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债券市场论文,现状及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届时,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作为一个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不仅要有发达的股票市场,还要有发达的债券市场。香港的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自然十分引人注目。本文拟介绍一些基本的情况。
一、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
在香港的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十分发达,而债券市场的发展则相对缓慢。1989年,债券总额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0.2%;占股票市场比重0.2%;占银行资产比重微不足道;占亚洲债券市场比重0.1%。主要原因在于:(1)发行债券的主要功能是长期融资,而香港本地的大公司和金融机构对大型及长期融资的需求不大;(2)由于香港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市场比较发达,企业和金融机构较为依赖银行借贷和发行股权资本筹集资金;(3)由于香港政府一直在财政上保持盈余,极少需要发行公债,因而没有形成一个政府债券市场,使企业债券市场也无法活跃;(4)利息预扣税的存在阻碍债券市场的发展。
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香港债券市场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主要得力于政府机构的促进和国际机构组织的推动,发行的主要债项有:
1989年6月,香港政府以投标方式发行10亿港元债券,用于建设工程储备金;
1989年5月世界银行首次发行港元债券,开创了多边国际组织加入香港债券市场的先河。其后,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发展银行等其他多边国际组织也在香港发行债券。香港政府给予这些债券税务优惠;
1990年3月,港府推出外汇基金票据计划,最先推出91日期的票据,每星期发行1次;
1990年10月,港府推出182日期的票据,每隔2个星期发行1次;
1991年2月,港府发行364日期的外汇基金票据,每隔4个星期发行1次;
1991年11月,港府开始公债计划。最初发行2年期公债,其后再发行较长期公债,发行所得拨入公共工程储备金内,作为基建费用;
1991年11月,亚洲开发银行发行了首批非港元票据,又被称为“龙债券”,其后又有GECC、Nordic lnvestment Bank相继加入发行;
1993年2月,包括国际金融公司在内的多边机构发行5亿港元债券;
1993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发行价值300亿日元的龙日元债券,同时在香港、新加坡和台北推出;
1993年4月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1993年5月,推出首批2年期外汇基金债券,外汇基金债券所得拨入外汇基金;
1993年5月,北欧投资银行发行2.5亿美元为期5年的龙债券,同时在香港、伦敦及新加坡上市;
1993年8月及9月,国际金融公司再分别发行7.5亿港元和5亿港元债券;
1993年9月,亚洲开发银行第二次推出港元债券计划,集资10亿港元;
1993年10月,香港金管局首次发行3年期外汇基金债券,该债券每隔1季发行1次,对发展本地债券市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93年11月,北欧投资银行首次发行5亿港元的债券,世界银行发行10亿港元债券;
1994年9月,香港金管局推出首批5年期外汇基金债券,这是首批跨越1997年债券,对增强投资者信心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1995年11月,香港金管局首次发行7年期外汇基金债券;
1996年3月22日,世界银行发行首批跨越1997年的10亿港元的定息债券;
1996年9月30日,香港金管局推出首批10年期外汇基金债券,市场竞投反应热烈,总认购额达72.6亿港元,较发行总额5亿港元超额13.5倍,成为外汇基金债券推出以来所获得的最高认购倍数。
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港府、金融管理局和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功不可没。金管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连续推出外汇基金票据。香港政府从1990年3月开始销售外汇基金票据。目前,外汇基金票据的年期已长达10年。(2)建立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金管局在1993年12月推出债券工具中央结算服务,结算系统运作从1994年1月31日开始。这一系统主要功能是担当由香港政府以外的机构发行的港元债务工具的中央托管及结算者角色。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已与主要的国际结算系统建立联系,为海外投资者提供进入香港债券市场的渠道。1995年,即时支付系统也已完成。(3)从1993年开始,向外国机构发行的债券提供税务优惠。(4)为活跃市场,推出庄家制度。至1994年底,当局共委出230名市场庄家及103名认可交易商。市场庄家须负责在货币市场正常交易时间内,报出买卖价格。联交所采取的推动债券市场的措施有:(1)1994年7月,推出债券发行计划,容许密集发行债务的债券发行人享有更大的弹性。(2)1994年7月引入有资产支持的证券的上市规则,同时削减了债券的上市费用,从10万港元减至5万港元。(3)1994年7月修订了与选择性销售的债务证券有关的上市规则。修订的目的是使债务证券有关的规则与国际要求一致,而不至于牺牲香港特有的监管标准。有关修订也简化了债务证券的上市申请手续,使其更有效率。(4)1994年11月,联交所上市委员会赋予上市科总监权力,批准以下机构发行或担保(如属担保发行)的债务证券的上市申请:国家机构;超国家机构;国营机构;银行及具有投资信贷评级的公司;股本证券在联交所上市而市值不少于50亿港元的发行人。
