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以来北京零售业空间发展趋势与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零售业论文,北京论文,特征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零售空间构成了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零售业在城市中虽然占地面积较小,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英国的零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5%左右,美国的零售与批发商业雇佣的劳动力占全国的20%,加拿大的零售业吸纳了人均可支配收入1/3的份额[1-2]。同时,零售业发展水平反映了城市生活水平的高低,商业中心构成了城市的景观节点,代表了城市形象。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步放松对零售业的管制和人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激发了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零售业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3-6]。2010年中国零售业销售额占GDP的比重超过14%,在大城市,这一比重更高,如北京商品零售额占GDP的40%。然而,转型期中国城市研究的议题集中在人口增长与迁移、城市化与郊区化、工业重构、住房与交通、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缺乏对城市零售结构的系统研究[6-8]。最近,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为案例的城市零售结构变化的探索逐步增多,研究视角包括零售业业态构成、所有制结构变化、连锁经营、零售空间等级结构等。如Wang等[6]指出零售结构包括组织结构、功能组成和空间区位3部分,并研究了后改革时代北京零售结构的变化,发现北京零售业的所有权和业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私人和合资零售商成为了零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零售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另外,北京零售业已经向海外投资者完全开放,而且政府鼓励这种发展趋势。Wang等[2]从4个方面进一步研究了上海零售业的结构变化:所有制由国有和集体所有向私人、外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发展,所有制的改变是零售业相关变化的催化剂;零售业业态由传统的百货商店、杂货店、五金店等向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会员店等转变;本土连锁品牌崛起;不同等级零售中心的构建。Wang等[3,5,7-8]在研究北京零售业态和所有制变化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政府的规章制度在零售业结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西方城市零售格局的变化主要包括2个方面,①二战以来零售业郊区化带来的中心城份额的相对下降和郊区的快速扩张,②商业中心的规划,包括内城的商业更新发展规划和外围商业中心的规划,规划的商业中心又进一步影响了零售业郊区化的进程[9-12]。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关注中心区零售业地位的相对下降和郊区的快速增长,如James[13]以零售额和零售单位数为指标研究了美国1948-1954年标准大都市区零售商业的郊区化,发现中心城市零售业增长速度慢于外围地区。Kent[14]采用CBD零售额占大都市区比重指标发现美国1954-1977年主要大都市区的CBD经历了零售业地位的相对下降。50年代美国零售业一般采取“跟随”发展战略,即紧随住宅区的开发而发展,主要满足单一居住区的日常生活需求,早期大型投资商倾向于在CBD进行投资,而不愿在郊区进行投资。1954年,底特律郊区Northland Center购物中心的建设标志着郊区商业对中心城竞争的开始[1]。60年代郊区零售业采取同时发展战略,即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与住宅开发同时进行,中心城区的大型百货商店开始在郊区发展分店,促进了郊区大型购物广场的繁荣。70年代见证了作为“催化剂”的商业中心的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一般作为促进未来住宅建设的增长剂来进行开发,特别是位于高速公路交叉点、绿化条件较好的超级区域购物中心,在3-5年内就能有效促进住宅的开发[10,15-17]。80年代以来购物中心进一步整合了娱乐与旅游功能,大大增强了吸引力,如1992年在明尼阿波利斯中心城以南8 mile处建设的Mall of America,占地面积超过32万m[2],拥有400多家商铺,商业中心内提供了近3万m[2]的娱乐设施。带有娱乐设施的超级购物中心的吸引力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中心城区,反映了美国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格局的形成[1]。至90年代末期,美国郊区已拥有4万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它们已成为郊区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们除了关注国内零售业所有制和商业业态的发展变化外,从商业设施供给和消费者需求角度开展了商业空间结构、区位选择与空间布局、商业郊区化等方面的研究。90年代前后,侧重以中心地理论为框架对商业网点的空间结构进行案例研究[18]。