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知发展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杨越岚 冯星海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突出道德主体性,重视道德自律。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指导下,各高校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将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从依赖于制度规范等外在强制手段转向依靠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引导,让学生以自身不断发展的道德能力去应对千变万化的网络生活。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网络舆情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在个体道德不同发展阶段,道德判断或者认知因素是首要因素。道德教育不仅仅要教授具体的道德规范,更是要培养人们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这一观点,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及其稳定性、成熟性、自律性的增强,使其不会因网络拟态环境、交流方式、舆情事件的复杂而作出不一致的道德判断。而这正是大学生正确研判、理性参与网络舆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网络舆情引导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科尔伯格在吸收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道德心理发展角度提出的德育理论体系。在整个德育理论中,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和道德认知作为核心因素。科尔伯格认为,认知发展是不同阶段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判断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前提;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应对复杂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的素质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远比灌输具体的道德规则重要,培养人的道德能力应成为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另外,其也十分重视道德自律,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不能仅满足于遵守他律行为规则,而应充分发挥主体性,探索自律性道德规范。这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网络舆情引导
网络生态中的舆情传播,具有道德情境多元复杂、道德认知冲突更加凸显、现实道德规范功能减弱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大学生道德实践不够丰富,社会经验欠缺,在网络舆论场中难免出现认知困惑、判断偏差。如此,更需要培养大学生主动建构道德认知体系,运用已有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分析、评价、推理、构想、反思等的能力。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根本解决之策不是告诉其应该以何种价值去判断,而是要让其靠自己不断发展的道德认识能力去认知、理解与判断。因此,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视角出发,研究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具有积极意义。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影响
道德认识能力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道德思维发展水平,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道德观念掌握及应用程度,是个体道德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培养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对网络舆情引导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舆情本身也对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产生双向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拓宽认知视野
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展的网络舆情,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海量性。学生对舆论情况进行搜索便可获得超越本身时空限制的海量信息,包括对舆情事件多主体、多角度的评论或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大学生的认知局限,拓宽了其认知视野。
10月1日晚上,关云飞又给郭启明打来电话,对他下了最后通牒:“再有几天你和小美就要举行婚礼了,明天你和小美务必去把房款交了,如果明天你还交不了房款,我让小美马上把孩子打掉,你们就别结婚了……”郭启明再也无法承受了,他发疯一般冲出房间,来到寒风凛冽的大街上,忍不住大放悲声:“小美呀!我真心爱你,可你爹处处刁难,不就是因为我暂时没有钱吗?我该怎么办……”
新媒体的交互性,深刻改变了传统舆情传播格局,大学生日益成为主动传播者、积极参与者。个体主动性、能动性的激发,凸显了道德认知主体性的增强。大学生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对热点事件表达自身的立场、观点、意见,释放自身融入社会、参与决策、影响事件发展的强烈需求,比现实生活获得更多的参与权、表达权和成就感。
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外在规则约束、机制保障、技术支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学生自身来解决。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建构功能,增强其网络道德感知、认知、理解、评价、推理、构想和反思等能力。
“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3.促进认知发展
在柱坐标空间(r,θ,z), 假设重流体包围在轻流体的外围, 所受重力场为-ger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为沿r向内), 两流体层之间的界面扰动为ηc(θ,t=0)=r0+εcos(κθ), 其中, κ=2πr0/λ为扰动模数, r0为初始扰动界面半径. 在线性阶段, 初始余弦模随时间t呈e指数增长, ηL,c=εeγct. 这里, 柱坐标空间内, 柱面线性增长率为
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既是扩大交往空间、更新交往方式、表达自身观点、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又是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的预演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既丰富了个体的道德体验和生活阅历,又在这种刺激影响下不断调整建构更完善的道德观念结构,从而促进道德认知发展。
(二)消极影响
1.认知困惑
关于读者每月去图书馆的次数:1~2次的约占49%;3~4次的约占21%,1次以下或5次及以上的约占12%。来图书馆的目的中,69%的读者是来看书或借还书;29%的读者是上自习;然后依次是看报刊杂志,上网查找资料,参加活动,其他。可见,读者主要是来图书馆看书和学习的,同时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网络舆论场充斥着不同舆情主体从自身认知背景、利益立场出发进行的不同程度的解读,也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混淆是非。与传统舆论环境相比,“整个网络舆论场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分辨能力较低,时常会产生道德认知上的困惑。
