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松[1]2015年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叁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叁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阿拉腾高娃[2]2001年在《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文中认为随着经济金融的市场化转轨和各种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中国区域金融制度由行政均衡型向市场非均衡型过渡和转化。本文试图从我国区域金融成长的外生性起步,分析区域金融主体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用的内部替代产生了金融市场变异和金融体制变异。由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不统一,金融资源配置出现非有序化流动,金融活动被地方或区域所分割,使得金融市场形成“双轨制”,更进一步使东、中、西部地区资金流动的倾向性加剧区域间经济冲突。而在公有产权安排下,扩展金融组织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经济规模与市场范围的函数,而是行政科层结构的函数。在西部地区则表现为金融组织的行政机关性设置,使其与西部经济产生分离。一方面,国有金融组织未能起到启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其一直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运行状态。充分的研究成果证明,高效运行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稳定和消除贫困高度相关,也就是说,金融制度安排应领先于经济运行。如何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前瞻性地进行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组织制度安排是西部地区今后是否能走出发展低谷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燕子[3]2007年在《金融生态圈构建及内外部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金融生态是一个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它的提出为解决我国金融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是我国目前金融改革难点的出路所在,因此研究金融生态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探讨金融生态圈的建设问题,是基于这一背景下的一次尝试性的理论探讨。 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构成与功能,借鉴了生态系统在其他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为后文的金融生态圈模型的构建提供实践依据。经比较,本文认为金融系统与自然系统在很多方面具有相通性,但是金融系统也有其自身特异性,金融生态圈的创建超越了生物链,超越了弱肉强食,更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的共处关系,强调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 其次,本文探讨了金融生态圈的一般内涵,提出金融生态圈内涵的四大方面,即生态平衡、公平、效率、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对已有金融生态圈概念的评析,界定出本文“金融生态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仿效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构成及相互关系,构建出金融生态圈的结构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接着,本文根据金融生态圈结构模型,对金融生态圈内外部相互作用机理作进一步深入分析。首先从金融结构的合理性、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分布情况、金融系统内部与金融生态环境几个方面分析了金融生态圈的协调机理,然后分别分析了金融生态圈内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机制,最后借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关系来描述金融生态圈各要素关系,分别为:共生关系、寄生关系、附生关系、竞争互利关系。 最后,实证分析,本文将金融生态圈模型应用到西部地区的金融系统中。通过对西部地区金融体系问题的诊断,提出构建西部地区金融生态圈结构,认为西部地区金融生态圈的构建中应做以下几方面:培育强有力的关键物种,弥补食物链与生物网的缺陷,健全多样化物种以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谢丽霜[4]2003年在《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发展》文中认为本文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发展)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揭示金融发展之于西部开发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开发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分为8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金融发展与西部开发的绩效 本部分从关乎西部开发绩效的四个重要因素,即资本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活力激发、“造血”机制塑造着手,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金融发展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资产流动与重组功能、筹资用资的风险约束功能,可以促进西部资本形成、缓解西部开发的资金约束,改善西部产业结构,提升西部企业竞争力,同时,金融发展即金融市场量的扩张和质的改善,还有助于完善西部地区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进而为西部开发以至西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必不可少的市场制度基础。 第二部分 西部金融发展的现实状态 本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西部金融发展的现状、成因及其对西部开发的制约。本部分的基本观点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结构也和经济发展一样,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西部金融发展处于浅层发展的状态,西部金融市场无论是在数量扩张,还是在质量改善上,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西部金融浅层发展的状态,必然会妨碍西部开发的推展。该部分实际上是第一部分思想的逻辑延伸,它们既共同构成了研究和促进西部金融发展的背景,也共同印证了发展西部金融,强化西部开发的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叁部分 西部金融发展的基础和路径 本部分的基本思想是:在经济发展从财政主导型向金融主导型转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地区固然需要促进金融发展以强化金融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但是,区域金融发展是要受到区域实质经济基础如经济的商品化和货币化,储蓄及其与投资的分离,以及排他性产权安排等制度基础的约束的,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夯实这些基础;从金融应有的功能看,金融发展是金融市场作用范围扩大、作用层次深化、作用力度增强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总体上说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强调这一点,并不等于否定政府的作用,作为后进型经济的西部地区,“双力(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合一”的成长路径,更应成为其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部分 西部金融组织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既是金融发展命题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金融工具多样化发展(其本身也是金融发展的内容和标志)的必要条件。由于间接金融既是西部金融系统的主体构成部分,也是西部实质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因而该部分对金融组织结构多元化的探讨就只限于间接金融领域。本部分主张: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在西部开发中的支持作用;存量调整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以提高其运营效率;发展西部地区各类地方性金融机构,以满足当地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户等次级经济力量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西进以促进西部大开发对外资的利用。 第五部分 西部资本市场的发展 作为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及其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当然内容和标志,国家如此,区域亦然。但就一个区域而言,资本市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该区域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介入和利用的程度。长期来看,各区域能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和利用资本市场,要取决于各区域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不是政府的扶持。因此,本部分主张发展西部股票市场应当着眼于长远,重点从提高西部卜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改善其结构及市场形象,开发和培养上市公司后备军等方面,来提高西部上市公司的整体赢利能力,进而提高西部地区对股票市场参与和利用的程度。同时,还应努力抓住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良机,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促进西部企业的债券融资,以期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国未来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好处。 第六部分 货币金融政策的区域化调整 本部分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和障碍,也是中国货币金融政策进行区域化调整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根据。着眼于总量调节的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加剧了社会资金空间配置的失衡,进而扩大了区域间金融、经济发展的差距。为缩小这种差距,中央政府应当重视货币金融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实行地区差别化的货币金融政策。具体到西部大开发中,就是要对西部地区实行更加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引导金融资源向西部地区流动,促进西部金融发展,增强金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持作用,期间,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是西向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发挥作用所必不可少的,二者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第七部分 西部金融发展中的地方政府推动
