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平均9.7%的速度增长。这种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能否继续下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的能力是否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关键在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阶段性转变。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十一五”规划更是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列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我们在对国内外经济增长方式研究成果和发达国家实践经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方式做出如下评价。
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界定和评价方法至今没有标准答案,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方法及国外的实践情况做一简要的介绍。
(一)现有的对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与评价方法
不同的人对经济增长方式有不同的理解,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解直接决定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多年来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一般是将其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根据对经济增长方式理解的不同,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对象就有所不同,因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以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评价经济增长方式
按照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划分经济增长方式,一般都采用核算法。该方法主要以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核心,结合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等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例如,20世纪70~80年代,国外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肯德里克、麦迪森和钱纳里等按照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计算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统计数据,划分了这些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阶段,得出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演变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2.以要素投入的增长及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来评价经济增长方式
按照要素投入的增长及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来评价经济增长方式,一般都采用指标体系法。该方法往往更注重经济理论的支撑,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经济体中全体国民的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的增长,进而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从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和决定因素、从经济增长的生产结构调整、从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调整、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从经济增长的劳动力机制和从经济增长的实施主体等方面进行考察,用多个视角来综合评价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理性的判断。我们也看到有关学者综合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要素产出效益、经济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贡献、综合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增长五个方面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
3.集约度指标法
集约度指标法是尝试通过设计经济的集约度指标,并结合反映“绿色”增长的指标、反映投入产出质量的指标、反映生产要素组合质量的指标、反映提高生产要素再配置质量的指标和反映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指标来综合评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集约化增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实现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这种集约化增长方式突出地体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率提高、科技教育进步和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最有效地利用等特点,具体将反映在一定的经济指标上。指标体系的建立除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思想外,还应以现代经济理论和实际经验为依据,并考虑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实施容易、能准确地给出国家或地区经济集约化的相对位置。
以上研究工作对推进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些研究方法的弱点是缺乏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支撑。
(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般规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回顾这些国家所走过的历程,很多规律可以总结。
1.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
有些学者在研究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后发现,这种增长方式的演变有其内在的必然原因。第一,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考察,工业化早期阶段,通常要求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以建设现代工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第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考察,工业化早期阶段,农业还是主要部门,科学技术仍然落后,人们的教育水平也不高。这时还不存在促使要素生产率迅速提高的经济条件。此时可用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还是物质生产要素和人力。第三,从技术创新的条件考察,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经济的集约型增长。上述三个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演变,是由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决定的,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
2.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构变化
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这些基本演变中,有一些重要的结构变化。一是要素投入量的结构变动。它们在工业化中的变动规律是:资本投入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劳动投入量的比重越来越小。二是资本投入量的结构变化。其长期变动趋势是:相对于固定资本而言存货的比重下降,固定资本中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而建筑物的比重下降。三是要素生产率的结构变化。该变化比较复杂,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劳动生产率一般是不断提高,资本生产率却存在着波动。四是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工业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的变动规律是:农业的比重迅速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但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与产出结构变动有些不同。
(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规律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规律,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首先,所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开始后都经过了一个以扩大要素投入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时期,向集约型增长的演变需要一系列经济条件的逐渐积累。因此,我国在开始工业化后出现的相当一个时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因为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同时也是由工业化的特定阶段和特定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
其次,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有意识地促进与之相关的结构变化。我们应该努力推动要素投入量中资本投入量的更快提高,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但在提高实际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也称资本装备率)时,又要尽力避免由于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所形成的名义资本装备率的上升。应该逐步提高资本投入中生产设备的比重,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也是节约建筑物与存货以提高资本生产率的重要前提。在微观上要加强企业对提高资本生产率的重视,通过技术创新和改善组织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资料,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此外,还应从宏观上促进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向有利于提高要素生产率的产业结构转变。
再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教育发展和加强研究与开发活动融合起来。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这三个因素在加速科学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这些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借鉴。我国虽早已认识到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累积、教育发展和研究与开发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教育投入与科技投入的效率有待不断提高。我国必须坚定地执行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针,强调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创新。当前中央特别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号召,这对于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最后,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必须相应地转变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须注意学习西方国家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优点,扬弃其经济制度所特有的浪费现象。