杨吾扬[19]对北京市商业服务业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讨论,并利用中心地模型对北京未来商业中心进行了预测,吴郁文等[20]对广州市、安成谋[21]对兰州市的商业规模等级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仵宗卿等[22]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模型方法划定了北京商业中心的等级;在空间布局方面,学者较为关注影响零售业空间布局的因素、布局现状、发展走向、微观区位选址等问题[23-27]。90年代末期,开始探讨零售业离心化发展的趋势,史向前[28]、刘念雄[29]分析了90年代末北京前门、王府井、西单3大商业中心地位的下降和双榆树、东大桥、公主坟等三环路附近新商业中心的快速成长,提出了零售业“中心空洞化”和“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周尚意等[30]认为北京市大中型商场的分布已经不能满足人口郊区化的发展,只要人口郊区化仍在继续,郊区商业的发展就会持续下去;柴彦威等[31]认为伴随着新型业态的发展和小汽车的普及,中心区零售商业发展虽然面临来自郊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但是依然在市民消费行为中保持着重要的位置和零售活力;冯健等[17]通过对北京郊区大型购物中心的调查研究,预测北京商业郊区化的发展规模将逐渐加大;于伟等[32]采用零售额、超市门店和商业土地出让数据研究了功能疏解背景下北京商业郊区化的进程和空间特征。虽然国内学者注意到了中国大城市零售业郊区化发展的趋势,但对于其空间进程与特征的系统研究仍较少,对超级市场等新型零售业空间分布特征的探讨也明显偏少。
2000年以来,兴起了从消费者需求角度探索居民消费区位偏好和区位决策、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的研究。仵宗卿等[33]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天津城市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圈层结构,总结了3种不同收入阶层的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类型;王德等[34]从上海市消费者购物出行角度对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上海市商业空间结构具有等级序列明确、空间分布不均和强中心线型结构的特征;林耿等[35]认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出行倾向促成了零售空间的功能分化;张文忠等[36]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从消费者属性和商业环境双重视角分析了居民的消费区位偏好和区位决策行为;柴彦威等[18]从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空间入手,通过经验行为主义方法,总结出上海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发现上海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较为明显并呈现扁平化的趋势;周素红等[37]采用消费者行为研究商业业态空间,指出广州商业空间的等级体系清晰存在,老城区传统商业中心仍存在较强的吸引力,城市新商业中心和外围商业次中心的服务能力存在不足,外围商品房小区和政府规划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周边的商业配套不足;朱玮等[38]应用多代理人技术模拟商业中心和消费者两类代理人的行为,得出商业中心的结构分布。
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在密度函数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测度1984年以来北京零售额分布的空间变化,量化零售业空间发展的差异与趋势,并以2000年为分界点,分析新时期零售业空间格局的新特征。在收集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空间分布数据的基础上,采用GIS分析技术,探讨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不同所有制超市布局的差异,并简要分析了零售业空间发展趋势与连锁超市空间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在促进居住—消费空间平衡方面的政策启示。
2 方法与数据
2.1 模型构建
自从Clark[39]最先进行了城市人口密度函数的研究之后,很多学者使用密度函数来测算大都市区离心化发展的程度[40-41]。如Harrington等[42]构建了以生产者服务业产值变化为因变量,到城市中心的距离为自变量的函数,说明了华盛顿生产者服务业的郊区化发展特征;Wang等[43]利用北京1982、1990年的街道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了人口密度梯度,发现1982-1990年密度梯度函数曲线逐步扁平化,说明了北京人口郊区化发展的倾向;除了人口、产值密度梯度外,就业、地产价格梯度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说明城市空间的离心化发展。所有密度函数中,指数方程或克拉克模型的半对数形式使用最为广泛[44]:
方程(1)适合于单中心城市,多中心城市可以根据假设的不同构建多种函数形式。采用密度函数的缺陷之一是预设的指数模型不一定适合于所研究的城市,而且单中心密度函数认为在所有方向上密度梯度变化是一致的,与事实不符,而多中心密度函数需要预先指定不同的中心,要求学者熟悉所研究的都市区,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强。另外x一般采用欧氏距离,难以真正反映通达性的内涵,有学者采用通勤时间和通勤花费来代替距离,但测算过程较为复杂,而且通勤时间受交通方式改进的影响,通勤花费受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改进,如McMillen[45]使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就业密度梯度,这种方法不需要预设函数形式,允许都市区密度函数的斜率发生变化,更加适应实际情况。针对模型中x测度的困难,Yiu等[46]采用区位虚拟变量取代距离、交通花费和交通时间,不需要任何测量方法和关于城市中心区位的预设,简单易行。Harrington等[42]研究华盛顿服务业郊区化时也采用区位虚拟变量替代了距离变量。
