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论文_冯翠英,甘元利

四川省邻水县中医医院 638500

摘要:目的 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防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组均40例,各组分别给与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盆底肌纤维情况。结果 对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可知,对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研究组盆底肌纤维改善情况明显优越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环节,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这一护理措施值得推荐。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

现今,女性健康问题引起临床医师以及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为优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防治效果,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活动势在必行。落实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工作于过程,能够真正缓解临床病症,并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1]。本文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在4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防治效果,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选取的研究样本,即我院于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病患例数共80例。排除标准[2]:(1)此次研究不知情者;(2)临床资料不完善者。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3)医学伦理会准许。基于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比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其中,对比组患者年龄21~36(25.38±0.24)岁;体重41~68(51.36±3.85)kg。研究组患者年龄23~38(26.31±0.45)岁;体重43~66(52.17±3.65)kg。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法无差异,即利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予以治疗,治疗方式即生物反馈和低频电刺激结合疗法。基本原理:阴道神经肌肉规律式振动,每次治疗时间半小时左右,每七天一次,接连治疗半个月。

1.2.1对比组

基础护理之余,为患者提供普通护理,即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并辅助检查、加强指导。

1.2.2研究组

除基础护理、普通护理之外,给与盆底康复护理,即视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具体来说:心理护理(部分分娩者存在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通过传递医学知识、细致分析病情、给与心理宽慰等方式调动患者参与此次治疗的热情,并增强患者对此次治疗的自信心);开展会阴收缩训练(肛门收紧时间超过三秒,并重复此项动作四次左右,每天训练时间保证半小时);电刺激干预护理(治疗周期约25d,每七天治疗两次,每次治疗时间保证半小时);生物反馈治疗(基于压力曲线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训练方案);肌纤维训练(针对两类肌纤维予以训练,每周治疗两次,每次约15~25min)。

1.3观察指标

并发症总发生率的评判指标包括两部分,即尿失禁和脏器脱垂,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分析。

盆底肌纤维的评判依据即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根据盆底肌纤维改善情况获知各组治疗效果[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I23.0,计数资料:%表示,卡方—?2检验。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总发生率

对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高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

2.2盆底肌纤维改善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Ⅰ类肌纤维26例(65%),对比组Ⅰ类肌纤维17例(42.50%);研究组Ⅱ类肌纤维32例(80%),对比组Ⅱ类肌纤维22例(55%)。对比可知,研究组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均高于对比组,与之对应的卡方X2为4.073和5.698,P为0.044和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属于妇科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归结于妊娠或分娩,源于妊娠、分娩等活动对血管、骨骼产生程度不等的损伤,进而出现尿失禁、脏器脱垂等症状。若此类并发症未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那么病情会进一步加剧,致使患者生活质量日况俞下[4-5]。足以见之,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势在必行,这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措施提供了契机。

研究期间,对比组给与普通护理,护理后尿失禁8例、脏器脱垂6例,并发症总发生率高达35%,对比于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5%,其中,尿失禁和脏器脱垂各1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11.250,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减少,足以说明,此项护理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基于盆底肌纤维改善角度来分析,研究组Ⅰ类、Ⅱ类肌纤维分别为26例和32例,对比组Ⅰ类、Ⅱ类肌纤维分别为17例和22例,对比可知,对比组盆底肌纤维改善效果逊色于研究组,且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3和5.698,P=0.044和0.017)。可知,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具有普通护理不可比拟的优势,产后盆底康复护理能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故而,此项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汤虹芳,董云连.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6):112-113.

[2]陆蒨,潘娜.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4):161-163.

[3]李世琼,刘丽娜,勾青,等.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46-548.

[4]杨丽.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v.13(15):198-199.

[5]王爱枝.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4):4581-4582.

论文作者:冯翠英,甘元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论文_冯翠英,甘元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