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茜 桂林市火炬中学 541000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171-01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有效预习是有效课堂的关键,让学生学会学习从学会预习开始。
“四段式结构化预习”包括“读、测、疑、获”四个环节,“读”指根据教材助读及目标进行深度预习,“测”指根据自主预习完成自测,“疑”指根据自已的预习,生成有难度的问题,并填写预习单,“获”指通过预习,总结出这节课的重、难点,并在课后进行补充和归纳,形成对本节课的收获。
“四段式结构化预习”是有目的、有方法的学习准备,它不是单一的知识预习,而是立体、系统、带有发现性特点的深度预习。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学生到位,学会预习方法
1、预习要细化。我们在上新课前也曾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但是,以前的预习往往就只规定了大的范围,比如预习第几页那个例题,这样会让学生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下手。以前的预习没有为学生设置好预习时间;没有交流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没有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问题。而结构化预习要求精细化,明确“五定”,即:定内容、定时间、定标准、定目标、定期望,要让学生走进课本。通过预习、交流,学生自主解决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并生成了一些重点问题,这样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2、预习要量化。这里的量化是要尽量建立预习导读单,围绕知识点的识记、知识点的初步建立、知识点的简单应用三个方面设计导读单。让学生在“读、测、疑、获”四个环节的基础上完成,同时引导学生提出疑惑问题,便于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复习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预习习惯
1.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体验成功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典型,及时进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预习的兴趣。教师在学生预习中要有布置、有检查、有鼓励,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对学困生,必要时要手把手地教和指导他们进行预习,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录下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教师和优生的帮助下给予解决,树立其自信心。
2.加大竞争,互相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竞争可以使预习活动更加精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习新课前,教师可根据预习的要求开展竞赛活动,如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活动;开展学习笔记展评活动等,通过竞赛和展示,使学生相互学习,提高预习的兴趣,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
3.先易后难,先扶后放,循序渐进
预习习惯的培养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预习能力的培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预习内容要难易适当,可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如根据课题的特点,先制订预习要求,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有章可循,避免预习的盲目性;然后让学生尝试预习简单的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给他们预习,再利用一定的时间检查测试;最后教师逐渐放手,对他们的预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享受预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强化课外预习,培养预习能力
1.布置课外预习任务
在课外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题类型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预习内容。如实验探究课,要让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也只有明确实验目的,观察时注意力才会集中,感知现象才更深夜刻,学生的思维才会更积极,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因为按照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步骤是科学的、严谨的,只有预习好实验步骤,作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细致。
2.建立预习多重监管
预习习惯的养成,除需要教师的指导外,还需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合作学习,划分学习小组,做到优差搭配。同时,预习还要有赖于学生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做学生预习的督促者。
3.课上教与课外练相结合
在让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计划认真预习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亲自去实践,对于不能熟练按照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在课上进行预习指导,课下再练习。在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阶梯性,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4、及时评价和检测,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要想让预习真正有效,并养成习惯,及时检测尤其重要。人其实都有惰性,尤其是学生,自觉性、约束力不够强,如果不及时检测,教师就无法把握学生预习的程度.预习好的学生因缺乏检测,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就会缺乏预习热情,而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情况就会更。久而久之,预习则流于形式.所以,检测必须针对预习要求,及时的一一落实,而且要进行精心设计。
总之,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定能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程文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目的论文; 习惯论文; 发现论文; 课外论文; 步骤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