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安全管理更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有人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未设置安全警示牌等众多因素。本文通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施工
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方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建筑工程安全具有可靠保证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导致施工方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从而引起了施工方的随意操作,导致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除此之外,有一些施工方一味的赶工期,求进度,至建筑安全问题于不顾,从而严重的危机到建筑企业的生存。
1.2 危险源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对危险源的管理不到位。第一类危险源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在材料仓库随意堆放,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安全隐患。第二类危险源的重视程度不够,安排没有安全意识的工人看管存放危险材料的仓库,使不处于安全状态的施工机械带病作业,使第一类危险源的源头不但没有有效隔离,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警示牌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众多,特别是楼梯口、门窗洞口、预留管道等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部位,因此在施工现场的醒目部位设置安全警示牌尤为重要,然而有些施工方贪图节省成本,在施工现场见不到任何安全警示牌,导致现场作业人员不知何处存在安全隐患,不加注意导致安全事故的不幸发生。
1.4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
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质不尽相同,因此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因素是引起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楼上楼下人员同时进行施工作业,施工时抽烟,在施工现场嬉戏打闹,酒后作业,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不到位
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然而有些施工现场的警卫人员检查时敷衍了事,或者被检查人员多次劝说依旧不改,依然穿拖鞋进入工地作业。施工作业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或者有问题避重就轻,得过且过,为安全作业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在施工现场进行动态安全管理。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天进行安全生产交底,检查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情况,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施工作业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情况,做好安全管理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一个人,明确奖惩制度,每月进行检查评分,随时监督检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资料的管理制度,事安全管理有明确的文字和数字档案依据可查。
2.2加强危险源的管理
施工现场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第一类危险源安全管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资料部应对本单位的第一类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施工单位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检测需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第一类危险源的管理,而且要加强必要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部制定对第一类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对第二类危险源要加强安全培训,从思想上加强相关人员对第一类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健全防火责任制,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度,重点防范部位明确、防火奖惩、火灾事故。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职责分明。
2.3 施工现场醒目部位设置安全警示牌
施工现场的围挡应悬挂安全条幅以示警醒,在工地大门处设置安全施工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规范化,并且在醒目部位设置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牌的图形、尺寸应符合标准,设置在明亮、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设置的位置可以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设置应牢固。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现场各个部位悬挂安全条幅,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在施工部位及重点部位和主要通道口设置安全警示牌,引起人们的注意,尽可能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洞口处加装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2.4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公司、项目、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未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上岗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贯穿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三级教育必须到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使培训的每一位人都具有安全意识。施工现场每日开工前召开安全会议,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管理与技术相结合,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更加深入,注重自己的行为,安全操作。做好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尽可能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复杂,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门检制度,发现穿着不适宜、酒后上岗的施工作业人员不得令其进入施工现场。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会,指出发现的安全隐患,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过程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现场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令施工人员及时改正,同一垂直面操作时,应设置安全防护网,移动的操作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不可带人移动,防止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危险源管理工作、施工现场醒目部位设置安全警示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建筑业的深入发展,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当然这也需要在相关领域作出更大的努力,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探究尚需要更深入。
参考文献
[1]徐金梁,陈玉珍.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8)
[2]郑铁军.工程建设环境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张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作业论文; 危险源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警示牌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