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与责任。
十八年前,师范毕业的我怀着对教师职业特别崇敬的心情,踏上了从教之路。初为人师,我深知自己的不足,勤奋学习业务理论,虚心与同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很快便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但我仍是不断进取,总结自己、学习先进,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经常加班加点为学困生辅导。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叶圣陶这样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对待孩子,我就像对待田间禾苗一样认真,对学生总是充满爱心。“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
从教的第一年,我班里有个叫张浩的男生,是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孩子,这给他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听着家长一遍遍地说“拜托、拜托”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为他面对面的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弄懂一道数学题,我连说再比划,再不成就在稿纸上写出解题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步骤,常常为一道题讲得口干舌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慢慢的,我们之间有了特殊的交流方式,纸上交流,他把不会的问题写在纸上,我为他进行解答,每次做完作业或试卷,我都会把他出错的题梳理一遍,耐心的将解题思路写在他的本子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张浩同学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最让我惊喜的是,期末考试,他的数学成绩进入了全班前五名,当他用发音不标准的声音对我说“老师,谢谢”的时候,我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平凡中的伟大”是什么含义,我懂得了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叫老师的责任。
今年,我任四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爱学生是天职,是师德。不仅要有爱,而且要会爱。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一个班级不可能都是优等生,还有后进生,对后进生不但要关心爱护,更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所以,对他们我给予了更多的关爱,给他们温暖,给他们力量。
开学一个星期了,班上李华同学从没交过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找她谈过两次,不见效;跟前任老师打听,说是这孩子一向如此。无奈之下,我决定放学后把她留下来做作业。虽然作业不多,也有我在旁辅导,她还是到天快黑的时候才把作业做好。问清她家离学校不远,我让她赶紧回去。可她却在路边磨磨蹭蹭,一点儿也不急着回家,本想训斥她一顿,转念一想:天太晚了,要是在路上磕了碰了怎么办?还是送她回去吧。路上,我们边走边聊,在和她的对话中我了解到,她的爸爸妈妈在村里做点小买卖,虽然规模不大,但每天还是很忙,根本无暇管她的学习,再加上她活泼好动,自觉性差,长此以往,养成了她不做作业的坏习惯。第二天,由于学校开会,我没有单独把她留下来辅导作业,可是在第三天早上,我意外地在一大堆作业中看到了她的本子,虽然错得厉害,但每一题都做了,我乘机在班上表扬了她。整整两个星期,她每天都交作业,而且质量越来越高,我既高兴又困惑:是什么原因使她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孩子的话让我感慨万千:你爱孩子,孩子会回报你更多的爱。
“爱的阳光要播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与老师进行心灵沟通的小本子,学生不好意思当面给老师提意见,就写在沟通本上;老师当面批评怕学生接受不了,就把希望学生改正的地方以激励性的语言写在本子上。这样,爱的阳光和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总是笼罩在班级里,以最好的方式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位学生的心坎里。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对待他们,我们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苛刻。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激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我相信,只要言传身教,就算是再不听话的孩子也会对你信任有加。爱心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同时教育学生成才的责任心也应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教师的工作在我心里更加清晰——她是爱与责任同行的事业。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的、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工作。我决心用自己的责任心和爱心去点燃红烛事业,继续奋斗添佳绩,再创辉煌上征程,让爱与责任与我同行。
论文作者:林炳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责任论文; 师德论文; 《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