杨彩丽[5]2012年在《二维视角下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聚集效应与选择约束》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稳健的财政基础为金融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金融格局重构的同时,也为我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区域金融问题也随之显得更为突出。区域金融是国家金融发展的支持和延伸,区域金融的合理布局不仅关系到区域内的金融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金融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区域金融已从无序的被动发展演变为有序的规划发展,但由于过程中,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等并不十分清晰,一些问题始终存在。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更明确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的提出预示着国家金融发展战略在区域层面上可能会有新的调整,同时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无论如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客观而准确的判断应是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制定的前提。在对已有文献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以空间经济学中的极化理论和主流经济学中的收敛理论为基础,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区际和区内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空间特征和发展演化进行研究,并借此提出国家整体金融布局和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共七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等作了说明,并对现代区域金融的相关研究作了梳理。第二章是问题的提出。论文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演进过程,然后对我国目前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作了评价。论文认为虽然现有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整体金融的发展,但国家层面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目标还不清晰,定位还不清楚,地方层面的金融规划内容高度雷同,导致一些区域金融发展问题始终存在。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是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共包括四章。第叁章以非均质空间为逻辑起点,利用极化理论分析了金融极化的机制和极化过程。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Moran指数和Esterban‐Ray指数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极化过程已经开始,但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极化程度和极化速度有所不同。第四章从时间维度进一步对区域金融极化的空间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在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直观判断的基础上,利用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从时期收敛和年度收敛两个方面考察了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特性以及金融开放对金融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收敛特征与金融极化的特征一致,金融开放对各区域的影响有所差异。第五章用聚类分析、DEA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论文认为东部地区总量聚集下的被动扩散刚开始显现,效率不聚集造成层级之间的主动扩散尚未形成。这导致东部地区内部金融发展呈现“马太效应”,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遇到了新的门槛,金融高级功能的发挥受阻,金融极核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需要尽快从总量聚集向效率聚集转变。第六章用多指标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特征及路径选择。论文认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特征是区域内没有显着的金融增长极,金融发展已经与东部形成较大的差距。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特色金融,尽快培育区域内的金融增长极,文章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是解决问题,即论文的第七章。该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1)将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拓展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维度;(2)以非均质空间为逻辑起点,明晰了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特征;(3)从区际和区内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细化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的层次;(4)提出东部地区从总量聚集向效率聚集转变,中西部地区尽快培育区域内金融增长极的差异化发展路径,突破了以往金融布局上均衡发展的思维。
黎翠梅[6]2009年在《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且有加速扩大的趋势,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要远远大于区域经济的差距。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认识农村资金资源区域非均衡配置状况及其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寻求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增长的农村财政金融改革对策与措施,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的难题。已有的关于农村资金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探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涉及从区域层面进行研究。基于此,论文选择从长期被忽视的区域层面对农村资金供给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协调区域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化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论文首先对经典的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由此在理论上形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基于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其一,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绝对规模要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相对规模反而大于东中部地区;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支农结构普遍不合理,资金配置效率普遍不高。其二,受长期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特殊定位的影响,农业政策性信贷规模主产区要远大于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但区域信贷结构雷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区域分布明显有悖于政策性金融逆市场配置的原则。其叁,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呈东中西递减分布;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组织化程度,民间借贷中有息借贷的比例、用于生产性用途的比例、采用抵押担保的比例均要高于欠发达地区。其四,省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都小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甚。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必然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论文在分析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利用面板数据、混合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影响。