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土地沙漠化分析及防治对策_洞庭湖论文

洞庭湖区土地沙漠化分析及防治对策_洞庭湖论文

洞庭湖区土地沙化与治理对策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区论文,对策论文,洞庭论文,土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洞庭湖区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范围涉及澧县、津市、鼎城、武陵、安乡、汉寿、岳阳、云溪、岳郊、华容、临湘、湘阴、汨罗、资阳、赫山、沅江、南县、望城18个县(市、区),总面积316.4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14.8%。本区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是全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区。

全区地貌类型属河湖冲积平原、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现为三口)呈不对称辐射状汇聚洞庭湖,另有区间支流新墙河、汨罗江注入,年平均入湖水量3126亿m[3],其中四口来水1180亿m[3],四水1684亿m[3],区间支流来水262亿m[3], 此外还有约78亿~80亿m[3]的可用地下水资源。由于本区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平均入湖水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4.6%,达2332亿m[3],带来严重的洪、涝、沙灾害。

1 沙化现状

1.1 沙化土地的类型和面积

经调查,洞庭湖区沙化土地总面积55409hm[2],可分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沙改田(地)和非生物工程治沙地5个类型。 各类沙化土地面积详见表1。

表1 洞庭湖区沙化土地现状

沙化类型 流动沙地 半固定沙地 固定沙地 沙改田(地) 非生物

工程治

沙地

面积(hm[2]) 139 10392

33720 11013

155

所占比例(%) 0.2 18.860.9

19.9

0.2

1.2 沙化土地分布特征

洞庭湖区沙化土地的分布,受河湖积成因和水系格局的影响,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从整体上看,沙化土地分布在湖区18个县(市、区),显得较为分散,同时在各县(市、区)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如西洞庭湖区的汉寿县,沙化土地面积达14362hm[2],几乎占全区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4,而武陵区仅有沙化土地29hm[2]。 但从局部来看,又呈现相对集中,由于泥沙淤积受“急落沙、缓落泥”这一自然规律的作用,沙化土地主要沿河流和洪道两侧呈断续的念珠状分布在“河头”、旧河道河床和堤垸溃口附近,最集中的一块超过3000hm[2]。

从沙地类型来看,沙化土地主要是固定沙地,其次是半固定沙地和沙改田(地),而流动沙地甚少。这主要是因为洞庭湖沙区是河湖积形成,因“水”而非“风”,土地沙化与水文情势息息相关,这也是本沙区与北方沙区的根本区别。

2 沙化危害

2.1 水面锐减,蓄洪能力下降

据1951~1983年的监测资料统计,洞庭湖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 亿m[ 3],但出湖泥沙只有0.351亿m[3];湖床泥沙淤积厚度平均达1.5m;湖区每年净增洲土4000多hm[2];湖面由1949年的435000hm[2]减少到现在的269100hm[2],缩减了38.1%,平均每年减少48.79hm[3]; 湖泊容量由293亿m[3]缩减为174亿m[3],缩减了40.6%。洞庭湖的调蓄泄洪能力大大削弱,汛期给武汉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巨大的水患威胁。

2.2 洪涝频繁,渍田增多

解放以来,湖区大堤平均已加高2m左右,但不少地方湖底已高出垸田,加上堤身被沙化,堤基遭浸蚀,极易发生溃垸,50年代以来,南县、华容和赫山等地多次溃垸,而洪涝灾害则几乎年年都有,目前全区累计渍田成灾153.9万hm[2],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据调查,湖区群众每年要投入30%~40%的劳动时间和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治沙治水。如果再遭遇1954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洞庭湖区在短时间内将有160亿m[ 3]洪水注入,淹没堤垸30个,淹没耕地16万hm[2],受害人口140多万,毁堤1247km。

2.3 航道堵塞,水运艰难

洞庭湖区水网本四通八达,但泥沙淤积使不少航道受阻或断航。据航运部门统计,湖区断航河道已达52条,断航里程共达1280km。

2.4 血吸虫病疫情加重

据省血防部门统计,湖区现有钉螺分布面积达15.3万hm[2], 约占全国现有钉螺分布总面积的1/2;现有血吸虫感染病人20万~30万人,沿湖第一线居民感染率达30%~50%,水上人口感染率高达60%~80%。