建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背景
要建立有现代经济学理论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指标评价体系和较客观的评价模型,除了继承已有的同类研究的精华之外,还必须与时俱进,融合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我们认为,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衡量集约增长的主导指标不准确,资本积累和创新是经济增长过程的两个方面,新的技术几乎总要体现在新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形式中。因此,简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评判经济增长是处在粗放阶段、集约阶段或者介于二者之间,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此外,使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一个衡量集约增长的主导指标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是新古典索罗-斯旺模型的产物,其中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独立于资本积累,并推动长期增长的观点一直受到质疑。该信念虽然也受到罗默(Romer,1990)与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的内生增长理论的支持,其中,他们的理论认为进行研发的激励决定了经济增长率,而与资本存量无关;但近几年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有两种不同的观察方式,一种观察方式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过程的核心,而另一种观察方式则认为创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认为资本积累和创新不应当被认为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驱动因素,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为新的技术几乎总要体现在新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形式中,而如果要使用这些新技术,就必须积累这些资本。
把资本包括进来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这可以使我们的分析更切合实际,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面对一系列以创新为基础的增长模型所提出的挑战。经济增长的源泉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资本的积累,这两者是融合的。扬(Young,1995)指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高增长率可以用要素积累和跨部门的资源再配置效率进行解释。乔更森(Jorgenson,1995)指出,资本积累是美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也是解释工业化国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熊彼特方法无法解释扬(Young,1995)指出的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从事研发,但同时经济增长率却未上升的事实。不过,我们认为当今欲通过研发产生技术革命,从而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可以说研发的边际效率会越来越低。因此,菲利浦·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霍依特(Peter Howitt)采取了平衡的方法,把多部门模型进一步扩展,以包括新技术在新资本中的物化和研究开发中资本的使用。这就意味着从长期看,增长率将会同时受到从事研发的激励和进行资本积累的激励的共同影响。
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经济体中的研发部门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它不仅使用许多物质资本,如计算机、精密仪器及其他实验设备,而且它也需要投入积累多年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尤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琼斯(Jones,1995)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中介入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劳动力的整体增长速度。
所以,资本积累与创新是互补的,更多的资本将通过提高均衡利润而刺激创新,正如更多的创新将通过提高生产力增长率而刺激资本积累一样。在长期中,这两个过程互不可缺,因为如果没有创新,递减的回报将阻止新投资,而没有净投资,那么不断增加的资本成本将抑制创新。这个互补性定律与传统的关于长期增长率不受资本积累影响的信念正好相反。因此,在考虑经济增长方式时资本积累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是决定性的。
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评价与分析
根据以上设定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操作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对全国除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测算,全国是作为一个地区直接将原始数据带入测算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数据是相应省份测算结果的平均值,具体测算结果见表1。
总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全国经济集约化程度评价指数为40.92%,分省市区排在前两位的是北京和上海,指数最高和最低的相差57个百分点,差距较大。总指数排在前10位的省市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集约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就东北、中部和西部而言,东北地区较高,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居中。
从总指数的构成看,全国创新、效率、结构和节能治污指数分别为38.73%、51.99%、44.82%和33.73%。四项分指数比较而言,效率指数最高,其次是结构指数,节能治污指数最低,可见,我国在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方面任务艰巨,自主创新任重道远。
分区域看,创新指数的地区差异最小,最高的东部地区与最低的西部地区相差12个百分点;节能治污指数的地区差异最大,最高的东部地区与最低的西部地区相差29个百分点:效率指数最低的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差15个百分点;结构指数最低的是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相差近17个百分点。
观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总指数及其构成,可以了解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状的特征和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1.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数为53.15%,其创新、效率、结构和节能治污指数分别为44.84%、66%、54.25%和50.36%。无论是总指数还是分项指数,东部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各地区,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效率与节能治污方面。这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东部地区在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注重营造竞争与创新的氛围,逐步调整了经济结构,形成了比较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并且在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上也下了不少工夫。
2.其他地区也各具优势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虽然经济集约化程度较低,但也各具备自身的一些优势。如中部地区的创新指数和结构指数仅低于东部地区列第二位;西部地区在环境和结构方面显露出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东北地区的效率指数和节能治污指数仅次于东部地区列第二;即使是西部地区的分项指数也不全是最低,在效率方面还略好于中部地区。
3.我国经济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测算结果揭示出我国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创新、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分地区看,西部地区在节能降耗和污染治理方面需加倍努力,中部地区在提高效率上要大做文章,东北地区在调整结构方面还要逐步推进,东部地区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应迈出更大的步伐。
4.中、西部地区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缩小发展差距
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数在33%左右,与东部地区相差20个百分点,说明中部、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还将持续较长时间。究其原因,主要在效率与节能治污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由于在评价效率时,采用 “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修正系数” 对各指标进行了修正,所以,中、西部地区的效率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此外,节能治污方面得分低,也与产业结构有关系。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有所突破,关键问题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节能、降耗、治污方面大做文章。
我国中、西部地区矿藏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虽然目前可以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及国内外工业化进程的实践告诉我们,工业化阶段的提升可能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因此,我们在促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同时,决不能忘记科学规划,必须建立起以既保护环境又可持续发展为条件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模式,努力使全国各地区经济和谐、快速、健康发展。
5.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要走特色之路
东北地区除在效率方面表现还可以外,在创新、结构和节能治污方面都表现平平,其工业化过程也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新中国建国后,东北三省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的发展步伐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矿藏资源方面也没有优势。因此,东北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要寻找、分析本地区的优势和弱点,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提高产业、产品和技术竞争力,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平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测算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经济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初级阶段,其他地区仍处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积累率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