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空间集聚发展的负外部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1309(2008)04-0094-08
一、中小企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在阅读中小企业集群(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luster,简称SMEs Cluster)的相关文献时,我们会发现,对这一概念的使用是多种多样,有产业集聚、产业簇群、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地方集群、地方产业集群、集群、新产业区、创新环境、地方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新的产业空间等等概念。这些繁杂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同学派、学科对集群这同一种经济现象的不同角度把握。
在所掌握的文献中亚当·斯密(1776)在表述英国的分工和专业化时所提到的“为生产这极简单的剪刀,……把他们各种各样的技艺联结起来”。①可谓是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最早的描述,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形成的群体。他是从分工的角度给中小企业集群下的定义。
马歇尔(1890)从“外部经济”角度提出了工业综合体,强调了集群是企业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29)往往将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联系在一起,认为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在区位因子决定了工业企业的区位后,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了节约运费和交易成本而作趋于集聚的区位调整。
迈克·E·波特(1998)认为,企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他强调了地理接近在企业集群构成、绩效和识别中的作用,认为集群可以在任何空间集聚水平上发现。
Jatheo、Roleland和Pimden Hertog(1998)对企业集群的定义是:为了获取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和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经纪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
克鲁格曼(2000)把企业集群和规模经济、国际贸易紧密联系起来。他指出: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产业集群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因素在他的眼里是一种开放经济的状态,能够导致收益递增。是各国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仇保兴(1999)认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是企业克服市场失效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中间性和制度办法,是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两种组织之间,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
徐康宁(2001)认为,产业集群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
王缉慈(2001)这样来解释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他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区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具有一定专业化特征。
综上所述,对中小企业集群概念的表述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他们研究的对象至少都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地域上的相邻性。只有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才能满足空间的集聚特征;(2)集中的企业具有产业相关性,它们要么是生产同一种产品,要么是同一条产品价值链上的上下游关系厂商;(3)有一些相关机构的辅助,如大学等科研机构、法律服务等其他中介、政府部门等;(4)该区域的产品在一定地区内具有相当比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群在价值链上相互需求、既竞争又合作、共享资源的类似产业或其替代产业的中小企业及其关联机构的地理集中,是一种独特的开放性区域创新系统。
二、中小企业集群负外部性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研究文献,以及对几个典型案例的考察,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分析得出中小企业集群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群效应仍处初级阶段,共同行动效应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中小企业集群的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因聚集而产生的经济外部效应;二是行动主体的共同行动效应。前者只是一种伴生的、被动的、静态的效应;而后者则是一种主动的、动态的、持续的效应。而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基本上只能获得经济外部性所产生的集群效应。主要原因有三个:
(1)中小企业集群构成主体的发展阶段为初级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集群是由农村发展而成的,集群中企业规模很小(有的只是2~3人组成的家庭工厂),由于缺少必要的规模,难以实现整体技术升级,不能形成一定品牌,只能获得低成本的优势。如瞿溪预制机械中小企业集群、大唐袜业等。
(2)成员企业间协作关系很差。处于产业链各环节的成员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对自身在集群内部产业链上所处环节的战略性定位,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机制以及共同创建集群品牌的机制和意识。集群成员之间普遍存在主观上的信息封锁(尽管客观上并不一定完全有效)现象,相互间技术合作相当稀缺,企业宁可与集群外部企业或其它机构合作,也不愿在当地寻找技术上的合作伙伴,使得集群内部群体学习效应不能有效发挥。
(3)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人文关系网络。人文关系网络是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基础上形成的企业间信用关系网。我国许多新建集群内部缺乏共同的产业文化,尚未形成集群内部的“信任链”,中小企业之间合作度很低,导致中小企业“聚”而不“群”。严重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相互学习,进而制约了信息和创新的扩散速度,增大了企业的信用风险、市场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
2、集群品牌缺乏,有待塑造。塑造企业集群品牌形象有利于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很快获得客源,该主导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取得产业分工与转移的有利地位,但就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集群没有形成自己的集群品牌,主要原因在于:
(1)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存在恶性竞争,产生“柠檬效应”,无法形成“集群品牌”。以武汉市纺织服装业为例,武汉市有6363家纺织服装企业,个体生产单位就占了5963家,400家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135家,名牌厂家更不过上十家。众多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各自为政”进行竞争,从而造成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差;许多中小企业还是靠盲目地相互效仿,小品牌抄大品牌,大品牌抄国外大牌,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的“汉派”品牌特色。其结果是:成品销售极不稳定,形成低价恶性竞争。在市场上没有能叫得响的本地服装品牌,从而就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围绕该品牌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中小企业集群效应。