2.认知偏差
网络舆情本身是新媒体通过对事件和信息进行加工、编辑而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世界并不能完全等同,道德评价标准也就不完全一样。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不成熟,很难灵活地在各种复杂的道德情境中作出理性判断,容易在拟态环境中套用现实世界的道德评价标准进行认知,从而出现道德认知偏差。
4.认知盲从
3.认知障碍
新媒体碎片化、零散化、直观形象化的传播特征,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理性思维的发展。不少学生仅凭网络上反响热烈或多数人支持的表象,就点赞、转载或者评论,较少展开系统性、逻辑性、复杂性的深刻思考,鉴别、批判、反思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容易造成道德认知障碍。
护患沟通组患者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常规导诊组患者(78.00%),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 2=7.1618,P=0.0074<0.05)。数据内容如表2所示。说明护患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门诊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程度。
BIM技术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在对建筑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该种模型的建设在近几年的建筑行业中被广泛应用,通过以三维数字技术作为建设的基础,可以模拟建筑物的信息,掌握建筑物实际的操作和建设。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的所有信息通过数字表达的方式进行模拟,并建立建筑的三维模型,实现对建筑信息的统计和分析。
电视台的播出系统视频服务单元由很多子系统构成,包括播出控制单元、数据库管理、技术审片、迁移调度等。在这些不同的构成部分中,以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的重要模块,系统依靠迁移调度系统支撑电视节目播出的相关业务,使用自动播出软件保证系统能够自动播放。
大学生往往根据自身个性化需求关注某类特定信息,加入特定组织圈层,在网络开放性的大背景下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面对特定网络舆情事件,个体意见极易受到群体讨论的影响,趋向一致甚至极端化,出现群体极化。圈层化与群体极化相互影响,使大学生在网络参与过程中对网络谣言、不良信息的主观认知和鉴别意识弱化,容易产生认知盲从。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增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2.凸显认知主体性
(一)充分发挥第一课堂阵地作用,强化道德认知
道德认识能力发展始于道德感知,个体道德水平沿着“道德知识—道德观点—道德信念”的顺序逐步发展和深化,道德认识能力不断得到发展。由此,道德主体的思维发挥了最为主要和活跃的作用。
强化道德认知,首先要发挥高校德育的优势,进行逻辑体系严密、系统完整、学科化的道德知识传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阵地作用,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的讲授,使学生通过认知过程掌握必备的道德知识,为道德认识能力发展提供逻辑智力条件。
(二)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实现第一二课堂的贯通融合
要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网上网下联动,探寻网络舆情的现实根源与样态,突破拟态环境中情绪化、主观化的认知偏见,在更全面、客观了解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调整立场与姿态,肃清不良网络舆论源头。此外,还可以扩展道德教育空间,使大学生在感悟生活、了解社会、客观认识更多复杂道德关系中增加积极的道德体验,在处理各种道德问题的过程中确定道德判断标准,促进道德认识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在参与网络舆情时出现道德认知偏差,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道德评价标准不稳定,道德认知体系不完善,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的功力不够。
这启示各高校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和巩固高校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舆论大方向,以正面宣传抵御负面信息干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化标准、道德行为实践的价值引导。此外,还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加强引领性、融合性、亲切性,通过建立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舆情监测研判引导体系,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从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产出一批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网络文化作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吸引力、表现力。
(四)积极探索“互联网+”大学生德育新模式
在网络时代提升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以使其理性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要运用网络思维创新德育模式,积极拓展“互联网+”大学生德育空间,实现网络和德育的充分融合。
近年来,以思政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公众号、微博等不断涌现,在网络时空分享前沿理论,评论热点事件,并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与思想动态引领网络舆论潮流,得到了很好的反响。通过互联网整合德育资源,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凭借其传播优势辐射更多群体,更好地引导青年思想舆论,是探索“互联网+”大学生德育模式的典型示范。
高校网络舆情深刻反映着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网络舆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建设和谐校园,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指导下,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更加突出道德主体性、道德自律的功能发挥,将大学生舆情引导从依赖于制度规范等外在强制手段转向依靠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引导,让学生以自身不断发展的道德能力去应对千变万化的网络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施铁如.道德观念结构与道德观念建构[J].心理学动态,1993(3):1-5,33.
中图分类号: G641;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10-0198-02
收稿日期: 2019-10-05
基金项目: 廊坊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舆情工作研究”(项目编号LSWQ201501)。
作者简介: 杨越岚(1986—),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冯星海(1985—),男,回族,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10.089
(责任编辑:张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