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_可持续发展论文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_可持续发展论文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视角论文,沿海地区论文,地理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07-12-10

文章编号:1004-9479(2008)01-0001-08中国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自从《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以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科学,目前正朝着在数量化和理论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理论与应用并举的方向发展[1],通过对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和地球信息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沿海地区是人类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作为反映人海交互作用力最明显的典型区域,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2]。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地理学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在理论模型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1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

1.1人地(海)关系及其优化研究

地理学被公认是一门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3]。现代人地关系问题,是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现代人地关系问题即是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和发展(development)的问题,即PRED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的本质就是协调PRED问题[4]。现代地理学正致力于通过对人地关系的研究,认识和寻求人地关系的整体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力图协调PRED问题,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保持人地关系系统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研究的目标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人地关系系统的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由于沿海地区是反映人海交互作用力最明显的典型区域,因此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还包括人海关系,人海关系研究的目标是协调人口、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发展的问题,使得人海之间和谐共处[5]。综合目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地理学者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6-7];(2)人地系统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潜力估算研究[8];(3)人地相互作用机理、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以及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研究[9];(4)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10-11];(5)特定地域的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与未来演变趋势研究[12];(6)人地关系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13-14]。在研究方法上,地理学者采用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综合集成的方法,不仅包括综合因素地域分析法,还包括数理统计、遥感、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使研究向推理逻辑化、体系严密化、理论模式化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的协调,无论是宏观的战略思想和对策,还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都涉及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与优化调控等根本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等问题日益引起人类的重视,人地关系的调控成为人类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和实践方向。陈传康、牛文元等[15]提出了人地关系优化的概念。毛汉英[16]认为,由于人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要素间存在“反馈机制”,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人地系统的调控点,通过模型技术在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寻求一种理想的组合状态。蔡运龙[17]认为持续发展是人地系统优化的一条新的思路,人地系统优化的途径是把人类需求控制在自然系统的承载力之内,使自然资源的再生产社会化,以市场机制化解资源的供需矛盾。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人地关系优化的目的是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针对不同地域上不同结构与矛盾的人地关系,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的不协调因素进行调控。

1.2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与差异性研究

地理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总是针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言,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区域性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本质特性[18]。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区域性的研究,即在空间单元这种形式上的研究,而区域性在空间单元这一概念的界定下,要么是不同规模级别的区域,要么是同一规模级别的不同区域,要么是区域核心与区域边缘的关系。区域差异性是区域的本质特性,各区域由于发展的禀赋条件与历史基础不同,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内涵也不一样,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也存在差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因此,研究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区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空间差异与不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地理学正是基于对不同尺度范围的地区内部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以及区际关系的研究,通过区域单元综合分析环境要素和资源匹配,进而探讨更高层次的人地关系问题,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得出必要的论据和结论。在吸收和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地理学也在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规律,构建立足区域层面和区域特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和体系[19-20]。

地理学者对可持续发展区域性与差异性的研究,是针对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通过设计符合区域自身特点的评价指标来反映,选择科学的评判指标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正确合理评价的关键环节。1996年毛汉英[21]在充分考虑了影响区域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尤其对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设计了包含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一级、15个二级和90个三级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牛文元等[22]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套包括5个支持系统、16个系统状态、47个变量指数、249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用于描述和衡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在《报告》后续章节中,采用统计指标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对从指数层以上的各指标体系层次进行了定量化,并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定量结果,为我国在宏观上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指标。陆大道、刘毅等[23]在《1999年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中,根据1997-1998年中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与政策、国际环境的条件与基础,设计了一套用于量化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能力4大类、共27项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该套指标体系的4个大类,分别代表了区域发展的中“人”子系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地”子系统(资源环境),具有典型的地理学研究特点。方创琳[24]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角度,从1000多个指标构成的原始规划指标体系方案中,经过筛选和系统综合,最后形成了由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资源与环境发展指标共3个二级层次、10个三级层次、100多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在进行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测度与定量化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意义。在具体案例研究上,地理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体现了区域性与差异性特点。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部空间差异的同时,也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即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变化格局。王茂军[25]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省级行政单位为分析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子结构模型,探讨了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2000年王黎明等[26]曾就如何对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做过探讨。结合地域特征,把沿海12个省区划分为五个类型区,对各类型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顾朝林[27]、段学军[28]、韦善豪[29]等也对我国沿海不同尺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与探讨。

