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护理分析论文_丁金华

石门县中医医院 急诊 湖南常德市 415300

【摘 要】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穴位贴敷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穴位贴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护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椎-基底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性和间歇性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1]。患者在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时候一般会出现眩晕、复视和共济失调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本研究对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护理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34~72岁,平均年龄(51.623.58)岁,患者的病程在1~8年,平均病程(3.741.62)年。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在36~73岁,平均年龄(51.873.92)岁,患者的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4.091.7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要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主要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严密观察,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指导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为患者营造清洁、安静的病房环境,禁止患者深低头和旋转头部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指导

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病理知识,并且向患者介绍穴位贴敷的优点和具体流程。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2.2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其中主要是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并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积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在患者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其相应的帮助,从而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

1.2.3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因此在患者治疗治疗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饮食清淡,尽量让患者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减少对油脂和汤类的摄入,禁止患者在治疗期间吸烟、饮酒,并且要让患者保持科学的作息时间。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眩晕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各项体征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治疗显效;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所好转,则判定为治疗有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调查使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眩晕类型,患者发病后经常会感觉到头晕,导致其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根据临床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患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频率,依次是椎动脉起源处、椎动脉第二段和椎-基底动脉结合处[3]。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发病基础是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后可能出现其它多种并发症,因此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治疗总常用的方式有穴位贴敷,其通过外敷的方式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改善,同时结合其它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运行状态。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保障。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治疗和日常生活各方面进行精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4]。

本研究对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戚淑娴,杨婕,梁迎迎.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临床护理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3:146-147.

[2]朱玲,李经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对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01:145-147.

[3]邢晓红.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眩晕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7:210+214.

[4]杨军玉.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09:1361-1362.

论文作者:丁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护理分析论文_丁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