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武隆区火炉中学校 408500
【摘要】当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本文初浅的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和各位英语教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 英语课堂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5-177-01
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英语教师,怎样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找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找出适合的解决策略是必要的。根据我十三年来的英语教学,总结自己的体会,对搞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作简单的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同行商讨。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改、新教材的理解尚不到位,尤其是对新课标提出的各级目标的认识不足。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应用技巧。可是一到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做不到。以语言技能为例,很多教师不能“蹲”在学生感兴趣的高度,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上完一节课,有的学生脑海里不仅毫无积累,甚至连原有的知识都派不上用场。有的教师即使基本熟悉、认可并接受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
(二)、对教材的认识不够深入
(三)、课前准备不充分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上课,课外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如备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学生等。其中备课对课堂教学的成效至关重要。我在检查教师的教案时,发现有的教师备课时抄教案,不去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不去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不去思考教法、学法,只求形式上有教案,不求有能够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符合自己教学个性、适合自己学生基础的教案,有的备课本上写的是一套,课上做的又是一套。加上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古今中外、人文地理、历史科学、宗教信仰、名作名家等无所不谈,如果教师课前不查阅大量的资料,做好充分准备,有很多东西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就会造成课堂上“漏洞百出”,如有一位教师讲“so/neither +be/情态动词/助动词”这一句式时,把公式往黑板上一写,还加上“so+陈述句”这一句式,剩下的事就交给学生了,老师也不再讲评,让学生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把握好讲的尺度: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精讲点评;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启发引导。恰当而精要的讲绝对不能少。
二、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策略
只有针对问题找出适合的解决办法,才会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十三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教师要加强业务研修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创新,改变那种“一本教材教到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敢放手给学生,一堂课,从上课讲到下课,但英语教学本身,不仅应该承担掌握语言的教学任务,还应该承担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功能,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折不扣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并以此为主线构成英语课堂教学的框架结构。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会英语的同时,逐步学会会学英语,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2、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学困生”的心理是复杂的,他们对教师是回避甚至是恐惧的,他们的内心是自卑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花最多的时间、最多的精力,经常辅导。
3、课后认真反思。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我认为课后反思的形式应采取自我反思,真实记录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和感受,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如教学中的失误,成功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突发灵感等。课后反思记录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对教材,对某一教学环节的处理,可以是某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甚至可以是对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或是对某些学生反应的再认识。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
1、合理调整各个教学环节。英语课堂练习的时间必须要得到保证,而导入新课、总结的时间又很短,所以 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只能是把复习和新授的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如果有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对旧知识理解和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情况下,检查复习一定要扎实,所以复习旧知识的时间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
(三)、加强学生学习技能与技巧的培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当代教育理念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上,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到“由教转向学,使教服从学,以学来调整教”上来。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平时尽量用英语进行交流等良好习惯),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多听、多读、多写,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结束语
在当今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站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以自己的需要和学习的风格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什么教材,无论是什么教法,只要是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只要是适合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学会解决问题,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郭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言论文; 英语论文; 知识论文; 策略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