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见性护理分析论文_彭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见性护理分析论文_彭娜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关节运动科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脱位预见性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操作相对复杂,创伤较重的术式,髋关节脱位是术后严重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给予足够重视,保障患者的预后[1]。本文重点分析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见性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具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指征,无相关禁忌,均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手术均获成功。③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恶性肿瘤与严重并发症。④患者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能够配合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6.4±5.7)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66.9±5.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且均顺利完成髋关节置换。对照组在此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先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基础病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手术情况等,分析其存在和潜在的风险因素,确立护理重点,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计划。②给予患者全程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治疗重点,说明手术的意义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为产妇介绍相关设备、器械。③术前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局部的肌肉训练,以增强髋关节稳定性,预防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包括臀部肌肉的锻炼: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指导其将患肢外展处于中立位,用健侧的下肢屈膝在床面支撑,双手拉住吊环将身体抬高,使臀部离开床面一段距离并停留8s左右后放下,每次如此练习50下。股四头肌的长收缩练习: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双侧的大腿绷紧5s后在放松10s,重复20下为一组动作,每次进行4~6组的锻炼。施术前3d制定患者进行床上的大小便训练。④手术完毕应由4名护理人员互相协助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在将患者从推车移动至病床上应由3名护理人员平行的搬动患者身体并由另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保护患肢,协助患者在病床上摆放舒适的体位,以平卧位为主,并做到下列几点妥善的防护:使患者的患肢适当外展(在15~30°之间)处于中立位,为其穿上“丁”字鞋进行固定,以避免内旋;在患者两条大腿间放置软枕预防内收;在患者的腘窝处防治稍小的棉枕,避免止痛过度的伸直、屈曲导致关节脱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患者的麻醉效果逐渐消退后,可能出现躁动的状况,此阶段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关节部位的保护。嘱咐患者处于术后早期时尽量不要翻身,利于降低关节脱位的几率。若患者需要更换侧卧位,应协助其变换至健侧的卧位,并将软枕夹于两腿间。在放便盆时,先指导患者将床上吊环拉住,将患者的骨盆托起并从健侧放入便盆,注意不可抬动、牵拉患肢。⑤给予患者预见性康复指导,(1)术后1~3d患者需以静养为主,并辅以适度床上锻炼。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卧床,患肢摆放合理,避免外旋[2]。术后当天患者情况稳定,可指导患者进行如下锻炼:足部下勾及下踩练习:指导患者平躺并将膝关节伸直,将足部尽力上勾,保持最终状态5s,休息10s后做下踩动作,同样保持5s。臀大肌锻炼:协助患者平卧将腿伸直,上肢放松并置于两侧,臀部肌肉收缩保持10s后放松。(2)术后第4d患者若无异常,可增加适当被动锻炼。如髋外旋:伸直下肢,将髋关节向外轻旋。髋屈曲:屈膝并将足跟向臀部滑动,嘱咐患者屈髋角度<70°。伸髋:指导患者收缩臀肌,略微抬高臀部,保持5s。进行被动练习时主要依靠护理人员或患者健肢协助完成。(3)术后1周,可强化床边体外变换练习,指导患者逐步完成卧位-坐位-水平移动-站位-转移练习。若此阶段恢复情况满意,患者未感觉身体不适,可在护理人员看护下在床边进行健肢站立支撑平练习,在患肢无负重情况下健肢站立支撑5min。适应后可应用助行架在看护下进行行走练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组别 例数髋关节脱位发生率

观察组38 1 2.63%

对照组37 5 13.51%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凭借目前相对成熟、标准化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髋关节疾患的治疗工作,被认为是目前恢复关节功能、纠正髋关节畸形、保障患者自理能力的有效术式[3]。髋关节置换术适应征以年龄偏大患者居多,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也相应显著增加。若要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与预后,除了需要先进的术式与治疗方法,和悉心的护理配合同样密不可分[4]。还需要注意的是,髋关节脱位是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早期常发生且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在术后的6周内发生,而施术后搬运的过程、麻醉消退时躁动状态及术后翻身操作均存在诱发此症的风险因素,一旦发生,会造成患者遗留的关节功能受到损害[5]。因此,给予此类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提升护理和治疗安全性,极为重要。为适应治疗技术快速发展和新形势下患者的需求,预见性护理这一全新的护理理念被提示,同时也是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医院总体服务质量的充分体现。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和疾病特点,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风险因素和并发症做出判断、评估,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预见性准备和处理措施,提高护理主动性与护理质量,将可能影响患者治疗与预后的因素减少至最低。

本文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通过术前帮助患者做好预见性准备,术后搬运过程加强警惕并给予预见性的体位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给予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髋关节脱位的发生,对患者预后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朱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78-80.

[2]李佩霞,曾淑莲.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干预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46-47.

[3]陈翠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见性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0,6:54-55.

[4]牛玉贤.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中的作用[J]. 中外医疗,2011,10(2):216-217.

[5]翟娅楠. 护理干预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14):124-125.

论文作者:彭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见性护理分析论文_彭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