据社会经济调查, 洞庭湖区每年因沙害导致的损失折合人民币达1.55亿元,占沙区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85%,其中受害村庄893个,占沙区内总村数的41 %。有耕地68600hm[2]、草地18800hm[2]、公路542.8km和水渠1279.8km遭受沙害。

3 沙化成因与演变趋势

3.1 沙源的形成

洞庭湖区长江“四口”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82%;“四水”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18%。由于长江中上游及“四水”流域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四口”和“四水”的来沙量在逐年增加。据观测,澧水断面最大含沙量由1954年的3.14kg/m[3]增至80年代初期的10.2kg/m[3]。70年代较50年代来水含沙,湘江为1.7倍;沅水为1.2倍;松滋口为 1.3倍;太平口为1.4倍。

3.2 沙化土地的演变趋势

洞庭湖区沙化土地总面积比1949年以前净增21230hm[2],累计增长62.1%,年均扩大451.7hm[2],年均递增1.0%并不断增加, 但各类沙化土地则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较1949年,流动沙地净减8238hm[2 ],年均缩减175.3hm[2],固定半固定沙地(含非生物治沙工程地)则年均增加392.5hm[2];沙改田(地)从无到有,年均增加234.3hm[2]。可以预料,只要中上游地区来沙不止,洞庭湖区沙化土地将不断增加。

表2 洞庭湖区沙化土地变化统计表

时期1949以前 1949~1960 1961~1970 1971~1990 1991至今

固定半25802 26371 35323

43988 44249

造林种草 0 05995312

8170

合计 34179 38530 45843

44848 55409

4 沙化治理对策与措施

4.1 建立机构,统一管理

防沙治沙是一项“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涉及到林业、环保、国土、水利、农业等各个部门,是一个跨行业、多专业的综合性工作,但目前尚无专门的管理机构,防治沙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谁都管,谁都不管”的不正常状态,湖区的治沙工作始终停留在“因沙治沙”的初级阶段,更由于无专项资金投入,使得防沙治沙工作步履维艰。面对洞庭湖区日益严峻的沙化态势,整治沙害已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使防沙治沙工作走上正常有序的轨道。

4.2 加固防堤,束水防沙

目前,整个洞庭湖区的防洪治沙体系是在50年代通过培修堤防、合修大圈、堵支并流的基础上形成的规模,发挥着很大的拦洪防沙作用,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饱经浸蚀和冲压,加上有些堤基被逐渐沙化,防堤的耐受力在逐渐下降。建议结合列入国家计划的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的进行,对整个湖区的防洪拦沙大堤进行全面改造或加固,达到永久束水防沙的目的。

4.3

机械疏竣,挖泥清淤

随着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展开,国家将投资150亿元, 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大量现代化设备开始对洞庭湖进行机械疏浚、清理淤泥,降低湖床,减少潜在的沙化危害;应积极推进洞庭湖南北分洪道建设,减轻洞庭湖区的蓄洪防沙压力。

4.4 改良沙地,合理开发

由于洞庭湖区沙化土地由河湖积形成,加上自然条件较好,大部分沙地都得到了初步开发, 其中沙改田(地)11013hm[ 2] , 造林种草8170hm[2]。但这些开发都相对落后,科技含量少、产量低、 经济效益差,为了更有效地减轻沙害损失,必须对沙地进行科学分析及合理改良,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4.5 造林种草,保水固沙

目前,湖区农田林网和防浪护堤固沙林体系已逐步形成,随着“中德合作长江中上游生态防护林工程”在洞庭湖区的顺利实施,它将发挥日益巨大的固沙防洪作用。追本溯源,洞庭湖区的泥沙源于“四口”和“四水”,更缘于“四口”和“四水”上游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上游来沙问题,必须在中上游地区结合长江中上游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造林种草、封山育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方能治本治标,这是最有效、最彻底的解决方法。因此“四口”和“四水”中上游地区的人民必须从大局出发,为洞庭湖区根除沙害作出应有的贡献。

致谢:本文承本设计院郑福瑞总工程师审阅。

1998—06—23收稿

标签:;  ;  ;  

洞庭湖区土地沙漠化分析及防治对策_洞庭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