消费者是影响零售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零售区位与人口密度成比例,人口密度大的地域零售网点数量多,而且规模也大[47-48],因此可以采用方程(1)估算零售业密度变化,分析其空间扩展趋势。本文研究零售业的空间发展时将北京都市区划分为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中心区包括东城、西城2区,近郊区包括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4区,远郊区包括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门头沟6区[17]。采用区位虚拟变量取代方程(1)中的距离变量,将远郊区的6个区作为参照组,引入两个虚拟变量:
模型(2)仅能表示不同区域零售额的密度差异,根据经验,这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即中心区大于近郊区,近郊区大于远郊区,模型(2)难以度量出不同区域零售业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因此,还需要再引入时间变量t,采用扩展方法(expansion method)对模型(2)进行调整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49]。时间变量通过以下扩展模型引入:
采用1984-2010年北京都市区12个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估计。由于12个区面积差异巨大,因此必须解决异方差问题,一般采用原始数据的对数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异方差,如果仍难以避免,可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来进行估计。另一个问题是模型(6)引入时间变量的同时,可能引入了多重共线性,这在模型估计时需要引起注意。
2.2 数据说明
1984-2010年北京都市区12区的消费品零售额数据来自1985-2001年的《北京统计年鉴》和2002-2011年的《北京区域统计年鉴》,并按照1984年不变价进行了折算,零售额密度采用各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其土地面积的比值计算。
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生的主要变化之一。1981年超市刚介绍到中国的时候,发展前景广受争议,发展比较缓慢,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超市在中国各大主要城市快速扩张[50]。1994年末物美在翠微路开设北京市第一家现代超市,2009年,北京连锁零售企业总店数达到153个,门店数6767个,年末从业人员超过13万,年末营业面积超过540万,零售额1244.6亿元,占北京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3.4%。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重塑了城市零售业的空间格局[17],本文在量化零售业空间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北京为案例研究大型连锁超市这一新型商业业态的空间布局特征。
根据《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2010年),2009年,北京市零售额超过10亿元的超市共10家,根据资料获取情况,选取零售额排名前8位的物美、京客隆、家乐福、美廉美、沃尔玛、超市发、欧尚和乐天玛特作为研究对象。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合资连锁商业企业,百货零售业以大型综合商场(GMS)为主要业态,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根据超市主页资料,2011年,9超市共有409家分店,其中400家位于都市区。家乐福、沃尔玛、华糖洋华堂、欧尚和乐天玛特为外资或合资企业,分店数量较少,合并在一起进行研究。各大超市主页提供了每家分店的地址信息和地图信息,借助GIS技术将连锁超市空间区位数据落实在图上,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
3 零售业空间发展趋势估算及解析
图1 不同分区零售额密度的差异
Fig.1 Comparison of retail densities in three regions
总体上,随着与中心区距离的增加,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先增后降,与人口的空间发展一致[17],近郊区是零售业增长的主要空间。1984-2010年北京不同分区零售业发展进程的差异及自变量估计系数之间的关系见图2,纵坐标的数字表示不同区域1984年零售额密度的对数值,斜线代表Ln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斜线与虚线的夹角是含有时间趋势自变量的回归拟合系数。
图2 1984-2010不同区域零售额密度的发展趋势
Fig.2 Spatial trends of retail densities in three regions from 1984 to 2010