实证结论表明:其一,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规模的扩大仅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而资金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则主要抑制了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其可能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农村资金供给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的严重错位;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对叁大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均具有十分显着的负向影响,表明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已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增长。其二,农业政策性信贷仅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显着的推动作用,对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农业经济增长作用不显着,说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不考虑区域差异的功能定位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其叁,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叁大地区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民增收都没有产生预期中的促进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叁大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都是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民间借贷并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四,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经济塌陷且财政支农弱化的中部地区影响程度要低于东西部地区。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论文较系统地提出了促进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政策建议。鉴于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决定着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具体的政策措施,论文分析了我国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认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可分别选择市场导向型、政府适度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构建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议,即应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设计区域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主次搭配应体现差异;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引导方法均应体现区域差异;农村金融机构应提供并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区域差异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应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积极推动有利于农村资金形成的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吕德宏[7]2002年在《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是我国的弱势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金融结构单一,居民收入低下,生态环境恶化,但自然资源丰富。如何在西部建立现代金融结构,以更好的金融服务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增长,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金融结构的内涵及其各要素的功能,并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变迁的经验,在对我国西部金融结构历史演化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模式;论文接着具体论证了西部银行体系、西部金融市场体系、西部金融工具创新和西部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最后提出了西部金融结构重组所需要的区域金融政策。 根据西部金融结构演化的历史特点和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资金的现实,本文认为,西部金融结构的发展模式不应简单跟随东部模式或照搬国外模式,而应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实行金融跨越式发展战略,建立西部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模式。西部金融结构的重新组合,应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扶持下,对西部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各方面应齐头并进,不可偏废。西部区域金融结构应是国家金融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金融结构在地域上的简单“分立”。 本文由八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 导言 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并进行了总体评述;简介了西部地区的基本概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结构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中金融的作用、金融结构理论及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不断重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阐述了金融结构的含义与各要素的功能,主要是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功能。以上论述为全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主要思路。 第叁章 国外金融结构的实践与评价 本章主要对美国、德国、日本叁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实践进行了一般性描述,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11 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扶持政策和制度,总结了英美和日德两种金融结构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从金融结构角度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对我国的启示。 分析认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都处于快速重组当中,金融在经济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金融结构重组当中也充满着矛盾。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地区来说,金融结构重组的稳定性尤为重要。另外,金融结构不仅是本身的调整,而且必须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基础条件。 第四章 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演化及其发展模式 首先分析了金融结构在我国各地区分布不均衡的表现。1979年以来,我国金融结构开始重新调整,政府金融逐渐向市场金融过渡,金融系统的效率明显提高,金融机构趋向多元化,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在我国正在形成。但从金融结构调整的速度来看,西部地区要比东部地区慢很多,在东部金融结构多元化的同时,西部金融结构的特征仍然是国有金融垄断的色彩很浓,也就是说,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已呈非均衡发展态势,而且这种态势随着经济差距的拉大而扩大。相对东部而言,西部金融总量不足、结构单一。 为了快速促进西部金融结构的变革,文章提出了西部金融结构跨越式重组的模式,即西部金融结构选择市场开放型模式。文章认为,照搬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跟随东部金融结构变迁模式,对西部来说都不合适,面对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历史新机遇,西部地区只有跨越式发展,才能使西部金融业满足西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西部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的建立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并和国家其他地区一道与国际金融业接轨。因此,市场开放型金融结构的运作以市场为基础,以客户满意为服务目的,它不同于国有金融,也不是对金融结构的转型放任不管,它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在市场化的基础上有严格的约束和监管。 第五章 西部地区银行体系结构重组 银行在经济中的中介作用越来越突出,西部金融结构的重组首先应从西部的银行体系开始。本章对西部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政策性银行、区域股份制银行以及西部银行业开放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西部银行体系盈利能力低、资金紧张、风险大,经营无活力,管理制度落后。因此,首先应在国有银行中建立现代银行企业制度。其次,政策金融主要支持和改善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在西部大有作为。文章通过对政策性银行的定义、功能和支持领域的分析,认为西部作为我国的落后地区,应发挥政策性银行对西部的促进作用,健全政策性银行体系,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另外,在西部培育和发展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是发展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以外的银行机构,包括改革现存的城市商业银行和组建新的区域股份制银行,使他们在公平的环境下自主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建立区域股份制银行的必要性、现状,以及西部发展区域股份制银行的对策。最后,在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中,外资(包括中外合资)银行的分布?
