全军开始实行统一整编。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中又提出四项关于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在1949年2月,中共中央经过一年多的政绩和筛选,在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定》,象征军队的旗帜也逐渐正规起来。在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分析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的形势和战略决战将要到来的趋势,对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整编,成立了军委铁道部和铁道兵团,开始筹建海军空军,扩充和整编特种兵,并开始建立全军统一的后勤保障体制,在军队中广泛开展将革命进行到底和政策纪律的教育,一步步深入的进行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的建设。这样就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时期节节胜利,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向国民党军队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反攻,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

三,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朽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是位于华北地区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领导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也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战争期间,西柏坡时期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就人民解放军军队而言,在这一时期军队人员数量不断提高,军政素质、技战术水平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人民解放军实行了统一的编制、统一的指挥和统一的纪律,后勤保障工作也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并开始向正规的多军兵种合成的正规化现代化道路迈进。

西柏坡时期见证了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军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军队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一,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军队中党的建设;第二,不间断的开展形势和任务教育,从政治上建军;第三,审势度势的进行全面的军队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第四,强调后勤建设,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这些宝贵的军队建设经验及帮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胜利,也为建国后抗美援朝战争,自卫反击战等保家卫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参考。总而言之,在西柏坡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开始正规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的正规化、现代化建军打下了坚实基础。

正值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进驻西柏坡60年之际,“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敢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西柏坡精神” 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不朽精神一道应始终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发扬光大,作为现今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的载体和路径,继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91页。

[2]《真实的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84页。

[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780页。

[4]《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868页。

[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310页。

[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312页

[7]《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央文献出版社,762页。

[8]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948年9月13日。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367页

[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三卷,319页。

[10]《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56页。

作者简介:原婕菲(1991.01-),女,北京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新中国外交。

论文作者:原婕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军队建设始末论文_原婕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