以上是1984年以来北京零售业整体的空间发展趋势,这期间北京零售商业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私人汽车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种规划政策的制定影响着零售业空间格局的变化。基于以上考虑,以2000年为分界点,进一步研究前后两个时段零售业发展的差异性。对比两个时段发展的差异,可以引入时间虚拟变量,以2000年以前为参照组,观察2000年后的变化,经过检验,这种方式将带来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另一种方法是对1984-2000年和2000-2010年分段回归,对比自变量系数的差异,但2000-2010年回归结果不显著,之间存在共线性。最后,通过比较1984-2000年与1984-2010年两个时段的回归结果来间接说明2000年前后零售业空间发展的差异。
1984-2000年的回归结果见表1系数第三列,各个自变量系数非常显著。1984-2000年远郊区平均增长速率大于1984-2010年的水平,说明2000年以来远郊区零售业整体发展速度下降了。近郊区平均增长速度为0.1420(0.0799+0.0621),略小于1984-2010年的0.1469,因此2000年以来近郊区零售业整体发展速度在原来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增速有小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中心区1984-2000年平均增速为0.04799,明显小于1984-2010年的0.05927,反映了2000年以来中心区零售业增速较快,但仍慢于远郊区和近郊区。新时期中心区零售商业发展的回升,与20世纪90年代末期学者提到的旧城区零售业空洞化、边缘化趋势相反[28-29],而远郊区零售业的发展滞后于人口的加速增长,近郊区则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2000年以来的新发展特征对于北京市制定指引零售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具有较强启示作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2005年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均强调中心区发展高端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限制一般商业设施的简单扩张;近郊区重点完善公主坟、木樨园、马甸等综合商业区,远郊区重点建设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昌平和房山等新城,发展便捷、完善的生活性服务业。因此,在上述政策背景下,中心区传统零售业发展速度下降是值得期待的,事实上,商业中心的商务化、高端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世界大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远郊区零售业随着人口的加速增长应出现加快发展的倾向。模型量化的结果与上述发展趋势正好相反,反映了中心区零售业的发展虽然面临来自郊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市民消费中仍保持着重要的位置[31],郊区化并未引起类似西方国家中心城的衰落,而与城市中心的繁荣兴旺形影相随[51]。根据美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北京中心区需继续优化疏解传统服务业,提升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远郊新城商业设施的配套水平,鼓励土地的混合开发,整合居住与就业、居住与消费的关系,缓解“空间隔离”[52]。
4 连锁零售业的空间结构
零售业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业态构成、空间结构等,北京零售业所有制结构与业态构成的发展变化已有学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2-8],空间发展方面,贺灿飞等[53]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例探讨了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城市等级扩散的特征。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北京都市区连锁零售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北京第一家现代超市物美1994年在西三环翠微路开设之后,1995年,京客隆首家连锁店劲松商场在东三环开业,同年家乐福在北三环东路开设第一家门店,均沿三环路布局。2011年,文中所选的400家超市中,旧城中心45家,占11.25%,近郊区258家,占64.50%,远郊区97家,占24.25%。从不同环路来看,近80%的超市分布在三环路以外,因此,1995-2011年,连锁超市主要是以近郊区为基础外向扩展,与传统百货商店主要布局在三环路以内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6],原因是北京连锁超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发展,受人口与住宅郊区化的影响,主要向郊区扩散。另外,交通和私人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心区地价的快速上升、规划政策的引导也促进了新型零售业在郊区的成长[32]。
不同品牌超市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是近郊区所占比重最大,远郊区次之,中心区所占比重最小(表2)。物美、京客隆和美廉美在远郊区的超市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品牌,布局相对分散。从不同所有制来看,内地品牌与合资或外资品牌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一是内地超市倾向于集中分布在某一个或几个区,如68.6%的超市发位于海淀区,47.2%的京客隆位于朝阳区,52.2%的物美位于丰台、海淀和通州区,合资或外资品牌均在朝阳区最多,如33.3%的家乐福、37.5%的沃尔玛、40%的华堂、50%的欧尚位于朝阳区;二是合资或外资超市空间分布更接近中心城区,超过36%位于三、四环路之间,六环外仅1家,而内地品牌超过1/3位于五、六环之间,六环外30家。
