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中的效果论文_李申丽1, 张红霞1 李玲利2通讯作者,宋博1 魏琳1

李申丽1 张红霞1 李玲利2通讯作者 宋博1 魏琳1 任毓婷1 田婷婷1

(1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新疆 83400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低的情况,运用品管圈手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由81.2%增长至94%。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到手术器械包组配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减少了手术护理风险,降低了器械包使用的成本支出,最大限度保障了手术安全。

关键词 品管圈 手术器械包 组配符合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matching ra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package

Li Shenli 1 Zhang Hongxia1 Li Ling li 2 * Song bo 1 Wei Lin1 Ren yu Ting1 Tian Tingting1

(1 Karamay people's Hospital, Xinjiang 834000; 2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improving the matching ra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Methods: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was set up. In view of the low matching ra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 packag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taken and implemented by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echnique.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package increased from 81.2% to 94%.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method in the allocation of surgical instrument packages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mproved the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reduced the risk of surgical nursing, reduced the cost and expenditure of the use of instrument packages, and maximized the safety of surgery.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urgical instruments package??Group matching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援疆专家的引入和医联体单位的建立,手术室的新术种、新器械不断增多,对手术器械的要求增加,手术器械的组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优化组配手术器械包在手术室工作中尤为必要[1]。2016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手术室开展了提高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我院手术室2016年12月12日-2017年1月1日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手术需求情况,由值班护士对组配不符合的器械包进行登记,采用普查方式了解手术器械包组配不符合的原因和比率。共调查手术器械包186个,手术器械包组配不符合35个为改善前组,2017年5月1日-5月14日共调查手术器械包201个,手术器械包组配不符合12个为改善后组。

1.2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我科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由7名护士组成品管圈,选出圈长一名由高年资护师担任,设辅导员一名由护士长担任,圈员平均年龄30.14岁。圈名为手护圈,圈意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服务于患者守护生命。

1.2.2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4个待选的主题,结合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采用优先次序矩阵法中的共识标准法[2],对评价指标各项的相对权重进行评分,采用5分、3分、1分的评价方法,最终选取最高分“提高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为本次的活动主题。选题理由:对手术器械进行优化组配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降低器械包的使用成本支出,提高医护满意度[3],保证手术安全。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组配符合手术及手术医生需求的器械包数量/查检器械包总数×100%。品管圈活动实施日期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

1.2.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016年12月12日-2017年1月1日用两周时间对手术室巡回护士发放查检表,登记器械包总数以及出现组配不符合的器械包和缺陷的类型。共查检器械包186个,手术器械包组配不符合35个,组配符合率81.2%。分析查检结果,主要存在器械数量不足、器械种类不全、器械规格缺失、套组器械不匹配、器械陈旧5个方面缺陷。根据收集数据绘制柏拉图,依照柏拉图的80/20原则,器械数量不足和器械种类不全确定为改善重点。

1.2.4目标设定 依据圈能力得分(80%)、现状情况(81.2%)、改善重点(82.9%)等数据,将目标值设定为90.6%,即改善后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为90.6%,具体公式如下:目标值=现况值+(标准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1.2%+(100%-81.2%)×82.9%×60%=90.6%。参照文献[4,5],结合圈能力,经团共识自我挑战将92%设定为目标值.

1.2.5解析 圈员们运用脑力激荡发从人、机、物、法、环5个方面采用鱼骨图对手术器械组配不符合进行分析,分别对确定的两个改善重点查找原因,具体鱼骨图如图1、图2所示。针对本次活动重点改善对象,小组运用现场调查、要因分析等QC手法进行真因验证,最终确定影响器械包组配符合率的真因为①缺少有效沟通机制②器械组配流程不完善③器械分类不清④器械管理方式不合理⑤科室之间缺少沟通。

