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方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新生儿科接受的窒息复苏患儿中,抽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1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行优质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缺血性颅内出血、脑水肿、酸碱失衡以及脐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方式;新生儿;窒息复苏;并发症;
新生儿窒息是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该疾病不仅对新生儿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还会引起新生儿死亡、智障、脑瘫等情况的发生,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主要对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旨在降低窒息复苏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新生儿科接受的窒息复苏患儿中,抽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1例。按照阿普加(Apgar)评分标准对患儿窒息情况进行判定,其中轻度窒息(0-3分)49例、重度窒息(4-7分)13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日龄1~5d,平均日龄(3.0±2.0)d。观察组中,男15例,女6例,日龄1~4d,平均日龄(2.5±1.5)d;两组患儿基本资料统计结果P>0.05,复合对照分析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进行吸氧、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温度等护理,护理期间全程动作保持轻柔。观察组患儿实行优质护理方案:(1)吸氧护理,对患儿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并根据患儿个体情况选择呼吸机辅助通气、头罩吸氧、CPAP正压通气等吸氧护理措施;(2)喂养护理,对患儿口腔喂养能力进行评估,对于无法自主进食患儿采用鼻饲或静脉补液进行喂养,对于可自主进食患儿则优先采取母乳喂养、后选择人工喂养的方式,母乳喂养则根据患儿自觉饱腹感即可,对于人工喂养患儿则根据其病情、体质量等对奶量进行计算喂养;(3)呼吸道护理,新生而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全,仰卧时容易发射功能舌根后坠引起后梗阻,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患儿体位的摆放,在仰卧位时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同时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预防口鼻分泌物溢奶、吐奶等导致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或误吸,同时定期更换患儿头部偏向方向;(4)脐部护理,使用一次性沐浴袋,擦浴前先用无菌纱布对新生儿脐部进行防护,防止在擦浴过程中脐部沾染到水而引起感染,每一次接触新生儿之前护理人员均要对手部进行仔细的清洁和严格消毒,防止引起新生儿脐部受到细菌的感染;(5)保暖护理,将患儿放置在箱温为33-34℃的暖箱中保暖,使其体温维持在36.5-37℃之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缺血性颅内出血、脑水肿、酸碱失衡以及脐部感染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62例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纳入SPSS21.0分析,使用(%)表示、x2对比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缺血性颅内出血2例、占比6.45%,脑水肿3例、占比9.68%,酸碱失衡2例、占比6.45%,脐部感染2例、占比6.4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03%(9/31例);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缺血性颅内出血1例、占比3.23%,脑水肿1例、占比3.23%,酸碱失衡0例、占比0.00%,脐部感染0例、占比0.0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2/31例)。由以上分析可见,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3.2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29.03%,x2=17.469,P=0.000;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对比结果P<0.05。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由于分娩过程中、产前、产后等各方因素影响新生儿所出现的额并发症,主要以宫内窘迫、缺氧以及呼吸系统障碍等为表现。分娩后及时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处理,同时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预后的改善、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优质护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采用最优化、最科学的手段达到最理想的护理效果。
邹丹娟[2]在研究中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实施优质护理后患儿生命质量相关指标、神经行为评分等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效保证了其健康疾病康复,为其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心梅[3]等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实施优质护理后,有效降低了患儿脑水肿、酸碱失衡等并发症,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本研究实施优质护理后,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缺血性颅内出血、脑水肿、酸碱失衡以及脐部感染等并发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提示优质护理对于窒息复苏后患儿并发症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儿进行吸氧、喂养、呼吸道、脐部以及保暖等护理,有效提高了患儿生命质量、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栾旭. 新生儿窒息82例临床护理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2):2279-2279.
[2]邹丹娟.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2):255-256.
[3]刘心梅, 李红梅, 邓育香. 优质护理方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0):4202-4203.
论文作者:冯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论文; 缺血性论文; 酸碱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