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机制&基于37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_绩效反馈论文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作用机理——基于37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作用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校企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在创新研究中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互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机构、组织相互作用、互动,并同时和外部环境发生联系,从而获得技术创新与研发所必需的知识和信息,以及选择创新的方向和可能性[1-3]。大学是知识创造的重要场所,基于其知识创造的独特优势,在世界各国大学都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的背景下,通过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增加企业知识存量,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围绕校企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Arvanitis调查了瑞士2533家制造和建筑行业的企业,知识转移提高了企业研发密度和创新产品销量[4]。Hanel等分析了加拿大制造企业同高校从1997-1999年的合作,发现合作主要集中于知识型企业,并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绩效[5]。Link等访谈了美国20位企业家、15位大学领导和20位科学家,发现校企知识转移的激励结构更具吸引力的大学知识转移效率更高[6]。徐升华等认为通过校企知识转移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之一[7];芦亮通过研究发现,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校企知识转移对企业专利授权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同时校企研发合作相较于校企知识交易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所带来的效用更大[8]。邹波等研究了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过程机制,在分析了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内化机制、保障机制及认知阶段、搜寻阶段、传递阶段、吸收阶段、创新阶段、反馈阶段之后,构建了过程—机制模型[9]。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尽管学者们围绕校企知识转移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1.1研究假设

(1)被转移知识的特性与校企知识转移绩效

在知识管理领域,知识内隐性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Michael和Paul在研究大学—企业联盟的知识转移时指出,(企业)从大学研究中心那里获取隐性知识比获取显性知识更加困难,特别是在大学中的个体不愿意花费时间和努力去与企业员工进行沟通时,企业获取隐性知识更加困难[10]。知识复杂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衡量,比如知识的新奇程度、错综复杂程度等,Reed和Defillippi认为,知识的复杂性越高,将使得知识转移的难度与数量上升,导致知识转移成本增加[11]。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2)知识来源方(大学)因素与校企知识转移绩效

大学作为校企知识转移中知识的来源方,其知识转移的主动意愿会直接影响校企知识转移能否顺利进行。同时,由于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知识距离和组织距离,大学研究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传授能力,所输出的知识才能够被企业员工领会和吸收。Hansen指出,意愿(willingness)与能力(ability)是解释知识转移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12]。Grant认为,知识本身具有独享性,因此必须有公开的意愿和能力,才能使知识转移有效运作[13]。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3)知识接收方(企业)因素与企业知识转移绩效

在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员工是否愿意接收从大学转移来的知识,企业的激励措施是重要影响因素,Lathi和Beyerlein在关于知识转移的促进因子研究中发现,精心设计的具有激励性的报酬系统会推动知识转移的顺利开展[14]。知识转移同时包括知识的传递和吸收两个环节,如果知识接收方没有消化吸收转移来的知识,并不能称之为成功的知识转移,Michael和Paul研究发现,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大学研究中心和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存在强正相关关系[10]。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4)校企间组织情境与知识转移绩效

在知识转移的研究中,信任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情境因素之一。Davenport和Prusak归结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时首先提到信任[15]。Szulanski认为,如果知识来源方的可靠性无法被接收方认可,则知识转移过程将受到影响[16]。知识距离是指知识的提供者与接收者之间拥有知识的相似程度,Hamel认为,为了使组织学习能够进行下去,转移双方的知识距离不能够太大[17]。大学与企业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双方具有组织文化、组织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构成了大学与企业间的组织距离,Simonin认为,当知识跨组织转移时,组织之间在企业实践、制度传承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效果[18]。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较强的地理临近性,Lyles和Salk认为,地理或空间上的距离将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知识转移双方的距离越远,致使转移的速度越慢,所转移的知识量也就越少[19]。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从模型整体框架上看,这是一个结构模型,该模型共有12个潜变量,其中有10个外生潜变量和2个内生潜变量。该模型刻画了不同构面对校企知识转移绩效、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路径,本研究以该理论模型为基础展开实证研究。

