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望其项背”的常规与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田崇永[2](2020)在《从“接触”到“竞争” ——试析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发布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以往历届政府国安报告不同的是,这份报告把美国的战略中心转移到了“大国竞争”上面,而中国则属于大国竞争的主要对手,此后一系列报告也将中国列为“竞争对手”加以看待,美国对华战略发生改变,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以往以“接触”战略为主的“竞争”战略。由于对美外交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重中之重,美国转变对华战略必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中美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针对冷战后美国对华“接触”战略的形成及其演变进行梳理,从而为特朗普上台后转变对华战略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特朗普政府对冷战后美国延续至今的“接触”战略的转变、包括经贸、机制、安全、科技、人文等各个战略层面,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美国转变对华战略、实施对华竞争的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以层次分析法视角剖析美国转变对华战略的原因。这一部分以国内政治服务于国际政治为基本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国际体系环境变化对领导者个人和国内社会的影响,从而推动领导者个人、国内社会与国际体系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国家外交政策,为正确认识当前美国转变对华战略奠定基础。最后一章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和自身建设两方面提出应对措施、管控两国分歧。同时,基于中美权力位置趋近、中国无意推翻当今国际秩序的现实,本文还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做出预测——虽然中美未来发展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彼此之间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和战争,竞争将成为中美未来关系发展的常态。本文结论认为,美国必定会继续对“竞争”战略的内容进行充实和对“竞争”策略的手段进行细化。
杨诚[3](2020)在《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是《红楼梦》的一项伟大艺术成就;在红学研究中,人物形象研究一直是重头戏,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在相关翻译研究中却是薄弱环节,研究数量较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少。本论文采用Langacker的认知识解理论,从详略度、辖域、视角与突显四个维度对霍克思译本前80回中对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和王熙凤的相关描写在微观层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位女性人物各自在译本中的形象变化以及变化的共同特点,并且运用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中的哲学诠释学、操纵学派等翻译理论探讨了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霍克思译本中语言的偏离,论文发现译作中四位女性人物的形象均有较大变化。黛玉的悲剧性大为下降。原着中黛玉是典型的悲剧形象。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她与宝玉朦胧纯真的爱情最终未能如愿;贯穿全书的还泪神话以及围绕她设置的一系列悲剧意象更增添了浓重的悲剧氛围。霍译在外貌描写上突显的是其优美而非病弱,而她的言语行为均较原着激烈,使其柔弱的形象被削弱;在宝黛爱情描写中,霍译增加了大量解释,导致原文朦胧的爱情描写变得直接,她对宝玉的深情也被淡化;而且霍译忽略了还泪神话在全书的照应,又因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大量悲剧意象在霍译中无法再现,黛玉整体形象的悲剧性也随之降低。宝钗由“冷”变“热”。原着中,宝钗是淑女典范。她思想言行均循规蹈矩;待人接物中规中矩,态度温和但保持距离;同时书中围绕她有意设置了许多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共同构建了其“冷美人”形象。霍译中,她虽然思想更显得正统,行为却有了一份随意与率性;她待人的分寸掌握欠佳,有时更严厉有时又太亲热,未能再现她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的冷冰冰的形象;加上一些突显其“冷”的文化意象在译本中无法再现,其“冷美人”形象在霍译中被消解。探春更加敏感精明。原着中,探春因明敏精干而被赞为“敏”。她精明能干;虽然对生母赵姨娘也有尖刻的言辞,但本质上是大家闺秀,温和文雅,平时对赵姨娘也按礼尊重。霍译中,她作为管理者的精明威严被进一步突显;对赵姨娘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敏感尖刻;而她高雅、守礼的闺秀特质却被弱化,她由闺秀中的政治家蜕变为完完全全的精明管理者。熙凤更辣更鲜活。原着中,王熙凤性格中最为突显的特征便是“辣”。她当家理事周到老辣;在贾瑞、尤二姐事件表现得虚伪毒辣;尽管为人圆滑,也不敢越礼,其言行却有着贵族妇女少有的泼辣。霍译中,凤姐变得更精明强干;她对贾瑞、尤二姐更虚伪,因此更反衬出她的毒辣;她更能说会道,更圆滑,也更泼辣凶悍;同时,她说笑的方式也更丰富多彩。整体上,霍译中的凤姐个性更强烈,形象更鲜明。霍译中四位女性变化虽各不相同,但大的方向却基本一致,即均指向闺秀特征的弱化与个人能力与个性特质的强化。原着中,无论是标准淑女宝钗还是有点小性儿的黛玉,也无论是对生母比较尖刻的探春还是个性最张扬的“凤辣子”,本质上都是礼教熏陶出来的大家闺秀,而霍译中她们的守礼言行均有被忽略的趋向,而她们与当时闺秀要求不甚相符的一些特质,如黛玉的聪慧、探春的精明、熙凤的能干与泼辣等,在霍译中均被进一步突显。霍译中女性人物形象之所以会发生以上形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文学文本的开放性为译者在译文中重塑人物形象提供了空间。