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防洪防涝;设计
引言
用于防洪的一些常用技术是安装岩石护坡,岩石裂缝,沙袋,维持植被的正常坡度或在较陡的山坡上施用土壤水泥以及建造或扩大排水渠道。其他方法包括堤坝,堤坝,水坝,保留或滞留盆地。洪水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强降水,严重的水风,异常的高潮,海啸,或水坝,水位,保留池或其他含水结构的失败。许多河流都会发生定期洪水,形成一个被称为洪泛平原的周边地区。在下雨或下雪时,一些水被保留在池塘或土壤中,一些被草和植被吸收,一些蒸发,其余的作为地表径流在陆地上行进。当池塘,湖泊,河床,土壤和植被无法吸收所有水时,就会发生洪水。然后水流出陆地的数量不能在溪流通道内运输或保留在天然池塘,湖泊和人造水库中。大约30%的降水以径流小的形式出现,并且这些量可能会因积雪融化而增加。河水泛滥通常是由大雨引起的,有时因融雪而增加。在很少或没有提前警告的情况下迅速上升的洪水称为暴洪。暴雨通常是由相对较小的区域的强降雨造成的,
1防洪防涝的意义及作用
1.1保障我国农业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多在农业发展区域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防洪防涝防的是洪水和水涝灾害,洪水灾害是由于江河湖泊的水位大幅度上涨,洪水发生是由于水位超过河床,水利工程大坝无法有效阻挡洪水,使洪水决堤,蔓延到农业生产区域,农作物被洪水淹没将无法成活,就会使洪水覆盖区域的农作物全部死亡。农业生产就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农作物无法成活,农业就没有收获,农民就没有收益,农作物市场也会出现产品稀缺的现象。这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救助受洪水灾害侵袭的农田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这都会造成我国农业经济利益大幅度下滑。因而强化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设计效果是保障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必要举措。
1.2保障我国社会群众安全
洪水和雨涝都会对我国社会群众的安全造成威胁,洪水一旦冲破水利工程的防护,就会进入周围居住区域当中,大量的洪水会冲刷街道和房屋,洪水灾害发生时从新闻报道当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洪水所带来的危害,大量的房屋树木被冲倒,房子坍塌不能居住,也会使居民受伤,街道房屋、商店受到巨创,人们的财产也会因此受损,雨涝灾害出现会使生活区出现大量积水,积水过多同样会淹没房屋街道。
2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的设计分析
2.1细化调研
对于洪涝的高发地点,规划人员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首先要通过网络、书籍、走访等形式了解现场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气象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其次,要根据历史信息掌握该地点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了解当时的解决方法,结合环境及现实条件的变化,研究制定新的防洪治涝方案。另外,除了施工地实际情况的调研,还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使得水利工程迎合民众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干扰。
2.2水利工程综合规划设计
必须考虑所有重要的水文,地貌,生态和经济因素,而不是将设计作为单一问题。这通常需要涉及传统理念之外的一系列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确设计目标,它们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减少洪水损害(以这种方式陈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而不是洪水的模糊和不可能的“控制”);保护或恢复河岸生态系统;提供休闲设施;沿着小溪走廊增强土地价值。理解物理系统:这意味着开发对特定流域的自然水文和地貌的理解,然后确定人类对这些物理过程的过去和未来可能的影响。这种理解提供了为特定范围建立特定设计标准的环境。实施综合设计:综合设计不仅要考虑河流改造对防洪的影响,还要充分结合排涝通道的设置。通常,这些包括:对水文和河流形态的下游影响;流域未来变化对水文和沉积物输送的影响;河岸植被管理与渠道水力学之间的关系;对季节性流量的影响;对地下水位和补给的影响;对渔业的影响;流速变化对堤岸侵蚀,下切和上游排水系统的影响;规划洪水管理系统任何部分失效的后果,例如堤坝失效或涵洞阻塞;考虑到河流走廊的演变,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长期维护需求。根据性能标准制定维护计划:目前用于洪水控制通道维护的方法通常是规定性的。通常,河道防洪治涝应结合在一起,即在河道达到防洪要求的同时,往往要考虑河道与河道两侧区域的排涝通道相结合,而排涝通道的几何形状应满足过流要求,坡降应与河道河床及河岸高程充分结合,且应考虑排涝通道的管养,确保通道内的淤积物、植被生长能得到有效控制。
2.3确定防洪防涝设计的目标及标准
通过对水利工程防洪防涝相关信息的了解与整理,要确定防洪防涝设计的目标与标准。首先,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划分,将防洪防涝的重点区域进行设定,并将水利工程周围重点的保护对象进行标注。其次,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确定防洪防涝设计的目标,同时对以往的水涝灾害情况进行分析后,能够明确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存在的洪涝隐患,要针对问题对不同区域的防洪防涝目标进行确定。最后,要综合考量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防洪防涝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要根据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进行合理规划,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防洪防涝设计达到质量标准。
2.4防洪防涝设计方案综合评估
洪涝防治工程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降低洪灾影响度。但目前洪涝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移民安置与垃圾排放等问题,这就需要使用环境影响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影响。在环境评价中,要重视环境敏感的因子,尽可能减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年均收益反映出来的洪涝防治措施应用效果不够全面,这就需要结合历史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准确核算洪涝治理措施为人们创造的经济效益。
2.5构建防治体系
调研和防治标准完成后,规划人员要建设防洪治涝的综合治理系统,使设计成为体系。防洪治涝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规划人员系统地把握。防治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以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设计、建设等各部门的需求进行全面把握,分析防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建设起完善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决定最终方案之前,要进行工程质量评估,必要时可适当牺牲局部利益,以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确保防治效果最优。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十分迅猛,作为关系国家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巨大,尤其是对于洪涝灾害的控制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规划人员应优化防洪治涝设计,使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从侧面对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层面价值,为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建州,张勇,段乔.水力模型在深圳新安片区防洪排涝规划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2016(04):19-23.
[2]艾永梅.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治涝设计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81.
[3]凌哲,袁文秀,罗龙洪,吕馨怡.新常态下苏中沿江地区水利治理现状及对策思考[J].江苏水利,2018(02):56-59.
论文作者:王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洪水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洪涝论文; 水利论文; 区域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洪涝灾害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