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文针对生物实验课的特点,从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实验材料的选定、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创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正确指导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要关心爱护教学仪器,节省实验材料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学习活动中全面达成课程目标,倡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以获得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并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既是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重视不够; 二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差;三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四是忽视操作技能的改进或教师本身的操作技能差。
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
二、实验材料的选定
中学生物学的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适合中学生物学试验的最佳材料,如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物质存在的实验(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要选的组织、器官中该物质含量高,且所选组织、器官无色或颜色浅,若有颜色且影响实验结果,要在出现结果前做脱色处理。
三、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
四、创建高效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高中教材出现较多的实验可归为两大类: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这两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如下:
1.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五、正确指导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1.一些技巧性较强的操作。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如显微镜调焦,徒手切片,盖盖玻片不出现气泡等操作,学生需反复操作,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首先要求学生做到先整体后局部。再次,教师教育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不要照搬教材上的现象和结论,要亲自观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异常的现象,要积极思考,找出原因。此外,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如在做“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时,某同学按照要求在甲乙两试管内各注入2毫升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然后在甲试管内加2毫升蔗糖酶,乙试管内加2毫升淀粉酶,将两试管振荡并放置10分钟后分别滴入1毫升斐林试剂,观察两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发现两试管均无颜色变化,通过分析发现是由于实验缺少60℃水浴这一步。其次,教师在实验中要经常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植物在缺水、淹水和施肥过多时都会萎蔫,让学生分析讨论各是什么原因。
4.发现共性问题,应及时向全体学生作补充指导。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的,要及时启发学生纠正。同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论文作者:韩桂云,王淑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5
标签: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试管论文; 材料论文; 现象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