《红楼梦》文本中空白与未定点特别多,模糊的语言表达与难以复制的文学意境客观上为多种诠释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中西文化差异使译者无法在译文中还原原着中的人物形象。而中英语言的差异使书中采用的一些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无法再现,文化的差异则造成了中国特有文化意象的流失,它们均导致了人物形变。再次,译者的思想观念有意无意地参与了译文中人物形象的改写和重塑。曹雪芹与霍克思时代不同的社会观念通过作者与译者分别影响了原着与译着。霍克思以平等的等级观改写中国传统家庭的森严等级观念,使四位女性人物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更多的平等倾向;他还以平等的女性观改造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顺从形象,霍译中女性都不自觉地染上了现代女性的影子。研究表明,从认知识解的角度察看翻译文本,能帮助我们见微知着,从细微的差别中品味出人物形象变化的趋向,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看出译者对作品人物的态度。经典文学作品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变化难以避免,我们既要坦然接受翻译中必然会发生的变形,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融合,从而缩小翻译中的变形。
李溪慧[4](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谢剑南[5](2019)在《共赢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这种复杂性和重要性,给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带来了诸多想象空间和研究空间,本研究结合中美关系七十年余年来的现实发展进程,提出应从共赢主义角度研究中美关系。本研究从共赢主义的概念、内涵、价值、特征等,分析共赢主义的历史与现实渊源,探讨共赢主义的影响与世界意义,研究中国以共赢主义来推进中美关系发展的举措和可能路径。在理论分析中,本文选取结构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身份建构主义三种主流理论范式,简要分析其所包含的共赢主义要素及不足之处,无法达到时代发展要求的普惠共赢,也难以指导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实践。本文认为,当前随着时代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难以适应现实发展要求,国际社会需要共赢主义来推动建构新型国际关系。本研究认为,国家发展不平衡的绝对规律和国际合作中的权力配置,既是推进共赢主义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共赢主义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当要能够促进各国普遍意义上的合作与共赢。中国古代的共赢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仁爱、和谐、共享”三者的统一体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是双边和多边交往中的共赢主义倡导者、践行者和引领者,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繁荣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从1949年到1971年为敌对期,从1972年到1978年为波动期,从1979年到1988年为蜜月期,从1989年到2016年为竞合期,从2017年到当前为对手期。从历史经验来看,中美两国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明显呈现出“斗则两伤”与“和则两利”的历史定论。当下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一体化、多元化的世界,也是一个综合国力为上、科技为王、大国竞争复杂的世界。逆全球化、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这四大全球治理难题,对中美两国来说是加强和改进双边关系的重要契机。但是美国出于维护全球霸权的目的,难以避免地想着遏制中国“国力”与“国势”崛起,不时在贸易、台湾、南海、人权、汇率、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对中国进行各种牵制。与此同时,中美两国作为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代表性大国,都不可能放弃自己坚守的意识形态阵地,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某种对抗态势,并且影响到两国外交关系与其他领域。历史地看,中美关系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形成全面对抗与冲突的敌人关系,但可能呈会形成对手关系、并行关系、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敌人关系中的其中一种,或以其中的一种为主要特征的关系。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战略对手关系,在中美关系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中美关系尚并没有因此失控,仍然主要呈现出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合作大于竞争的态势,但竞争趋势增长明显,尤其是美国以贸易为名,妄图以国家名义来打压中国高科技公司,试图继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基于两国对抗与冲突的代价太大,又同时面临共同的全球问题挑战,因此以共赢主义为关系理念和价值原则的合作共赢关系,应当成为今后两国关系的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与共同的文化信仰,形成牢不可破又双方都得益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分析及预测中美关系时,应当正视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古希腊以来国际关系中经常出现的状况,对于中国整体实力日益接近美国并有超越美国之势,中美两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都担忧中美能否会绕过或超越这个古老陷阱。本文经过分析与论证,认为中美超越“修昔底德陷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必须超越,不然,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危害甚至是毁灭性影响。