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探析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方法:择取我院45例综合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类型及部位,并予以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5例综合ICU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20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13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5例;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及泌尿道。全部患者予以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是目前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对其实施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这对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干预
多重耐药菌是指患者对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其危害性较大,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综合ICU患者多为危重病患,患者体质虚弱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好发科室。为探究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接诊的45例综合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类型、部位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接诊的45例综合ICU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4岁到77岁不等,平均年龄(50.1±7.6)岁。
1.2分析方法
对45例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等进行采集送检,明确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种类及主要分布位置情况。
1.3护理方法:
1.3.1加强人员培训
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学习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及预防和控制措施,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定期开展风险识别主题,以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可以及时的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1.3.2重视职业防护
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如严格执行洗手制度等。研究显示,综合ICU医护人员手部多重耐药的带菌率约为68.9%,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2]。因此,应在综合ICU设置完善的手部消毒设施,并严格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及侵入性操作前做好手部卫生。此外,要重视职业防护,医护人员在进入ICU前,应做好职业防护,包括穿戴好隔离服、防护镜、面罩等。
1.3.3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在对ICU患者执行任何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使用医疗物品前后应对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且要保证专人专用,并尽可能的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操作。在进行穿刺、静脉输液前,应进行七步吸收,并戴好手套,严格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1.3.4环境护理
加强病室内环境的管理,每日应对病室进行定时的通风换气,并保持病室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对病室内的桌面、地面进行消毒。对患者使用的床单、被褥及衣物等应及时的更换。在发生污染时,应及时的进行清理,对污染物品要严格打包并送至专用洗衣房进行消毒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病房的巡视及卫生的检查,对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实施隔离,避免患者间发生交叉感染[3]。此外,加强对新入院及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的耐药性监测。
2结果
45例综合ICU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20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13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5例;患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其中呼吸道22例,泌尿道13例、血液6例、伤口4例。全部患者予以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均痊愈出院。
3讨论
综合ICU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患者机体抵抗能力较差,介入性的检查及操作较多,因此极易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4]。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已经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若向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应根据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具体情况予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对象45例,病原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多见,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0例、占44.44%,铜绿假单胞菌13例、占28.89%,鲍曼不动杆菌7例、占15.56%,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占11.11%。在分布位置方面,以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其次为血液及伤口处分布。笔者就这一结果进行如下分析:首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分布在于呼吸道,认为,这与ICU患者多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操作有关,这些侵入性的操作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方便致病菌在该部位定植,加之ICU患者身体虚弱、无法自行排痰等因素,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肺部积聚,最终导致肺组织成为致病菌的培养基。其次,泌尿道及血液感染的发生,主要是与日常操作的不规范或消毒不到位有关,如导尿管的插入、穿刺、静脉输液等,也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分析,我院进行了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现笔者分析如下:做好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消毒隔离措施、规范无菌操作等,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充分落实上述规章制度,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强化的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职业防护及无菌操作等行为,并加强了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加强了隔离措施,有效的预防了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及传播,遏制了院内感染的爆发。此外,在环境方面,我院加强了管理,做到了定期对病房巡视检查,确保了环境卫生达标。我院通过上述各项对于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预防及降低了感染的发生[5],这也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综合ICU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好发科室,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应对,这对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保障综合ICU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怀玲,刘平,孙凯迪.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胡干预.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6(8):00189.
[2]郝香玲,梁佩伦.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43-444.
[3]王静.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6):196-197.
[4]徐权,陈宗宁,陈桂林,等.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全科护理,2016,14(13):1369-1371.
[5]刘仕莲,王燮辞,赵思阳.综合干预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11):1230-1233.
论文作者:谭莳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患者论文; 措施论文; 操作论文; 发生论文; 感染者论文; 我院论文; 铜绿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