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突出问题完善考试招生制度_高考论文

解决突出问题完善考试招生制度_高考论文

解决突出问题,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突出问题论文,制度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为了深入阐述和解读这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新闻办于9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刘利民,部长助理林惠青介绍了《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并就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做出回应。

       着力完善规则 确保公平公正

       问:我们国家在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率是存在差异的,尤其是人口大省对此有意见,社会上也非常关注,这次改革方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杜玉波: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区域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年来,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缩小这一差距,已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76%,最低省份录取率达到70%,两者的差距由2007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到6个百分点。

       为了进一步缩小差距,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这次改革将采取3项举措。第一,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在编制国家计划时,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并督促高校严格执行国家招生计划。第二,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这项计划已于2008年开始实施,2014年度达20万人,这几年下来,相当于在中西部建设了80所万人高校。下一步还要继续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第三,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要求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调出的指标主要用于中西部及入学机会偏低的地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力争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4个百分点以内。

       问: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这次改革是否有新举措?

       杜玉波:关于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问题,201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文件,各地都在积极落实,今年已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各地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的特大型城市,要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和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完善政策,抓好细化与落实工作,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够在当地参加高考。

       问:近年来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难,引发了社会上“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对此这次改革有何具体措施?

       杜玉波: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问题,确实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增加农村学生上大学特别是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从目前录取情况看,农村学生考上大学的比例,包括本、专科学校,与城市学生大体相当。但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种因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

       这次改革将采取两项倾斜政策:第一项是,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从2012年启动,到今年已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份的832个贫困县,今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11.4%。第二项是,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

       希望通过以上举措,不仅要让优秀的农村孩子有大学上,还要上好大学,力争到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明显增加,形成长效机制,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问:今年河南、辽宁出现了体育特长生违规加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请问新方案将如何规范高考加分问题?

       杜玉波:考试加分,现在社会高度关注。实行考试加分,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类是鼓励性加分,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一类是补偿性加分,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给予扶持。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资格造假等问题,影响了公平公正,群众意见很大。

       这次改革,是给考试加分做“减法”,总的原则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学生特长可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第二,重点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本地所属高校在当地招生。第三,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降低过高的分值。第四,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

       我想强调的是,要严厉打击加分造假。凡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一经发现,实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资格和高考报名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根据《实施意见》,今年年底前,国家将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文件,我们按照新的文件严格执行。

       问: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政策正在推行,减少特长招生和取消共建生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成效,请问这次改革又有哪些新措施?

       刘利民:免试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确定的原则,教育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义务教育法》已有规定,但是今年还要强调指出,要全面完善义务教育的招生办法。

       总的考虑是:第一,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办学水平方面的差距。第二,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特别是要抓好19个重点大城市的相关工作。我们最近重点抓热点学校、抓核心环节、抓关键时段,巩固当前成果,要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稳定有序的招生入学秩序。第三,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的对口招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高基础教育的治理水平。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部署,继续深化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一是规范入学,阳光招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监督;二是多措并举,配套实施,缩小学校办学差距,打牢招生工作基础;三是强化责任,加强协调,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招生工作机制;四是要加大查处力度,绝不姑息迁就,充分发挥惩戒的警示作用。

       问:社会上担心自主招生成了“小高考”,也担心自主招生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这次改革针对自主招生有没有新举措?

       杜玉波:自主招生是为了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偏才怪才”,这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2003年开始启动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人数的5%,2013年录取2.5万名左右。总的看,这项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次下决心进行调整。总的考虑是要严格控制规模,完善招生程序,确保公开透明,克服“掐尖”、“小高考”等弊端。

       这次改革,主要明确5项措施: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四是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五是从2015年起将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教育部将尽快制定相关文件,各试点高校也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问:今年河南出现了高考替考事件,这次改革将从哪些方面加强管理,切实维护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

       杜玉波:公平公正是考试招生的生命线,也是底线。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全力维护考试秩序,严厉查处、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这次改革加大了3方面的力度:一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全程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二是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强化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诚信制度和教育考试招生法律法规;三是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对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一起,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包括媒体积极参与、共同监督,使考试招生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进行。

       体现科学高效 提高选拔水平

       问:我们注意到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强调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会不会加重?

       刘利民:在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其中一个依据是依据统一考试成绩,再就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次改革我们强化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主要是为引导学生认真地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也是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至于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次改革我们是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第一,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第二,记录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可以扬长避短。如果你学的东西是你感兴趣的,你不会感觉到有负担。所以,我们想给学生这样的选择权。第三,每门课程学完即考,我们称之为“一门一清”。同时我们鼓励为学生提供每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可以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

       问:我们注意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由过去的百分制变成了现在的等级制,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可信度?

       刘利民:为了增强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威性,确保成绩可信、可用,我们要求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这就保证了它的权威性。一是省级专业命题机构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二是考试是在高考标准化的考场里进行,确保考试的安全;三是统一阅卷程序、统一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

       问:长期以来高考招生只看学生的成绩,但这次改革提出了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利民:这次改革提出要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升学的参考,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试成绩有局限性,成绩只能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不能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他的全面发展情况。二是人才选拔标准应具有全面性。这次我们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选拔人才,方式应当说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统一。

       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非常重要,但实话实说,在操作过程中也是个难题。为此,我们这次改革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一是在考查的内容上,看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重点看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要综合考查。二是从考查方式上,重点看学生成长过程中能够集中反映综合素质的一些具体活动和相关的事实。比如说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这些情况都可以记录进去,这是从某个侧面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了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改革着力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要如实记录;第二,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要阳光、透明,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第三,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监督;第四,对于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罚。通过这些制度的设计,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

       问:实施分类考试后,上高职院校有哪些新渠道,是否将来不需要参加统一高考了?

       林蕙青:加快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分类考试,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34.5%,全国共有近2500所高等学校,其中高职院校1300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选拔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减轻高考的备考负担。

       关于这项改革,近些年已经有一些省市开展了改革试点,在试点基础上要加大改革的推进力度。具体的改革举措有几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方式、内容、时间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考生如果参加了分类考试,并且已经被确定录取之后,可以不参加高考。第二,明确了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院校毕业生参加考试的方式。中职院校毕业生报考高职,参加由省(市)或者学校组织的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部分的考查就使用其高中学业考试的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第三,考虑到考生的心理和一些需求,我们继续保留考生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到2017年成为主渠道。

       问: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是如何考虑的?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没有时间表?

       杜玉波:高考改革十分重要,也非常复杂。这次改革,我们将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先行试点。这次试点主要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这种探索的目的就是想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作用,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分散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校科学选才。

       按照目前的安排,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两省市的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

标签:;  ;  ;  ;  ;  ;  ;  ;  

解决突出问题完善考试招生制度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