那么,破解的办法就是坚持共赢主义,正确认知并且理性面对,而不是回避,具体的超越办法是解构中美之间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分别是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矛盾、地缘政治结构性矛盾、发展道路及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结构性矛盾。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本文提出了三方面主要政策建议。其一是完善全球治理,扩大经贸合作;其二是坚持共同安全,促进聚同化异;其三是扩大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其四是坚持共赢主义,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是老牌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难以主动放弃全球霸权地位,也难以心甘情愿地与中国发展以“共赢主义”为合作原则的双边关系,因此,中国要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在合作中不能放弃斗争准备,以斗争求合作,才能更好地坚持与发展“共赢主义”,才能推动建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程佳佳[6](2019)在《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复杂性特征的趋向,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以综合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角度的复杂性的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范式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深入思考,从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范围内的解析,以期获得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具有代表性的复杂性现象的理论支撑与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问题给予澄清,提出基于复杂性的保护范式。论文首先关注了复杂性及其复杂性科学,对中外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缘起与发展进行追溯;对当代文化遗产复杂性趋向所表现出的显性和隐形特征进行阐述;对其产生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总结了复杂性趋向的既有认识与理解后提出今天的简单性范式在应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问题时表现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将城市规划学科对该问题的研究视野提升和扩展至当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将复杂性范式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中,从基于复杂性范式中总结要点,架构出分析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问题的解释性框架并解析。随后,使用代表最能体现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作为研究对象,用基于复杂性的范式加以探讨。最终对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式进行反思,提出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后续思考和展望。本文研究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视角,以公认的几个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复杂性范式入手探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的复杂现象,从科学哲学及现象学的视角对其复杂性进行探究,以复杂性科学的范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之路,以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全文(含附录)共16万字,图表图纸共108张。
李佳飞[7](2019)在《信用立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失信不断加剧的社会现实强化了人们对信用进行立法的共识。对比美国和欧盟信用立法的基本境况后发现,我国国家层面统一的信用立法是缺失的,而散落于央地各层级与信用相关的制度规范也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不足:对象概念不清、基本逻辑不明、制度结构不融贯、节点建构不完善。由于环境、时代、主体等多因影响,信用立法的对象“信用”具有多变性,其内在逻辑在社会关系中是一种以事实信息为基础、以价值信任为目的双向互动形成的评价性算法结构。在理论上,信用立法遵循将信用机制在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伦理算法上升为法律算法的基本逻辑,而信用机制的伦理算法主要体现为以“信任”为核心的脉络结构。这种脉络结构主要呈现为反复修正“信息、沟通和理解”三个关键节点,以满足与社会系统良好运行目的相适应的动态化程序性要求。在实践上,信用立法的实质就是要将前述三个关键节点的脉络结构,在立法法理学基本原则的严格审视下,转变为制度建构的具体范畴。这个范畴主要包括“信用信息、征信管理、信用认定、信用奖惩和信用救济”等五个关键制度节点。然而以资本为导向的自主型信用立法的制度结构构建路径,并不能有效回应当下我国已然出台的制度规范和复杂多变的现实困境。鉴于此,我国选择的是以社会为导向的强制型信用立法制度结构构建路径。强制型信用立法制度结构的核心制度节点主要在于明确强制性的“信用奖惩”机制,在我国信用立法制度节点实践中具体奖惩机制又以“联合惩戒”最为关键。为了实现“联合惩戒”机制在社会系统中的有效运行,信用立法不仅需要完善以“共享与保护”为基本逻辑的信用信息规范和以“使用与监管”为基本逻辑的征信管理规范的制度构建,更要完善以“标准与主体”为基本逻辑的信用认定规范和以“程序与实体”为基本逻辑的信用救济规范的制度构建。但与已经相对完善的程序性救济制度相比,实体性救济制度的构建对信用主体或许更显迫切也更为有益,建议着重构筑个人信用破产权和遗忘权制度。
