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除了具备灌溉功能以外,还具有防洪、除涝功能,对社会各项生产有着促进作用,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水利工程施工有着一定复杂性,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下面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1 土石方开挖
土石方开挖前需要对工程进行测量,测量人员对设计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加密控制点并建立自己的测量控制网,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把关。按设计线路恢复中线,放样开挖边线及填方边线,为水利工程填挖方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土石方进行施工时,应将道路内的树木、杂草、粪坑等影响施工的部位进行处理,并对工地上的积水进行清除。依据测量边坡放样桩进行开挖。开挖时,要控制好边坡坡度,使边坡比符合设计要求,并随开挖随修整边坡,不得挖反坡。从上往下开挖应分层开挖,严禁挖孔开挖。一级边坡完成后,及时施工坡顶截水沟及坡面防护工程,使成型边坡尽快稳定,不影响下一级边坡的后续施工。土石方开挖不得超挖,在雨季开挖施工时,开挖部位要保持横坡,注意留有截水沟,施工段内不能有积水。冬季施工时,如当天达不到设计标高,结束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表面,以防结冻,对第二天施工造成困难。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1)模板的设计工作
混凝土模板施工过程中,模板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模板施工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在对模板进行设计时,要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提升模板设计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都会将模板设计成单元模块,将模板整体划分成独立的若干小模块,在实际施工中进行拼接,这样能够降低模板制造和运输的难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板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拼接缝一定要处于一条直线或者一条曲线上,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清水饰面效果。在使得模板承载性能足够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升模板刚度,从而有效保障模板表明曲率实现顺畅过渡。
(2)混凝土养护关键技术
后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预留一定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不受到损害,在混凝土承重能力< 1.2MPa 之前禁止任何人员和机械接近施工地点。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即可开展洒水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此外还可以采用喷洒防护剂、薄膜覆盖等表面养护方式,通过有效的养护施工来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造成内部及表面凝固程度差异的情况,保证内外凝固均匀,避免产生裂缝。
1.3 引进现代化技术,优化水利工程作业流程和工序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需持续优化施工作业流程和工序,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水利施工作业需按照施工程序设计工序进行施工,对工程进行实地勘察为顺利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提供重要方法。水利工程施工必须做好施工流程工作,对施工项目展开实际分析,将施工所有细节结合起来制定施工计划,展开施工与评估工作,选择满足该阶段施工质量要求与作业流程工序。水利工作必须要密切关注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展开动态工作,满足施工项目数据情况下切实做好工序优化和施工流程规范。水利工作施工必须合理配置施工内容,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确保水利工作施工作业所有环节和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2.1 技术管理
水利水利工程涉及到非常多的施工工艺技术,并且工程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施工环境艰苦,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对于保证施工技术应用规范、合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工程监理人员在每一个施工技术环节加强监督与指导,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纠正,对于重点难点技术使用需要事先开展地质勘测与技术研讨,将技术难点攻克,确保各项技术操作顺利、安全进行。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运用最新的技术观念与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2.2 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首先,将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条例制定出来,分级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确保技术选择与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信息收集与分析,包括技术应用方法、技术适用范围、技术难点等,建立起技术应用反馈机制。其次,建立并健全技术相关制度,加强技术监督与施工设备管理,确保各级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执行,保证各项技术应用顺畅衔接,减少各种技术冲突与矛盾,对施工中各项技术资料收集与管理,尤其是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方案及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做好归类存档,以供后期的施工借鉴参考。
2.3 做好材料及设备管理
除了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外,材料管理也是重点,这对于优化施工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着重要意义。制定标准的材料采购计划,严格遵循采购计划及标准的材料领用制度,同时,对供货商的选择要谨慎,尽量开展市场调研,选择市场信誉好、服务态度好、质量有保证的供货商,并与之建立长久合作,各项材料尽可能在同一个供货商选购,可以及时获取材料价格信息及优惠,以节省采购成本。同时,要求供货商提供每种材料的质量证明,由采购人员对材料进行抽检,做好质量验收。同时,设备管理也是重点,无论是采购的设备还是租用的设备,均要做好检修与维护,对于老旧、故障频发的设备及时更换,避免在施工中应用出现安全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2.4 制定合理的生产运行考核制度
从主观的角度来说,管理需要一定的制度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需要通过严格的制度来进行管理,生产运行考核制度就是最重要的。本文认为,生产运行考核制度是一个核心制度,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讲可以根据“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月度考核+养护队考核”制订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奖惩制度。生产运行考核制度建立后必须严格执行,通过制度化来控制生产行为,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代化管理。这样的制度对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才具有较大的保障,才能够在将来的发展当中,让水利工程达到一个新的标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一项大型、长期、复杂的工程项目,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内容,要想使水利工程顺利、规范开展,更好的发挥其各项功能,就要优化各项技术工艺,严格遵循设计及技术标准施工。同时,强化对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做好施工中各项技术操作的监督与评估,针对技术难点及重点加强技术研讨,建立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断对施工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技能水平,收集并整理好各项施工技术资料,顺利达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马艳红.浅谈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6(22):191-191.
[2]张世昱.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5).
[3]刘上海.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6(8):129-130.
论文作者:吴洪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