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变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传统的变电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力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电力系统实际输送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变电水平进行有效地运维管理,并结合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标准,认真分析电力系统的供电情况,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管控手段,确保电力系统相关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维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1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电力企业也从生产型模式转型成为生产经营型模式。在转型过程中,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仍然没有改变,是维持电网持久、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一环。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就必须保证电网源源不断地将各地发电厂电能传输给用户使用。因此,变电运维工作者不断思考和实践,采取很多措施改进工作流程,加大安全管理的投入,及时有效地发现电力系统中变电设备出现的各类故障,加强变电站设备的维护。目前,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正在逐步建设替代原有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运维工作由长期驻站值班转变为运维站模式,逐步尝试“2+N”工作模式开展日常运维工作,所以,实施传统的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变电站设备运维工作的需求,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问题
为采取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设备维护措施,需要对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明确,这样才能保证其效果。下面就针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2.1运行安全管理不完善
安全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过程中,运行安全问题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运行安全问题一旦产生,所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其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在运行安全管理的时候,责任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安全管理没有深化到工作细节中,无法对运行安全隐患快速响应,及时发现和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运行安全管理问题的产生;多数工作人员对设备运维工作理解偏差,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将简单的作业流程及体系变的复杂化,对复杂作业流程存在的危险点了解不清,没有做好对应的安全措施,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电力企业对各项工作责任没有进行详细的明确,没有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实处,一旦出现运行安全问题,易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问题不仅能得到解决,还会导致其它安全问题的产生。
2.2维护模式单一不完善
其实,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时候,一般都是根据相应的维护模式,对运行设备进行了解和维护,针对一些老化的运行设备进行更换。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频率经常出现较高或者较低的现象,导致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效果不理想。随着电力系统功能的更新,变电设备不断更换,若是沿用传统的维护模式,不仅维护效果得不到提升,一些故障隐患也无法察觉,严重影响了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
2.3监督力度不够完善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离不开监督系统的控制。但是,在一些现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设置良好的监督机制,导致监督管理不够完善,无法对管理漏洞、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等方面及时发现和督促解决。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法给予基础性的保证。
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变电站值班管理和设备改造工作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首先要加强值班管理,建立完善的值班管理制度。将值班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提高变电站突发信号应急处理效率,才能保证变电站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行。值班人员在值班过程中,应当对变电站运行情况做详细梳理,熟知各类设备的操作步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变电站设备台账、运行规程、安全工器具检查等方面采取责任制管理,将值班人员分组管理多个变电站的常用资料、维护记录等,避免在后期设备维护和操作时发生问题而找不到相关责任人。同时,对于值班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设备故障,需要及时上报处理,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除了要加强值班管理外,还需要完善设备的改造和现场扩建管理工作。随着电力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电力系统新技术的应用,电力设备的改造和扩建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会伴随着很多问题的发生,目前变电站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已经实现了集中管理、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的新模式。变电运维人员会同时管理多个变电站,这就容易出现对设备改造、扩建现场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3.2落实变电系统的分析制度
为了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变电系统分析制度,详细记录变电运行情况,做到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对于类似的问题还需要进行专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变电站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且要认真分析,及时发现变电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规避风险。
3.3模拟演练突发事件
为了能够提升安全水平,运维管理部门需要定期模拟演练突发事件,增强运维人员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并且通过模拟演练还能够使运维人员认识在运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模拟演练时,不要事先通知工作人员,这样可以使演练更加真实,能够达到演练的目的和效果,在演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态度以及处于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针对工作人员具体情况,加强日常的培训和管理,进而提升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水平。
4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维护措施
4.1优化维护模式
在电力系统设备维护时,工作人员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展开,这样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弊端,无法照顾到每一个设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模式进行优化,一是需要基于常规维护检查模式进行制度改进;二是需要根据设备型号、参数等方面不同,有针对性开展维护工作;三是需要根据设备的更新变化情况,调整设备维护项目、巡视检查频次以及试验周期,在设备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提高设备运维质量。
4.2做好质量检查工作
做好质量检查工作可以有效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效果。那么,在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的时候,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且做好相应的检查评价机制;其次,根据检查评价机制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找出设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解决其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最后,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这样做主要是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性能。
4.3做好设备维护记录
在维护电力系统设备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维护过程以及维护中产生的情况和数据进行详细地记录,尤其记录设备故障隐患,并且将记录及时上报运维管理部门。运维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维护记录做出决策协调电网调控中心调整相关变电站运行方式,快速组织检修人员检查电力设备,以此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使电力系统设备维护效果得到提升。
5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需要在安全管控措施、变电站设备维护模式方面寻找到一种加快自身发展、适应电网建设需求的新方法。而在新时期,怎样更科学、高效地维护变电站电力设备持续安全运行,需要每一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和维护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思考与付出。
参考文献
[1]黄沼.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87~188.
[2]朱晓波.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22):96~97.
[3]刘军,崔海鹏.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分析[J].环球市场,2016(21):107.
论文作者:杨 磊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模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