(2)集群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趋同现象严重。当集群内企业间的产品基本同质,而产品质量信息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布不对称时,“逆向选择”的结果就会产生“柠檬市场”现象,市场上劣质品充斥,并最终使整个集群走向衰亡。当大量同类企业在地理上聚集时,集群的整体声誉和品牌优势使集群内所有企业享受到正的经济外部性。这样,个别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就会利用集群的整体声誉和品牌来销售自己的劣质产品。当消费者无法识别集群内众多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时,他会根据集群的整体声誉做出购买决策。因此个别企业的劣质产品将会降低消费者对整个集群内产品质量的评价,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会随之下降,从而使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也只能获得一个较低的产品价格,企业无法从自己高质量的产品中获得应有的收益,最后导致所有企业都生产低质量的产品,集群的整体声誉受到损害。
(3)现有的集群名称没有特色,不益于做成品牌。综观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实践经验,品牌在集群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现有的许多集群规划,大到城市集群发展,小到每个城区街道的集群发展,充斥着诸多没有任何特色的名称,如某某工业园、某某制造园、某某工业区、某某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表面上让人目不暇接,似乎是一种园区林立的繁荣景象,实质上却是没有特色、混乱发展的盲目开发与遍地撒网。如某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某新技术开发开发区两个集群区域的名称,从外在来看,无法判断其特色究竟是什么,类似这样的集群名称即使做成品牌,也无法产生集群品牌效应,从而丧失了中小企业集群的一个重大优势。
3.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使企业集群后劲发展不足。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因为:
(1)缺乏对企业集群长远发展战略的科学规划。具体反映在:①由于缺乏对企业集群有关发展规律的认识,一半以上的政府主管部门还是以管理单个企业的思路在管理整个产业,不能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对如何优化集群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缺乏战略考虑。②在产业政策导向上缺乏系统性。比如,项目审批方面存在企业要引进什么就批什么的现象,由此出现重复引进和盲目投资现象;在技术创新经费投向上存在天女散花现象,缺乏重点,也不能起到“扶一家,带千家”的集群外部经济效应;③有的集群所在地政府一直强调做“航空母舰”式企业,导致集群企业一味追求规模、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分工的不足限制了整体竞争力的提高,还引发内部恶性竞争。
(2)集群发展缺乏合理的主次安排和先后安排,存在重点不突出、普遍撒网问题。一个地区由于具有不同的禀赋,不同产业不一定都具有同等的优势和条件,各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应该有主次、先后之分。然而,许多地方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却呈现出贪大贪多的特征,如在武汉市,号称十大支柱产业,五大产业带,强势产业与相对弱势产业混在一起,从而降低了强势产业的集聚发展能力,和外溢效应,造成中小企业集群的分工及专业化水平低下,没有塑造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3)分工及专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销售分散,集中度偏低,主导产业、拳头产品未能形成一定规模,支柱产品也没占有足够多的份额,缺乏核心的企业群和产品群,产业间密切度低,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产业链断裂,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外流,商机丧失,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基础薄弱,企业集群难以形成。
(4)大城市发展中小企业集群行政的协调难度较大。这是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的。一方面,从世界上和国内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经验来看,受到土地成本、制度成本以及资金规模等方面的影响,在大城市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的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缺乏科学定位和合理规划,就必然造成产业链条的断裂,使集群经济名存实亡。另一方面,在许多大城市,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就表现为市内各区域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大而全,小而全”特征突出。如果各类集群经济缺乏在整个城市视角范围内的因地制宜地协调,必然导致中小企业集群的空间定位不准确,形成混乱的发展局面,从而降低了集群经济的效果,进而造成中小企业集群缺乏发展的后劲。
4.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存在融资难现象。中小企业集聚成群后就形成了与单个的中小企业截然不同的独特融资优势,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一大瓶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金融机构降低了对其融资意愿。中小企业在信息、抵押和交易成本方面存在的明显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导致贷款抵押率低,不确定性高、抗风险能力弱;而且集群内部贷款需求数量多而额度小致使交易成本增大,这些方面都导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意愿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中小企业集群由于求贷少门而出现融资难现象。
(2)中小企业集群自我筹资能力较弱。企业融资渠道除了银行间接资金、自有盈余的资金积累外,在二板市场发行普通股票直接融资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手段,二这种手段是对于新型的科技类中小企业来说的,对于许多的一般中小企业来说是几乎没有机会的。即便就是向公众发行企业债券,相关机构对其资格(企业生产规模、资金规模、经营状况和能力等方面)也有明确具体规定,限制了许多企业利用现代金融市场手段进行融资,使部分中小企业集群自我筹资能力受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特点限制而呈现较弱状态。
(3)企业集群区域银企互动不足。在企业集群区域内,无论从空间还是从信息搜寻来看,银行与企业间的沟通优势是区域外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然而受旧的经营观念和实际垄断体制的影响,银行机构习惯于坐等客户上门开展业务,主动了解客户,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客户的主动信息沟通意识较差。所以造成一方面是银行出现“相对资本富余”,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不能获得稀缺的发展资金。企业集群区域内银企互动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4)企业集群地区的民营中小银行成长缓慢。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机构风险自我约束较差,金融监管部门监管手段受技术水平制约等实际情况,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政府金融监管政策比较严格,对于民营中小银行的设立特别慎重,对于已有民营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更是有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企业集群的多方面融资优势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三、中小企业集群负外部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缺乏区域品牌,不利于区域经济未来发展。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如硅谷的BC产品、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温州的打火机等,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形象更明显,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成为珍贵的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外部效应,就可以为区内所有企业所享受,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然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集群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即使有的一些品牌,档次也比较低,更谈不上响当当的区域品牌了,区域品牌的外部经济效应不能很好地发挥,不仅不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也不利于提升整个区域形象,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2.