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建筑工程土方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一个施工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施工质量。而在建筑土方工程施工管理中,保证施工质量,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管理,控制土方开挖过程,做好验收工作,以保证土方施工的秩序和安全。要想解决建筑土方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工程的施工管理要点。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土方工程施工的场地布置管理要点,其次,在建筑土方工程开挖过程中要注意的施工管理要点,最后,介绍了建筑工程土方回填中的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土方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
土方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最早的环节,其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后期工程的建设。但是现在的土方工程由于施工量巨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且土方工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管理的难度在逐步加大。为了更好的解决土方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就需要施工单位首先要了解土方工程的施工要点,主要包括外在的场地布置、土方开挖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土方回填的要点。其次,在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后,再进行科学的勘察和施工设计,这将会对土方工程的施工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将会对促进其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一、建筑土方工程施工的场地布置管理要点
1.1做好施工场地的排降水施工
由于土方施工中作业的主要对象是土体,而土体又极易受到水体的作用与影响发生形态变化,给土方开挖与回填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土方施工应当尽可能的避开在雨季开工。但无论是不是在雨季,都需要做好排降水工程施工,以免使基土受到损坏,出现塌方、泡漕等施工质量问题。
1.2按照施工场地的大小来布置设计
一般来讲,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施工场地够大、够宽敞,都是将土方工程进行分段,同时进行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各个分区的施工任务必须要明确,且要做好施工现场管控工作,避免出现碰车现象。而对于施工场地比较狭小的情况下,就要将所有的施工机械集中在一起统一调配施工,以利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当然这种施工布置方案由于机械人员过于集中,较易出现互相干扰的局面,需要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做好协调工作。
1.3选择合适的挖土运输方式,以保证施工现场的有序
合理的土方运输方式可以保证深基坑挖土拖工的顺畅,可以根据挖土量及工程场地交通现状来选择土方运输方式。对于较大的深基坑工程,其车流量较大,必须经过周密的部部署,根据出土点,计划和控制每个出土点的车流量,保证施工现场车流量有序流动和井井有条。
二、建筑土方工程开挖过程中的施工管理要点
2.1充分考虑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避免造成不利影响
在开始工程施工之前,对于施工现场的土层情况要检查清楚,防止有光缆、管道等影响施工质量的东西存在,对于在用的光缆、电缆管道等应该通知相关单位处理。同时要考虑开挖是否会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造成不利影响,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
2.2做到随时测量,控制挖土的深度
现在土方多采用机械开挖,对于尺度难于精确把握,容易发生超挖。挖方的增多将导致填方的增加。挖方的增多将导致填方的增加,最为不利的是深度的超挖。因此,必须进行回填才能保证基底达到设计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就是在开挖过程中,填土的密实度难以做到与原土一致。这将导致基底承载力不均匀,引发不均匀沉降。因此,机械开挖中必须随时进行测量,以控制挖土的深度。
2.3充分考虑深基坑支护,保护施工场地周围的安全
在场地组够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放坡施工的手段,但是前提是基坑深度达到4米。但对于城市建筑施工而言,由于场地限制,通常无法放坡。同时,城市建筑多为高层,且多设有地下室,深度可达6-15m。为了保证基坑开挖时的施工安全及防止对邻近建筑物、道路、管线、构筑物的危害,必须考虑深基坑支护,支护结构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2.4做好基坑(槽)的验收工作,认真核查验收
基坑开挖完毕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地质勘察单位、质量监督部门、施工单位统一进行验收,主要核对地基土与地质勘察报告是否相符;工程是否达到设计图纸要求;有无破坏原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土扰动;观察槽底土颜色是否一致,土的坚硬程度是否相同,有无局部含水等异常现象,在槽底走动时有无颤动感觉。必要时采用钎探、洛阳铲进行检查,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要求不符,应报请设计单位给出处理意见。经检查合格的基坑(槽)应填写基槽验收、隐蔽工程汇录,如遇基底有大面积较厚淤泥情况时,建设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建议设计单位采用置换基底土方法或打木桩法进行加固处理。
三、建筑工程土方回填中的要点介绍
基底回填土不实将会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房心回填土不实会导致地面开裂。因此,回填土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3.1回填土料的要求
回填土方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要控制回填土料含水率的大小,土料过干不易压实,过湿又易压成橡皮土。目测法的测定方式是用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具体要求为含水量按重量百分比,砂土8-12,黏土19-23,粉质黏土12-15,粉土16-22。
3.2填土要分层压实
人工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应铺不大于20 cm,压实3-4遍。机械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 cm,压实5-6遍。墙体两侧应相对同时夯填。两侧土面高差,一般不宜大于30 cm,若高差过大,可在一侧加木支撑。在回填土夯实或压实之后,应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
3.3注意基底的清理
回填前应先将基底的垃圾、树叶、杂土、松土等清理干净,并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底引起地基下陷,基底为松土时。应先充分夯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施工质量的关注度的提升,如何更好的进行土方工程施工管理,这一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和考虑。本文主要针对土方工程的要点进行了阐述,以便提供一些参考,让施工单位认识到土方施工中的问题,提高对场地的管理水平,提升对土方开挖和土方回填的深层认识,针对这些土方管理的要点反思自己的施工问题,将会对建筑土方工程施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土方施工管理的有序性和安全性,保证土方的施工质量,解决土方施工中的问题,促进建筑土方工程施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燕.建筑土方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研究[J].卷宗2017,(17)
[2]贾建喜.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 山西建筑2017,43(09)
论文作者:刘运成,赵晓东,许海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土方论文; 工程论文; 基底论文; 建筑论文; 场地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要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