2 实证研究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变量测量项目来源有三个:一是直接运用既往研究中已经被证实有效的测量项目;二是在既往文献所提出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实际整理出来的测量项目;三是依据相关理论或文献研究结论分析得到的测量项目。在初步问卷形成之后,选取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哈尔滨哈飞实业总公司、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奇瑞公司等4家企业进行了试调查。根据反馈意见,删除了初始问卷中的2个雷同问题,并对初始问卷中的概念偏差、语意模糊、内容不清的题项进行了修正。问卷设计采用封闭式问卷,使用Likert五级量表对变量进行测量。各因素所包含的问题如下:

知识的内隐性与复杂性:大学转移来的知识难以用口头表达清楚(KT-1)、大学转移来的知识难以用文本形式传递(KT-2)、大学转移来的知识经验性和技巧性内容很多(KT-3)、大学转移来的知识需要在边干边学中才能理解(KT-4);大学转移来的知识涉及多个不同知识领域(KC-1)、大学转移来的知识多是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知识(KC-2)、大学转移来的知识需要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KC-3)、大学转移来的知识需要相关知识基础才能理解(KC-4)。

大学知识转移意愿与传授能力:大学人员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告诉企业员工(TW-1)、大学人员会主动提出技术改进方案(TW-2)、在进行讨论时大学人员会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TW-3);大学人员能简单明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IA-1)、大学人员能够结合企业实际对知识进行讲解(IA-2)、大学人员能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讲解方法(IA-3)。

企业组织激励与吸收能力:企业有一定措施奖励员工向大学人员学习(OP-1)、当员工接收和应用新知识比较快时会受到企业的表扬或奖励(OP-2)、企业每年都会总结和表彰学习进步的员工(OP-3);企业能够把从大学那里学到的知识与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AA-1)、企业从大学那里获得知识后具有一定措施对新知识进行消化(AA-2)、企业能够把从大学那里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AA-3)。

大学与企业的组织情境:在与大学合作时双方都能够相互信任(RT-1)、企业相信大学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RT-2)、双方能够坦诚地交换意见(RT-3);企业的知识背景与大学转移的知识相似(KD-1)、双方讨论某些专业问题时能够很快理解对方的意思(KD-2)、在解决技术难题时双方人员能够较快统一思路(KD-3);双方规章制度比较相近(OD-1)、双方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相似(OD-2)、双方员工考虑问题的方式相似(OD-3);双方地理距离越远越不易于知识的学习(GD-1)、双方地理距离越远越不利于相互交流(GD-2)、双方地理距离越远越不利于共同攻克技术难题(GD-3)。

知识转移绩效与技术创新绩效:企业通过向大学学习增加了知识储备(KTP-1)、企业通过向大学学习提升了员工知识水平(KTP-2)、企业通过向大学学习降低了企业技术开发或改造成本(KTP-3)、企业通过向大学学习缩短了技术改造或创新周期(KTP-4)、企业通过向大学学习增强了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KTP-5);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TIP-1)、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了专利数量(TIP-2)、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了企业利润(TIP-3)、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了能源消耗(TIP-4)、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技术标准(TIP-5)。

2.2数据收集

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本研究要求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所调查企业必须与大学有过合作经历,并开展过知识转移活动;②企业必须具备研发能力,具有研发机构。在地域选择上,尽量涵盖较广泛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在企业中的调查对象选择上,主要选择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有过校企知识转移经验的企业员工,一般每个企业发放问卷2-3份。在调查途径上,主要包括:①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EMBA班学员中发放问卷,请具有校企合作经验的学员进行填答;②通过问卷邮寄的方式,给一些符合调查要求的企业邮寄问卷请其填答;③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请一些符合调查要求的企业进行填答。本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674份,回收428份问卷,整体回收率为63.5%。回收的428份问卷中,剔出无效问卷58份,最后得到适合进行后续研究的有效问卷370份。

