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径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论文_陈青花

株洲市茶陵县舲舫乡卫生院 内科 412400

摘要: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后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改善效果分析。方法 定向拣选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利用数字随机法依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2组,其中4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44例纳入研究组(常规+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效果较对照组高;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77.3%,p<0.05。结论 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能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健康教育路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护理效果

支气管作为人体呼吸系统中重要的组织之一,在呼吸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受到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导致支气管受损或发生较多的炎性反应均能够引起气道堵塞,气管发生阻塞后会直接影响气管的解剖结构造成支气管扩张性病变。该疾病能引起较多的临床症状,且疾病发展呈现慢性迁延的趋势,目前为止预后效果较差。为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应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意识,鉴于此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88例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并利用健康教育路径展开护理干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定向拣选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利用数字随机法依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2组,其中4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44例纳入研究组(常规+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性20例,年龄(48—78)岁,平均(53.4±3.4)岁;研究组44例:男22例,女性22例,年龄(45—77)岁,平均(52.9±3.1)岁。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就患者入院后的基础生命体征展开监测,指导一日三餐的摄食标准[2]。观察临床症状,反复咳嗽患者应给予常规的促排痰护理,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咳药物,同时可经静脉通道给予抗生素缓解支气管炎症。痰液较多的患者可及时采取雾化吸入或常规的促排痰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常规护理应基于基础的环境护理,严格控制空气质量,合理调节空气湿度全面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路径,由科室内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小组,针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构成原因以及治疗过程展开基础讲解。在展开健康教育干预前将科室内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发放给每位患者并做相应的讲解。根据护理流程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参加人员包括专科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采取媒体播放器,利用声像图文的方式详细讲解,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结合情景教育方法实际操演,加深患者的影响。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积极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结果以及护理后的有效率。

1.4疗效评价

纳入(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操作)思想指标展开评估,每项2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效果越好。有效率评价:有效,精神状态较好,未发生误吸事件、疾病控制效果较好。显效:精神状态一般,发生较少的不良事件、疾病控制效果一般。无效:精神状态较差,发生较多的不良事件、疾病控制效果较差。

1.5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数据输入“SPSS24.0”统计学软件中,“n”为病患例数,[n(%)]代表计数资料,结果用“x2”检验,“x±s”代表计量资料,结果用“t”检验,p<0.05。

2.结果

2.1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结果(分)

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如表1.

2.2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展开评价(%)

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77.3%,p<0.05。如表2.

3.讨论

由于疾病能够引起较多的并发症,长久迁延不愈会直接造成全身症状,如营养不良、肺功能逐渐丧失、累计心脏诱发肺源性心病[4]。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原因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因各种肺源性疾病的感染激发或长期影响导致。该疾病在临床上一般可通过胸部CT联合痰液病原学进行确诊。罹患该疾病后患者常能伴随剧烈咳嗽、痰液增多,偶尔会出现咯血等症状,疾病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治疗时一般结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或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积极结合雾化吸入或氧疗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在进行疾病护理时需要明确患者治疗进程并结合常规的护理流程,严格遵从医嘱展开综合性的环境护理以及病情监督,在这基础上展开积极的药物指导。根据目前较多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多数患者不具有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自我护理的主动性,鉴于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路径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重点在于护理前需做好全面而严谨的护理计划,由护理专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临床干预[6]。相比于常规护理该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定,同时能够通过高效的健康知识普及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提高自我护理意识,为证明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结合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效果较对照组高;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77.3%,p<0.05。这说明,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相比于常规护理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路径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能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芹.知信行模式在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2):3109.

[2]潘玉嫦,罗瑞芬,陈淑贞,等.自我管理项目对支气管扩张病人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0):1278-1280.

[3]刘晓倩,范秀英,朱裕林,等.临床药师对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6):852-854.

[4]马静,陆影,张玲莉.营养支持联合健康教育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526-528.

[5]李新如,黄佳茹,刘明等.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 临床荟萃, 2018,33(10):918-920.

论文作者:陈青花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路径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论文_陈青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