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节目运用“两微平台”的现状与问题
赵雨童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网络正在迅速重组媒体格局,观众的流失与收视率的下降使得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法制节目在话语权博弈中受到威胁。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为了能够保持活力法制节目纷纷开辟“两微平台”试图“接地气”“赶时髦”,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介融合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技术、平台融合更多的是传播理念融合。本文将论述新媒体时代以法制节目运用“两微平台”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
关键词: 法制节目;媒介融合;两微平台
互联网正在加速重构媒体格局,作为互联网时代主力军的各式新媒体平台改变了信息语态,也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资源,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节目也尝试搭上媒介融合的顺风车,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法制节目内容主要是对违法犯罪案件进行记录和分析,通过定期的节目弘扬法治精神,监督公众知法守法,起到教化作用,中国的法制节目发展已有多年历史,在新媒体时代若想保持节目的活力则需要多方面的突破。
据对中央电视台王牌法制节目《法律讲堂》的调查显示,58%的受众集中在45岁左右的观众群(1)。可以看出法制节目传统受众的年龄较大。在新媒体时代,法制节目若想扩大节目的收视效果和影响力,就需要赢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年轻观众也应该是法制节目的核心教化群体,因此如何权衡法制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和新媒体平台的娱乐特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再次,创新管理技术。农业科研管理者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方法,在创新中发展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科研中心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克服传统管理概念的限制[2]。
“双微”平台是传统电视节目接触新媒体传播的第一线,现阶段很多法制节目都在“双微”平台开通了节目账号。在微博上法制节目的发文方式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天网》为首的节目预告式,将微博作为电视节目发布预告前哨,也有许多法制节目的微信推送是将每期节目的节目内容进行概括,运用台词作为文字内容,阅读起来依旧艰涩。微信推送等虽然能增加法制节目内容的可阅读性,但不改变话语呈现方式依旧无法弥补的法制节目严肃有余趣味不足的缺憾,以上两种做法反映了法制节目在利用新媒体时思维方式保守的普遍问题,始终保持“单边性”内容生产,利用过去的叙事方式和节目思路无法与公众直面对话。
另外一种发博方式是抛弃过去事件类型,提取有趣的或能够带来强烈感官刺激的内容进行发博。《一线》节目主要内容是警方破获重大案件的全过程。但是在《一线》的微博端内容却大多关注民生新闻,或比较有趣的能够让网友们评价或吐槽的内容。浙江卫视的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自播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好评,关注的内容包括消费者维权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民事纠纷,一度成为网友们的“快乐源泉”。《一线》现阶段的微博取材路线有些类似《1818黄金眼》,注重挖掘能引发热议的社会事件,利用“看客心理”进行写作。与民生新闻不同,法制节目说到底的作用在于弘扬法治精神,应该用更加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法治事件,作为老牌节目的《一线》节目中本身就有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案件,若能将他们结合新媒体写作框架撰写出来,一定也会吸引观众的关注。
从理论上讲,这一基本教学模式适用于中小学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学段和学科也需要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科特点灵活变通。因此,我又提出了“三级建模”理论,即“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一校一模”即和谐教学基本教学模式,“一科多模”是各门学科都要在和谐教学基本模式的基础上,依据学科特点,形成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目前已归纳出中小学各科不同课型的100多种教学模式。“一模多法”是指,在学校基本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
广大法制节目已经意识到利用新媒体时代最常用的“两微”平台进行传播能够更好地传播,但是从根本上,法制节目始终距离百姓生活太远,教化、俯视的媒体文化根植于法制节目话语呈现中。法制节目的教化作用固然存在,但是剥离节目本身,法制节目“两微平台”更多地应该关注百姓们关心的问题。在《今日说法》的微信板块,法律咨询就为百姓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寻找专业律师为自己生活上的困境提供帮助,这些内容若是能够按照一些原则进行分类,以模块为单位定期在节目上予以展示,一定能够为百姓提供更多切实的帮助。法制节目应该走下神坛,深入人民的生活进行取材,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便利多进行节目形式的创新才能保证节目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和近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室内所具有的功能与形式不同,并不断的发展[2]。
法制节目也应该增加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与法制主题有关,而法制节目大多缺少对社会热点的灵敏嗅觉。后真相时代话语主体的泛化,讨论往往众口铄金,作为专业平台的法制节目在社会热点问题出现时应该主动参与对事件性质的判断。法制节目可以提高自身的舆论监管意识,在舆论将法治事件带离正确合法的舆论轨迹时,适当发声加以调整,这也是法制节目提高自身影响力科普大众的机会。《今日说法》在微博端有一个“一言不合就普法”栏目,这个节目将影视剧中不合法的部分通过小视频形式呈现,主持人风格和剪辑节奏模仿热门节目《吐槽大会》,中间还有律师亲自讲解法律条文,上线以来受到网友一致好评,真正实现了表达理念的改变。在新媒体时代,紧跟时事有助于抢占话语高地,法制节目应该适时关注热点话题,并在舆论导向偏激的情况下理智发声。
综上所述,现阶段法制节目在“两微平台”的使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今日说法》等栏目的良好适应性表现为广大法制节目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法制节目应该结合自身具体特点,不单单进行平台和技术的媒介融合,而进行传播理念的融合。我国正处在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攻坚阶段,法制节目应该得到重视,充分利用法制节目教化和在其他平台的服务功能引导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
注释:
(1) 杨晖“双微”精准传播对电视法制节目影响力的拓展声屏世界 2018.9(60-61)
参考文献:
[1]刘珂.法制节目中的示众与警示——以央视《今日说法》为研究对象[J].记者摇篮,2015(12).
[2]杨晖.“双微”精准传播对电视法制节目影响力的拓展[J].声屏世界,2018(9):60-61.
[3]时统宇.法制类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的几个问题——以央视《法治在线》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5):47-49.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7.
作者简介: 赵雨童(1998.7.3-),女,汉族,天津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传播/电视。
标签:法制节目论文; 媒介融合论文; 两微平台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