2.3信度和效度检验

由于本研究没有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所以主要采用反映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测量数据的信度,Cronbach's α系数是一种直接分析题目之间一致性或相关程度的指标,Cronbach's α系数大于0.7即属于高信度值[22]。通过采用SPSS16.0对数据的内部一致性计算,结果显示,每组题项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见到表1)

效度检验从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两个方面进行。在内容信度方面,由于各测量项目均是参考已有相关文献和问卷,并在问卷预测后对初始项目进行了修正,因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EFA)对具体测量项目进行检验,按照特征值大于1,因子负荷小于0.6的原则,删除2个测量项目:企业通过向大学学习增强了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KTP-5);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技术标准(TIP-5)。再对精简后的题项进行了EFA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每个测量项目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7,这说明量表具有很高的建构效度。

2.4假设检验及其结果

本研究应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作用机理,首先对数据进行了验证,验证内容包括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及理论假设的支持情况,表2是模型拟合度的各项指标。

从表2模型总体拟合度的各项指标来看,对照各项指标的评判标准,表明模型总体的拟合性良好。各项假设的验证结果见表3。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作用路径见图2。

图2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作用路径图

3 结论和建议

本文对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被转移知识的特性角度,知识内隐性和复杂性对校企知识转移绩效都产生负向影响,其中知识内隐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从知识输出方角度,大学知识转移意愿和传授能力都对校企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大学知识传授能力的影响更大。从知识接收方角度,企业组织激励和知识吸收能力都对校企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吸收能力的影响更大。从校企组织情境角度,校企关系信任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较大的正向影响,校企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经实证分析,校企地理距离对知识转移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的假设没有被支持,这可能是由于在当前交通便捷、信息渠道畅通、计算机网络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大大缩短了现实世界中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为校企知识转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使得地理距离对校企知识转移的影响不再显著。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这进一步论证了通过校企知识转移增加企业知识存量,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合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提升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大学知识转移意愿和传授能力。Dixon认为,知识拥有者由于担心转移了知识而失去自身的独特价值,他们可能并不乐意主动地转移或共享这类知识[23]。大学与企业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由于知识转移而给大学带来失去自身优势的威胁感并不强,要增强大学知识转移的意愿,在宏观上政府要做出制度性安排,制定激励大学开展知识转移的政策措施,在微观上企业要采取具有吸引大学进行知识转移的有效措施。在知识传授能力方面,大学要通过开展培训等工作,提高大学人员的知识编码能力、对企业反馈信息的把握能力等。

(2)加强企业组织激励和吸收能力。在组织激励方面,Szulanski认为,知识接收者的激励不足通常是由于自我防卫机制以及组织内部的权利斗争所造成[16],因此,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消除阻碍、拒绝外部知识流入的各种可能性,促进企业员工主动地接收大学转移来的知识。在知识吸收能力方面,既往研究表明,在组织层面上,吸收能力与组织结构、组织惯例等密切相关,企业要建立起与大学合作的网络化结构,积极建设鼓励吸收、学习外部知识的组织惯例和文化,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3)创造有利于知识转移的组织情境。实证研究表明,在多个因素中,关系信任对校企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最大,因此提高校企关系信任对提高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大学与企业要积极创造知识共享的文化环境,在双方员工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要通过合同的形式规范双方的行为,保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知识距离方面,企业在搜寻大学合作伙伴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知识需求、知识背景与大学的相似性。在组织距离方面,企业要尽量选择在组织文化、组织惯例等方面与自身具有较强相似性的大学合作,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要主动适应对方的组织文化和规范,以避免合作过程中产生冲突。

(4)提高企业知识整合与运用能力。Mokyr认为,在生物学中,底层结构是基因,在技术创新中,底层结构是知识基础[24],也正因此,企业只有不断植入新的知识,才能够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然而,企业只是接收了大学转移来的知识并不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必须把吸收来的知识与自身的知识基础整合起来,才能够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集和技术集,进而推进技术创新的涌现。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自身知识基础与大学转移来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并进行运用,才能够最终实现通过校企知识转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标签:;  ;  ;  ;  

面向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机制&基于37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_绩效反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