不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理论上讲在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各成员企业自创业始就可以获得原料、技术、人力、设备、信急、资金和市场订单等方面的支持,使其具有集群外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因此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化,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且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化可以使企业利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同时,集群内部通过专业化分工,不仅满足了市场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使平均成本明显降低,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由于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小,过度分散化,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下,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等特点使中小企业集群的负外部性影响了企业集群本身具有的优势发挥,不利于了企业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增强。
3.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社会性系统,集群内企业间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进行信息集中、传递与扩散,从而形成一个由多种要素、多种主体、多种联系共同组成的集合体,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各种要素的结合,培育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培育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环境,有利于创新主体与合作制度的形成。区域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以其小而活的特点比大企业更有优势,成为区域创新的主要力量,而通过集群化,中小企业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区域创新环境的形成又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产生和加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中小企业集群所具有的负外部性如缺乏信任机制、协同关系差等方面严重制约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形成,进而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不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产生和加强。
4.一些集群的边缘化现象,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增长。集群化现象出现的较早的地区之一的浙江,由于部分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形成的较强的配套能力,将块状经济集群优势中降低成本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至,加上资源分配上逐渐走向边缘,造成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因而出现了集群边缘化现象,为避免边缘化困境,出现了企业大举外迁。浙江省工商局调查组回收的1650份有效问卷显示,浙江外迁的企业已逐渐由单一的个别企业外迁向区域部分群体企业外迁变化,由单一的企业外迁逐步向企业、资本、产业的组合式外流转变,由传统制造业的一般性转移逐步向新兴行业、优势行业转移。虽然浙江省个私民营企业协会对外迁依然持乐观态度,认为,浙江企业外迁主要是“增量”意义上的跨地区发展,是去外地创办新企业,而不是已有企业“存量”的逃离。不少浙江企业通过跨地区发展,能够积累更雄厚的实力。但有关专家指出企业外迁的原因是企业本身发展外拓的客观必然性因素,也有由于政策、环境因素被迫出走的原因存在,对县域经济乃至浙江经济以至外省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据浙江省工商局公布的一份名为《从浙企外迁看浙江省个私民营企业生态环境——关于全省民营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的专题调查报告称,目前浙江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外迁(迁出省外),其中整体外迁488家,总部迁移2488家。外迁企业对外投资总额226.3亿元,外迁企业在省外创造的总产值达453.59亿元。
四、中小企业集群负外部性规避政策措施
研究中小企业集群负外部性规避政策措施,必须从中小企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入手。从组织结构看,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网络性。集群网络包括贸易网络和非贸易网络(社会关系网络),贸易网络是通过市场行为建立的,而社会网络是指在社会团体中,个人之间的社会的或人际的关系总和。②网络中经济活动主体和与之有关的各种机构及组织(见图1)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
根据中小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结合中小企业集群负外部性的成因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要规避中小企业集群的负外部性,就应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集群负外部性规避机制,该机制包含三个方面:优化的政府路径、发展的载体、完善的支持网络。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图1 企业集群组织结构图
1.形成和完善优化的政府路径。一般来讲,中小企业集群虽然都是自发形成的,而且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自组织系统”,但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中依然可以发挥较大作用。从中小企业集群研究的相关文献中可以发现,在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经济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包括交易费用的下降、专业化分工以及产业经济外部性的加强。因此,政府通过一些非直接干预措施降低产业交易费用、引导专业化分工、提升产业经济外部性等,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环境与利益机制,从而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良性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建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地方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政府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前地方产业政策最少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不顾地方产业现状而盲目紧跟热点,对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别偏爱;二是产业政策过于宏观,关心的焦点往往放在产业层次,却忽视发展路径。因此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首先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提出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其次,各地政府在选择拟发展产业时应该对产业发展路径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以中小企业集群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提出科学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规划。
