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BAS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具有高效监控、高联动性、安全性强的显著优势,在建筑物智能化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采集、处理、反馈等模块,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力设备,进行数字化监控,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建筑物的实时高效监控。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已成为衡量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物电气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标准,所以其安装时施工技术及质量就格外重要。本文就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其安装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安装施工
1、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概述
建筑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系统是由中央处理系统和分布在建筑各个部分的远程处理机所共同组成的,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换,所以,建筑的监控系统由数据资料收集箱通信设备、中央设备、测量元件与控制件这四个主要部分来构成。其中中央设备主要有中央处理机、显示器、操作键盘等的外围设备与不间断电源构成。中央处理机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指挥中心,不仅接收和处理每个数据资料收集器收集的数据,还可以根据预定程序发出相应的指令,显示并打印各种各样的有用数据,并对指挥所外围的设备进行遥控。数据资料收集器是数字的控制器,其工作包括和中央站还有其他的现场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并能进行相关的控制运算;数据资料收集器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中起着数据与指令传输的关键作用,它也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分站。一般所用的测量元件主要有各种型号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控制器件主要由通阀和直流继电器组成,一般安装在监控设备末端,以此来为中央电脑提供各种所需的数据。任何工程项目都是从项目立项、方案可行性论证到初步设计,再到编制各种施工图,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项目中的各项工作都含有电气设备的安装部分,因此,必须要对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部分给以足够的重视,对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要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2.1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管线铺设工艺
管线是构建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架构基础,管线铺设是建筑电气系统安装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筑电气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和功能的前提。在安装和铺设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管线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1)隔离原则: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各部位和各子系统之间要做到有效隔离,严谨出现交叉、虚接、联电等故障,实现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稳定。(2)安全原则,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存在强弱电分布复杂,线槽内部线型多样等实际状况,必须要在系统安装和管线铺设时及时而有效地进行电力安全防护,有效隔断强弱电路,同时在强电管线回路中要做到断电施工,以确保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管线铺设的安全性。(3)区别对待原则,在进行铺设中,必须做好分管、分槽等工作,并要注意铺设电源线、控制电缆等。应把系统设备的某些运行接地部位和其他弱电设备的公用接地线相连接,该类设备一般有数据显示设备、网络控制设备、网关等。另外,在现代建筑内通常还会安装诸多和多种系统电子器件和设备,且其运行频率、性能及抗干扰力都是有差异的,所以必须严格依照规范予以妥善接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全面检查原则,管线穿行建筑物内外结构,分布范围广阔,确保管线铺设质量是确保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因此,要在铺设管线之前就应该做好检查计划和设计,在铺设工艺中做到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管线的全面检查,在铺设后对容易产生问题和隐蔽部位的管线进行彻底检查,为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施工打下系统性、技术性、过程性的基础。
2.2配电箱安装技术
在施工中应仔细标注清配电箱上的编号,保持配电箱的整洁性。确保电源进线、负荷出线等与电气设备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需通过54线端子板与54线对开关箱内的金属箱体、设备安装板及其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或外壳进行电气连接,采用编织软铜线对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进行电气连接;在进行导线与电气设备接线端子、箱体的保护接地接线端子、中性线接线端子的连接时,需确保连接的牢固紧密,并配装弹簧垫圈;按照规范进行配电箱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保障其外部环境的安全。
2.3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安装
数字式控制设备由微处理器、输入及输出板块、自查软件、基本应用软件以及内置电池等构成,该设备的安装施工工艺的要求相对要高。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位予以安装,一般是安装在通风性好、光线足及方便检修位置;另外,为了减少管线的布置和敷设、便于采样收集各种数据资料,需要在监控设备集中的场所进行分散的配置;还可以将其安置于电控箱或电控柜内,但应注意分开强弱电系统,以保障整个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除此之外,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应尽量平正、牢固地安装,注意垂直度与水平倾斜度的允许偏差均为3mm左右;若系统是Ⅱ类系统,直接数字式控制器应该由就地邻近动力盘专路供给电源。如若控制器配置有CPU,必须要有备用电池组,便于在停电时的不间断供电,防止出现问题。
2.4远程处理设备安装工艺
实际上,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就是对一栋建筑内多个空调机组开展系统、全面的监控。此外,此系统和不同处理单元RPU间的信息传输是相对透明的,一般在相同线路装配不同处理单元RPU就能构成一控制系统。因此,可把多种处理单元RPU装配在机房之内及其周边距离较近的场所,再把空调机组的调控系统内余下的输出、入接口和周边的照明调控、水流量等设备予以连接,进而对一完整的空调机组开展系统、准确的远控。此外,安装时应预留20%到25%的处理单元RPU接口,方便后续系统维护及拓展。
2.5输入与输出设备的安装
输入与输出设备应当安装在有利于其功能发挥的地方、便于日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1)输入设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安装的具体位置的选定应该结合产品设计要求与现场建筑物内的实际情况。例如,不能将蒸汽的压力传感器、水流控制开关、水管的流量计及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管道的一些焊缝及其边缘处;在进行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温度传感器、水流控制开关及蒸汽的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另外,注意在完成风管保温之后,再进行风管湿度、压力、温度、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在安装风管型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时,必须避开出风口、蒸汽放空口等场所。(2)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安装前要进行模拟动作;在安装时,注意令风阀、电动阀门的箭头与实际运行时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还需保证电磁与电动调节阀安装在回水管上;另外,如果电动阀门与管道的口径不般配,应该采取渐缩管件并多次试验的方法,经计算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3、结语
建筑智能化离不开建筑电气自动化的体系作为支撑,自动化系统的安装是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功能与核心部分,既要重视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过程,同时也要尊重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严格遵守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进程要求和工艺要点,整合工艺的步骤和环节,系统性实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施工,使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在确保完整性的同时,实现安装高质量、运行高稳定、经济高效益等综合目标。
参考文献
[1]对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施工问题探讨实践[J].邹洪宝.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
[2]智能建筑与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和技术讨论[J].闫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
[3]建筑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J].谭桂芝.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
论文作者:陈德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管线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