图1 手术器械数量不够的鱼骨图分析

1.2.6对策拟定及实施

1.2.6.1 建立手术室-供应室-临床科室三位一体沟通模式 手术室护士只根据手术清单进行器械组配,科室之间缺乏协作。手术室、手术科室和供应室缺少沟通,至手术器械组配不符。为减少手术器械组配不符制定了以下措施①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当面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手术器械组配需求确定手术器械组配方案。②对于有特殊器械需求告知医生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并于手术日晨交接班时做重点交班。③利用图谱与外请专家沟通确定手术器械组配。④建立《手供器械交接反馈记录本》对手术器械清点保养过程中发现的器械耗损、规格不符等问题向科室反馈,科室予以及时补充改进。

1.2.6.2手术器械包组配精细化管理:手术器械包无图谱,器械组配零散,分类不清与手术医生沟通不畅,导致术中器械临时组配。由于器械数量大,小件器械多,手、供护士清点卡核对为手工填写,为了不影响手术器械交接和组配制定以下措施。①制作手术器械图谱[6] ,以图配文字说明器械规格和种类。②制作可重复使用的器械清点卡,卡片为机器打印,字迹清晰可反复使用,便于清点核对。③指定高年资护士专职管理器械包,对手术器械分科分类包装管理。④使用“蓝底白字”醒目标识,做器械包标识,达到视觉效应。⑤.建立《手术室、手术科室、供应室四级响应管理构架—器械组配管理》,应对科室手术量的变化。

1.2.6.3修订手术器械组配工作流程 按照完善的流程工作才能逐步提高手术器械包的组配符合率。制定对策内容:①针对术前手术室护士和医生缺少面对面沟通,完善疑难、危重手术及专家手术器械组配工作的流程。②完善急诊手术时,值班人员与手术科室医生联系手术器械包组配的流程。③完善手术室和供应室护士器械交接工作流程。

2结果:

2.1 改善前后器械包组配符合率比较

经过一系列品管圈的对策实施,改善后组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高于改善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改善前后总灭菌成本效益

我科针对手术器械包灭菌成本,根据器械包大、中、小分别计算为12、8、4元,两组各手术类型均为10例,通过计算汇总改善后总灭菌成本明显少于改善前。见表3.

2.4目标达成进步率 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18.5%,进步率为15.7%。

2.5 无形成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出创新的概念,提高了工作自信心,增强了荣誉感和满足感[7]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解决问题能力一项得分最低,开展本期活动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明显,责任感、和谐程度普遍增强,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让圈员们学到了相关知识。

3.讨论

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而在手术室器械组配中常出现各种各样问题,进而影响到医疗效果,并形成一定的医疗隐患,最终影响患者生命安全[8]。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中通过对科室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和圈外专家团对主题进行时效性评估,一致认为提高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尤为重要。目标设定参照《手术器械识别与优化组配》作为参照目标,具有合理性。圈员们学会了制作流程图和柏拉图,引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对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全体圈员积极参与,进行对策实施,对器械包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科室、手术科室和供应室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完善了手术器械组配工作流程。

综上所述将品管圈应用于提高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中,通过基层人员共同分析、拟定对策从而解决问题,改变了以往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管理模式[9].通过本次圈活动提高了器械组配符合率、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器械包使用的成本。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对器械组配的专科归类不够明确,需不断完善。为了巩固我们的成绩,开展品管圈所施行的方法已列入我科的工作常规,并依据PDCA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经过效果持续追踪,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效果维持良好。

参考文献

[1] 何丽,董薪,许多朵。手术器械识别与优化组配,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1

[2] 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3] 邵亦琪,叶琳,周慧洁,等。手术室优化组合专科器械包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2016,7(14):69.

[4] 李春梅,郑剑波.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9:60.

[5] 付秀荣,张彩虹,等.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器械准备缺陷率的效果[J] .全科护理,2016,12(35):3743.

[6] 卢红玲,周世乐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手术器械包配置缺陷率中的应用[J]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98。

[7] 于文君,吴明琴,万美萍。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8,9(16):25

[8] 洪花,窦红梅。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室器械闲置率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0(1):102-106

[9]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论文作者:李申丽1, 张红霞1 李玲利2通讯作者,宋博1 魏琳1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器械包组配符合率中的效果论文_李申丽1, 张红霞1 李玲利2通讯作者,宋博1 魏琳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