杨莉[8]2010年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西部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决定性时代课题。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在1978年做出发展西部的重大战略部署,希望能提高西部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使中国的经济进入一个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但要想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就必须要有一个包括科技、教育、财政、金融等各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在这个支持体系中,金融支持作用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分析西部金融发展状况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健康快速发展,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如何在地区经济大开发中提供稳定、持续、有效的金融支持,都应当成为各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努力探寻西部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有效路径。本文针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且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和金融现状进行整体概括分析,从而探讨西部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1980-2007年西部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及银行、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的相关数据,采用ADF检验、E-G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ECM)和Granger因果检验做出实证分析,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找出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困难和受限并最终导致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国内外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具有西部特色的和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匹配的西部金融发展之路和促进整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策略。根据相关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可得出我国西部地区基本都处于欠发达状态,金融发展处于底浅层次发展状态,这种浅层发展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国家对西部金融支持政策作用的发挥、抑制了西部地区资本的形成,大大降低了西部金融经济的运行效率,从而制约了西部开发及西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因此,有必要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的形成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强西部金融发展的推进力量,走通过区域金融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道路。在最后本论文提出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金融支持的重要领域和具体路径,在概括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任务以及当今金融创新的趋势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应分步走的策略,并建设性根据地方特色提出在西部建立以金融控股公司为基础的金融中心来促进西部经济的增长。
牛晓冬[9]2017年在《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新一轮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初步形成了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另外,初步探索出金融服务的“城带乡”和农村金融供给的“东补西”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5年初,全国共发起设立村镇银行1233家,其中处于西部地区的村镇银行有322家,处于中部地区的村镇银行有339家,处于东部地区的村镇银行有492家;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和贷款公司14家,综合起来共设立发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29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累计各项贷款489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137亿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2412亿元,两项总和占贷款总额的92.91%,中西部贷款农户数占到全部贷款农户数的70%以上。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目在西部地区不断增加,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创新,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得以优化,农村地区初步形成多元化、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可以有效降低农村地区农户信贷配给,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政策的认知情况,贷款意愿、行为和服务满意度如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之后,是否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水平,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进而促进农户福利水平的提升?这些都是现阶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检验和解答的问题,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陕西和宁夏的农户数据,分别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果。第一,对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寻求本研究的切入点;设计理论分析框架,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回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清楚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并分析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叁,采用HLM模型,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与农户的信贷配给(成本和风险配给、完全数量配给、部分数量配给)和信贷可得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是否有效降低了农户的信贷配给(成本和风险配给、完全数量配给、部分数量配给)、提高了农户信贷可得性。第四,分别采用Ordered LogitModel和Poisson Hurdle Model,分析农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意愿、信贷可得性、信贷额度及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参与情况及对贷款服务的满意度。第五,首先采用multivariateprobitmodel分析农户不同农村金融机构融资选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其次采用treatmenteffectsmodel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差异,最后采用quantiletreatmenteffectmodel,进一步估计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福利的分位数影响。第六,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结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对农户的完全数量信贷配给的影响显着为负,说明新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会降低其覆盖区域农户完全数量信贷配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对农户的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显着为正,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会提高其覆盖区域农户信贷可得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对农户的成本和风险信贷配给以及部分数量信贷配给影响不显着,说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并不能改善其覆盖区域农户由于交易成本和风险担心而产生的未申请贷款的情况,也不能改善覆盖区域农户信贷额度满意度。(2)通过采用orderedlogitmodel和poissonhurdlemodel,分析农户从新机构的信贷意愿、信贷可得性、信贷额度及服务满意度发现,农户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意愿较强,表示愿意借贷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72.06%;且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服务满意度评价较好,表示满意的农户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农户的92.76%,但是真正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农户较少,仅占样本农户的22.42%,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额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户性别、经营类型、农户所拥有的总资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政策的了解度、农户的贷款需求、区域金融机构的信誉和服务态度是影响农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户所拥有耕地面积和总资产、贷款经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了解度、所在区域金融机构服务态度对农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有显着的影响。(3)农户对不同融资渠道的选择存在明显偏好,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户融资的主要选择渠道;农户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具有强烈的替代效应,而对农户民间融资的选择具有强烈的互补效应,农户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民间融资的选择也存在强烈的互补效应。(4)不论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还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其对农户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农业收入、年人均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生产性支出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农户融资参与显着改善了农户的福利水平;虽然农户的融资行为提升了其福利水平,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的福利效应小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的福利效应。(5)不论是农户家庭年人均收入、农业收入、非农收入,还是农户家庭年人均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生产性支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农户福利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不断降低,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对低福利水平农户的福利效应影响较大,其中各组中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率依次为3.26倍、2.34倍、4.64倍、1.33倍、2.2倍和6.98倍,其中以农户生产性支出绝对影响的波动范围较大,以农户家庭年人均支出绝对影响的波动范围最小。
马长有[10]2005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
[2]. 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D]. 阿拉腾高娃. 厦门大学. 2001
[3]. 金融生态圈构建及内外部作用机理研究[D]. 宋燕子. 河海大学. 2007
[4]. 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发展[D]. 谢丽霜. 中央民族大学. 2003
[5]. 二维视角下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聚集效应与选择约束[D]. 杨彩丽. 南开大学. 2012
[6]. 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黎翠梅. 中南大学. 2009
[7]. 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D]. 吕德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8].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杨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9].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研究[D]. 牛晓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10].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
标签:金融论文; 金融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