采用GIS技术可以进一步研究都市区内超市的空间特征。根据各连锁超市门店的详细地址,将其落实在北京市矢量图上(图3),可看出超市的空间布局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并无明显的等级性,表现在集聚区不仅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区外缘,也出现在五环外的新城和城郊大型居住区。采用移动搜索法(Floating Catchment Area,简称FCA)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示都市区超市的集聚分布态势。FCA是以某点为中心做圆或正方形作为滤波窗口,用窗口内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值[44]。图4是以滤波窗口内的超市比重为属性,使用proportional point symbols绘制的超市门店比重图,与图3相比,超市的空间集聚分布区域更加明显,主要集聚区包括3种类型:①近郊的人口密集区,包括海淀东南、朝阳CBD周围和丰台东北;②五环外的石景山以及通州、门头沟新城;③西三旗、回龙观、天通苑等城郊居住组团。不同方向集聚区的分布也有明显差异,在西北、东、西3个方向外向扩展距离较远,延伸至五环外,而南部主要位于四环以内区域。
2000年以来,北京市连锁超市快速成长,近郊和远郊是主要的发展空间,而新时期零售业的空间发展趋势却显示中心区零售业增幅明显回升,这种现象可归因于以下3点:①中心零售业依然在市民消费行为中保持着重要的位置和零售活力,与前人的研究相符[31];②政府仍然重视传统商业中心的发展,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心区进行了王府井、西单、前门等商业街区的大规模改造;③远郊零售业连锁化的水平和规模仍然不高,吸引力不足。政策启示是应进一步促进远郊连锁零售业的发展,提高商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图3 北京都市区超市分布图
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supermarkets in metropolitan Beijing
图4 以FCA计算的超市集聚点图
Fig.4 Supermarkets ratio chart based on FCA
5 结论与展望
(1)1984-2010年,以零售额对数值表示的远郊区零售业平均增长速度为0.0765,近郊区增速为0.1469,是远郊区的近2倍,中心区的增速为0.0593,慢于远郊区和近郊区,出现了相对地位的下降,未进入零售额绝对数量下降的典型郊区化阶段。2000年以来,远郊区零售业平均发展速度下降了,近郊区有小幅提升,而中心区零售业增幅较大,但仍慢于远郊区和近郊区。2000年以来中心区零售业发展速度的回升,揭示出部分学者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旧城区零售业“空洞化”、“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并未延续,远郊区发展速度的降低,则说明商业设施配套发展滞后于远郊人口的加速增长。2000年以来零售业发展特征对于北京规划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强启示作用,参照发达国家城市商业中心商务化、高端生产者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特点,北京中心区需继续优化疏解传统商业服务业,提升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远郊新城应进一步完善商业设施的配套,鼓励土地的混合开发,整合居住与就业、居住与消费的关系,缓解“空间错位”。
(2)1994年末以来北京连锁超市迅速成长,受人口、住宅郊区化的影响,以三环路为基础外向扩展,目前主要分布于三、四环路和五、六环路之间,与传统百货商店主要布局于三环路以内的特征形成明显对比。各品牌超市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是近郊区的数量最多,远郊区次之,中心区最少,但不同所有制品牌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内地品牌分布相对分散,合资或国外品牌分布相对集中。GIS空间技术进一步展示了北京超市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没有表现出类似不同商业中心的等级性,集聚区既包括近郊人口密集区,也包括远郊新城和城郊大型居住区。零售业的空间发展趋势与超市的空间布局特征显示出传统商业中心的发展依然受重视,远郊的连锁零售水平、规模和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文利用扩展方法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可以准确测度城市的空间发展差异与趋势,相比传统的密度函数方法,计算更加简单,避免了预设密度函数形式和城市中心区位导致的估计偏误,不仅可以用于零售业,也可推广用于人口、生产性服务业等有关空间发展的研究。文章采用GIS技术解析了2011年连锁超市的空间特征,结合人口增长的新特征,远郊新城新型零售业态的发展空间广阔。连锁零售业的空间特征研究在2个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①1994-2011年连锁超市空间扩展的时间轨迹;②补充各超市的零售额或就业数据,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揭示连锁超市的发展变化与空间分布。
收稿日期:2011-12-26;修订日期: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