1.3 (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形成能够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30]。但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点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低层次,这极不利于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与布局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布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产业结构与布局问题历来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地理学者在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过程中,已经非常重视从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角度来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中以对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尤为突出。地理学者对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开始较早,至今为止研究地也较为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整体分析入手,研究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基本演变机制、规律及特点。如曹忠祥[31]从区域视角,在海洋经济的实质及其区域经济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揭示了区域海洋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进的基本规律;于永海[32]对区域海洋产业布局合理性内涵、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布局间的矛盾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张耀光[33]对我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机制、特点进行了研究。(2)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主要海洋产业如海洋水产业、滨海旅游业、港口与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情况,或某一具体沿海区域(大至省小至县)的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情况。如韩增林等[34]对我国海洋产业的空间差距变动与集聚程度进行了研究。(3)海洋整体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价值、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等方面,如杨荫凯[35]对我国未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1.4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承载力研究已成为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承载力研究逐步扩展到包括土地、水、能源等在内的主要自然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以及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等方面,理论与方法也日臻完善。地理学者在水、土地、森林、海洋资源等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现状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对策等多角度的研究。毛汉英等[36]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法,将该区土地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朱一中等[37]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惠泱河等[38]探讨了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综合环境承载力研究和环境要素(包括土地、水环境、大气环境、旅游环境等)承载力研究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概念与量化研究方法[39-40],高吉喜对生态承载力理论进行了探讨[41]。地理学者还尝试进行以区域资源、环境等要素综合体为对象的区域承载力研究,王学军[42]提出了“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牛文元等[22]将区域承载力研究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构建了评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毛汉英等[43]采用空间状态法对环渤海区域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同时,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承载力等相关研究也在逐渐深化[44-46],个别地理学者开始涉及海域承载力问题[47]。

除此之外,地理学者还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研究。余春祥[11]认为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经济的持续发展,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资源、环境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资源和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且是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刚性约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韩增林等[48]认为沿海地区的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必定以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源以及排放一定的污染物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所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必须限定在资源储量(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再生周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获取周期)以及环境容量的限值以内。

1.5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其核心是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特征、指标体系、发展规划思路与方向、基本框架、具体目标及步骤等,取得了许多丰富研究成果。地理学者在对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人工地貌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除加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外,地理学者多是从人地关系入手,更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空间结构及其系统演化等问题。张俊军等[49]综述了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内涵、资源、环境、社会和形态,以及综合评价,阐述了其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顾朝林[50]在分析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向。许学强等[5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过程,基于此认识涉及了包含环境可持续指数、经济可持续指数和社会可持续指数3层一级指标、20个半概括化的二级指标、48个基础类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目前地理学者普遍使用集聚与扩散的地理学思想来阐释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和演化机制。谢永琴[52]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角度,着重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及演化的各种结果,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结构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技术发展、社会因素、人为干预4种动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有规律地演绎的。张新生[53]等从城市系统演变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时空复合的反馈、调控过程,其内涵具有空间性、时序性、约束性、区域性和反馈与调控性,并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北海城市空间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可持续发展方案。

2 地理学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贡献

2.1 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学科,但从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本意出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稳定的人类生态系统,其相互关系就是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吴传均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3]。虽然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强调得更多的是发展,人地关系协调论与可持续发展还有差异。但事实上,只有人地关系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现代地理学正致力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全力协助解决经济活动引起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即人地关系的协调。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以地理学理论为依据,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地理学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2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方法支撑

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囊括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不同要素。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探索人地复杂巨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有效地控制和规划其发展模式。显然,这是一个地理学问题。地理学具有综合研究的学科优势,在地理学方面被广泛应用的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的产物,它能够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学科综合、大型区域问题的解决等提供强有力的方法支持,甚至是提出全新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涉及丰富的信息、大量的数据和各系统间的动态变化及其响应,把各种信息数据从定量、动态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集成,必然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地理学者对地理综合体、地理过程及不同地域获得多层次、多时相等各种信息数据,精确定量地阐明地理现象和过程,能够监测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方法支撑。

2.3 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地理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总是针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言,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因为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和阶段应有不同的指标体系,对于发展中地区来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重点仍是“发展”,同时兼顾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指标体系中,经济指标应放在首位,兼顾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指标;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持续”,强调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故在指标体系中,涉及的资源、环境指标多,权重也大[54]。地理学者正是从人地关系出发,构建了能够分别代表了区域发展的中“人”子系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地”子系统(资源环境),并依据区域差异特点赋予不同权重,具有典型的地理学研究特点,完善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一方面,可持续发展为地理科学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能力、扩展了研究领域,而且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另一方面,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题的必然联系,确立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地理学也在理论与方法支撑上,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普及与全球化大趋势下,知识经济,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提高了信息流动的速度。信息的流动使人流、物流的方向、结构和效率发生了变化,使人地系统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为地理学人地系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地系统具有新的地域分异特征和空间组织结构(集聚与辐散)特征,经济全球化同样会对人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传统的生产地域分工体系将重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向也会改变,使人地系统演进的方式和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地理学在今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应该在已掌握的人地关系基础上,适应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需要,加强地理综合集成研究,包括区域中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研究、多空间尺度的综合研究、空间区域上多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关系的耦合研究、区域内和区际间相互联系的关系研究等。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尤其是地理信息获取的遥感、遥测技术,物质、能量、信息的测试和分析技术,模拟与实验技术,信息计算与处理技术研究等,以便科学、深刻地揭示地理规律,提高地理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地理科学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效益。

标签:;  ;  ;  ;  ;  ;  ;  ;  ;  ;  ;  ;  ;  ;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