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管理环节包括制定施工计划、绘制工程施工图、工序安排、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等。不同工程环节的施工管理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针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需要予以分析,积极创新、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1导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人们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施工管理的现状却是管理混乱、人员素质较低、执行力差、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等等,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给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必须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2.1降低施工风险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中不确定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通过风险管理,加强项目计划、项目执行状况的检查、问题的处理,能够及时的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解决,使建筑项目的决策可以得到更好的数据支持,防止项目决策出现随意性以及盲目性。
2.2施工效率的提升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提供了一系列各部门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能力,提升项目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项目施工的综合力量。
2.3降低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资源平衡、资源的优化、工作分解等一系列工程管理的措施,这样可以更早的制定项目的施工方案,有效地安排资源的使用,特别是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关键的资源和重点资源的使用,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降低施工中的成本。
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3.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其中主要的决定性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就不能很好的规范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就会在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没有严格的施工标准管理就会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就会使事故的责任无法明确。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在制度方面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对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的系统的法律法规文件,甚至没有法律法规对工程管理的实施准则做出规定,导致建筑工程单忽视对管理制度的制定。在管理方面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主要是建筑工程单位为了节省工程成本,没有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出充足的资金分配,在管理中经常随意的消减工程管理人员,导致工程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不能把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筑的主要模式是承包、分包模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建设单位和承包企业共同对建筑工程负责,其中承包企业主要负责工程的建设,建设单位则主要负责工程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属于承包企业,具备足够的施工技术和操作水平,但是却不能及时的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对工程管理的意识。监督管理人员属于建设企业,其本身的职业素质决定监督管理人员不能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不足,不能的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实施科学的管理。在小型的建筑工程中,工程比较简单,涉及的方面不广,对施工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现行的管理模式还能够驾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队专业性要求提高,工程的工序增多,施工工序变得复杂,现行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就会暴露出其本身的问题,客观使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耗费一定的财力人力,但是却达不到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要求,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3.3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较低
我国的建设企业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在工程管理人员上很少很选择针对具体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很对时候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导致了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跟不上管理工作的要求。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直接会影响到其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效果。在我国建筑企业中,企业重视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忽视管理人员的作用,在管理人员素质当中,大多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职员。企业的这种对管理人员的不重视是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
4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为了让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实现双赢,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改革,针对管理不成熟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改善的方面。
4.1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建设工程管理发面,企业严格遵循规定管理体制的制定程序,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工程管理体制。工程开始前需要将相关审批材料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只有审批结束并且通过才能开始施工。如果审批没有通过,就需要找到驳回的原因,解决出现的问题再去审批。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将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交给相关的专业人士审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划分好工作责任,明确责任人、管理人员等的具体工作要求,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做好监督工作。
4.2建筑工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需要加强
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环节的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工程经济效益,成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这些环节,需要加强管理工作,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对建筑过程的所有资金分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资金的大量浪费。施工安全方面需要做好现场的安全工作,有效的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快速高效的完成工程建筑。
4.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管理意识
很多管理人员忽视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过于关注经济利益,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不顾及公司长远发展,使得企业在后期发展中收到很大的限制。还应该加大施工的经济投入,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将企业发展和管理相挂钩,鼓励员工创新管理意识的发展。
4.4工程管理中引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一大显著特点,计算机网络系统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同样的,在建筑管理中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建筑工程现代化管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软件被开发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从一开始的招投标到竣工阶段都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5结束语
总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筑管理问题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更大的作用。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人才、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还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控制管理好施工各环节,保证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144.
[2]任春晓.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6,13:296+300.
[3]许家伟.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门窗,2016,04:78+80.
论文作者:周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