二、香港债券市场的主要特点
目前,香港的债券市场已初具规模。香港债券市场的主要特点是多样化。从债券发行者来看,有政府机构(港府、金管局)、公共机构(香港地下铁路公司)、国际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工商企业。特别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大陆已有多家机构将债券在香港上市,这些机构包括: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泰福财务有限公司;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从债券的品种来看,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工商企业债券;有“龙债券”(在亚洲订价、发行和上市的债券)、“牛熊债券”(与恒生指数或黄金挂钩的债券)、可换股债券;有短期债券(2年以下)、中期债券(5—7年)。在较短的时间内债券市场能够做到如此多样化,足以说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灵活性。香港债券市场的第二个特点是长期债券第二市场不够发达。香港缺乏政府票据作为评估债券工具相对孳息率和风险的基准,也没有长期债券的第二市场。多边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通常将债券“配售”给投资者,但由于没有适当的运作架构支持第二市场,这些优质债券大多落入保守的投资者手中,如中央银行、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香港债券市场的第三个特点是本地公司较少在本地发行债券,而热衷于在海外发债。从1988年至1994年3月底,香港公司在海外市场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包括可换股债券,估计达84亿美元,而至1994年4月底,它们在香港透过联交所发行的债券则只有95亿港元。本地公司的这种选择主要是因为香港的债券第二市场不够活跃,而欧洲的债券市场投资者多且第二市场活跃。
三、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潜力和远景
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潜力被行家普遍看好。主要理由是未来年月中,亚洲地区的基本建设亟待发展。世界银行1996年8月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在从1995年到2004年的未来10年内,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将需要1.3万亿到1.5万亿美元巨额投资,而中国的需求将占到其中的一半左右。据报告估计,在未来10年内,中国基础建设需要7,000多亿美元的投资,约占地区预计总投资的51%。预计在未来的10内,单是香港基建方面的开支将会超过3,500亿港元;而中国1994年在基建项目上耗资250亿美元,此项支出的年增长率今后数年将会达20%。如此庞大的基建融资需要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来完成。而香港作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有着极为丰富的融资经验,担当此一重任是十分称职的。
基于对1997年之后香港前途的信心及香港政府在发债方面的成功,1996年10月30日,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确认,港府外币债项信用获得A级评级。港元债项信用的评级A+及短期债项信用的评级A-也同时获得确认。此外,港元长期债项评级的前景也被看好。
债券市场的发展被认为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十分有利。香港的资本市场结构一向发展不够平衡,股票市场发达,而债券市场薄弱;短期投机炒作热络,而长期投资冷落。而在股市中,金融地产股又占较大比重。造成资本市场的平稳性较差。发展债券市场可以克服这一缺陷,也可以大大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债券市场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性体现在:(1)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寻求定息长期资金提供市场。(2)使资本市场工具从集中在银行体系手中,转向以非银行投资者持有为主,减少整个资金市场受到利率走势一旦上升所带来的冲击。(3)作为一个发行程序,避免在利率趋低时定息资金市场工具一窝蜂地推出,涌进市场,形成消化不良。
目前香港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缺乏政府长期债券作为评估债券工具相对孳息率和风险的基准。公司债券的定价不好决定。(2)本地发债机构不能享受多边国际组织和国际发行机构享受的免税待遇,缺少发债的积极性。(3)发债程序不统一,发行形式也不规范,影响公众购买。(4)普通民众对债券的知识了解有限,对债券工具涉及的风险知之甚少。
为解决这些问题,港府和金管局已决定作进一步的努力。关于统一发行程序的问题,香港资本市场公会在1994年底成立一个名为“债券事务常规委员会”的组织,研究依照国际第一市场协会的指引,为香港市场制定出一套债务工具发行的常规指引。证监会拟议修改监管条例。尽量避免过分监管以促进债券市场发展。1995年金管局推出从五个方面协助债市发展的计划。金管局已与港府商讨,进一步给予港元债券税务优惠及免除印花税,从刺激本地债券市场的发展。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令人乐观的。
标签:债券论文; 债券市场论文; 交易所债券市场论文; 债券借贷论文; 投资论文; 外汇论文; 金融工具论文; 票据论文; 港币论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