(2)强制性培育特定的中小企业集群。经科学论证具有发展集群潜力的产业,可以通过人为选择催生关键性企业,从而进行强制性培育。对已经形成集聚雏形的产业,也可以通过直接扶持予以强制性培育。强制性培育并不是对经济的武断干预,而是政府直接或间接创造有利于集群形成的环境与利益机制,从而使得产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在新环境与利益机制中,按照集群发展的要求自我调整。政府的培育措施可以包括:①通过知识与理念的传递,营造培育产业集群的氛围,增进中小企业的集聚冲动。②通过对产业发展的公共性需求进行投入,提升产业经济外部性③通过原料提供与市场拓展等专业化经营,强化与引导专业化分工④扶持关键专业技术,促进中间品市场的形成。
(3)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中小集群的成长与升级。如收集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建立公共培训机构,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树立本地的良好形象、创建区域品牌,建立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远景与战略规划,企业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等等。
(4)是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力措施,解决集群中诸厂商共同面对的难题,如借鉴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做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组织中小企业出国参展与考察,增进中小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了解,制定人才引进措施,等等。
2.建立和发展完善的中小企业集群的主体。
(1)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企业的成长,以及大企业和众多小企业市场功能重新定位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关键。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龙头企业应该专注市场和技术开发,逐步把一些生产活动实行外包。中小企业则要主动为大企业作配套,转向生产中间产品。随着分工的深化,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参股和贴牌等手段将一些资信好的生产型、经销型中小企业纳入旗下,并把可分割的一些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这样包装印刷、运输、中介等服务企业就会兴起,集群内形成成品生产、中间品生产(含外包户)和服务企业等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一个区域内只有形成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为基础,大量中小企业作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才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集群。
(2)注意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从江浙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经验看,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是发展“小产品、大市场”式产业集群的主体力量。因此需要从政府角度应继续在投资领域、发展环境、政策措施、服务体系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业和创新,扶持和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环境。从中小企业角度应该调整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勤练内功,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3)加速企业的重组和联合。根据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产业关联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大型优势企业集中,加快以产权调整为重点、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联合与重组,打造企业“航母”,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升级。
(4)加强和完善群内企业的治理机制。群内企业的有效治理机制也是保持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通过增加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健全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减少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完善的治理机制能为创新提供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也强化了企业间的信任,从而可推动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3.建立和发展完善的支持网络。从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看,在意大利产业集群中,每个企业都“小而精”,相互依存度非常高,不仅仅存在环环相扣的供应链关系,还有一些中间组织为整个产业提供服务网络,如研究开发、管理咨询等,这些服务为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该网络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集群内企业间的规范机制。该机制的建立是通过区域性的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建立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健全集群内的协作网络。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是集群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群内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可能会损害集群的整体利益。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起群内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可有效约束个别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维护集群的整体利益和商誉,有效实现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和共赢发展。
(2)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企业集群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在我国,由于创新的主要资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比较集中,因此要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充分利用集群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升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设立创新投资基金等形式,建立有效的集群创新投资机制。探索合理的创新补偿机制,通过给予创新企业合理的经济补偿,实现技术扩散和创新成果的共享,从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3)建立和完善融资体系,改变融资难问题。目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快拓宽民营金融经营范围,使民营金融机构取得“国民待遇”;②加快设立中小企业群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③加快中小企业集群龙头企业的上市步伐;④加快企业集群区域民营金融的发展;⑤加强金融界对企业群产业发展的研究;⑥加快建设为企业集群服务的区域性中心银行。
注释: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PP11—12
②赵曦.浙江中小企业滑向“边缘化”困境?[J/OL].http://biz.zjol.com.cn/05biz/system/2006/10/11/www.zjsr.com
标签:外部性论文; 经济外部性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内部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产品专业化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产品竞争力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