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 对早期保健措施在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成甲组与乙组,前者采取常规保健,后者采取早期保健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及预后状况。结果 乙组干预后评分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6%)低于甲组(9.1%),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早期保健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早期保健措施;焦虑抑郁
为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与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为了解早期保健措施在改善此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预后中的价值,本案将对55例心血管患者实施早期保健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有关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另将精神异常者、严重脏器疾病者等予以排除。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55例。甲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4~74岁,平均(60.8±5.9)岁;病程1~14年,平均(5.1±1.6)年;疾病类型:21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9例心衰,8例其他。乙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4~74岁,平均(60.8±5.9)岁;病程1~14年,平均(5.1±1.6)年;疾病类型:23例冠心病,14例高血压,11例心衰,7例其他。在性别、年龄等资料的对比方面,组间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健措施,比如简单宣教、告知其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其合理用药等。
乙组:对该组患者采取早期保健措施,具体内容为:①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极易因身体不适或疾病反复发作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关心、鼓励患者,向其介绍一些病情得到良好改善的病例,提高其疾病治疗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并更主动配合治疗。②饮食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应注意自身盐的摄入量;多食用含有丰富纤维素与微量元素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血糖的控制。③运动干预: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运动对疾病控制的重要作用,再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比如呼吸训练、散步等[1]。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循序渐进,运动量以自身耐受力为宜,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严重后果。④用药干预: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擅自更改药量及药物品种,应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以保证药效;同时向患者说明用药可能会引发的不良反应,以使其做好心理准备,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采取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与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4]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状况加以判定,其中,前者的分界值为50分,后者分界值为53分。得分越高,说明不良情绪越严重[2]。
另外,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性猝死、高血压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较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再者,乙组干预后评分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甲组中有5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3例心律失常性猝死、1例高血压脑出血、1例急性心肌梗死,其发生率为9.1%(5/55);乙组中有2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1例心律失常性猝死、1例高血压脑出血,其发生率为3.6%(2/55)。组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严重的老龄化也带来了老年疾病发病率的增长。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3]。一旦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由于免疫力下降,病情复杂且反复,继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此类患者采取早期保健措施,可从多个方面如心理、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饮食与用药的合理化,提升身体免疫力,以此改善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从而更好的面对疾病,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4]。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乙组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早期保健措施,其干预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甲组干预后,差异显著;涉及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乙组发生率低于甲组,为3.6%vs9.1%。由此可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地采取早期保健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伟彦,张小迎,张仙春等.早期健康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状态和健康相关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7):1103-1105.
[2]张晔阳.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饮食保健,2016,3(4):90-90.
[3]邓秀芝.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J].饮食保健,2016,3(9):67.
[4]刘永芬.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298.
论文作者:沈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措施论文; 心血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焦虑论文; 高血压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