陶亮[8](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巴丹[9](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渠默熙[10](2018)在《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汉语伴随范畴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是客观时间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人类认知选择在语言上的体现。本文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综合采用句法、语义、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汉语伴随范畴的性质、类别、表现,描写伴随范畴的句法分布及语义特点,探讨伴随范畴的形成过程、机制和动因,对比汉西两种语言有关伴随范畴的句法差异。全文共9章。第1章为绪论。对伴随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肯定伴随范畴的研究价值,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视角。第2章界定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为伴随范畴下定义,总结伴随范畴的性质和特点,将伴随范畴分类并简要描述其句法表现,与相近语言现象进行联系和区分。在此基础上,肯定事件及事件词研究对于描写伴随范畴的重要性,明确事件定义,区分事件语义类型,结合汉语词类分布规律为事件词定性。第3章讨论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对“伴随”、“跟随”、“追随”三个伴随义动词进行句法上的描写和语义上的分析。从认知角度对三个动词进行解释,将其相似和相异之处归结于动词本身主观性的高低,所跟体词生命度和意志性的高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第4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为小句下定义,明确小句范围,根据小句的句法地位为其分类。对句内层面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分别进行句法语义上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和使用伴随标记。明确小句降级的概念、参照物及降级特点,依据上述标准总结伴随范畴中的小句降级现象。提出经过“降级”这一句法操作的小句往往代表伴随事件。句内层面所使用伴随标记主要包括伴随介词、伴随动词、伴随框架结构、结构赋义的伴随标记等。第5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含有伴随关系的语篇以观众视角为主,起到丰富伴随事件表达内容的作用。语篇中伴随关系的判断也需要依赖叙述视角的选择。另外,叙述视角的切换与小句话题的转换紧密相关,故需明确小句话题和话题链的内涵与外延。对表达单个体、多个体伴随的话题导入和选取方式分别进行考察,总结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话题特点。伴随范畴和语篇修辞结构存在对应关系,语篇中的阐述关系、并列关系及背景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修辞结构。分析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主要包括零形主语小句和次话题小句。句际层面的伴随标记同时包括事件和事物伴随标记,二者存在交叉重合现象。经考察发现,传统复句中的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逻辑语义关系。语序调节方面,伴随关系表达可选用“伴随事件在前,主干事件在后”这种常规语序,或“伴随事件在后,主干事件在前”这种非常规语序。第6章讨论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明确规约化的含义,分别描写和总结事物伴随关系以及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认为二者均经历了从章法到句法,从句法到词法的演变轨迹,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语义特征。动因为语序的稳固性及高频使用,以及独立性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的综合作用。规约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和类推。第7章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从汉语伴随范畴表达角度,总结西班牙语表达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的句法手段,并将其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均综合使用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伴随标记等方法表达伴随关系,但西班牙语对于语序及小句降级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第8章为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伴随范畴的三种形成机制为: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使篇章连贯的目的,小句降级过程即为概念合成的过程。伴随标记主要分布在伴随事件的两侧,位于伴随事件左侧的标记除基本标记功能外,还可以表达伴随事件,其概念合成类型为简单型框架;位于伴随事件右侧的标记仅有标记功能,其概念合成类型为双域型框架。在语序调节方面,常规语序主要为了遵守BFP原则,BFP原则也是导致补语小句可以进入到内嵌小句中,以及体标记排列规律性的原因。常规语序主要是出于对顺序象似性的遵守,而非常规语序则是对标记象似性的临摹。第9章为结语。总结前文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关于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望其项背”的常规与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望其项背”的常规与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从“接触”到“竞争” ——试析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对华“接触”战略与“竞争”战略 |
(一)“接触”战略与“竞争”战略概念界定 |
(二)“接触”战略的形成与演进 |
(三)特朗普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 |
第二章 特朗普对华战略转变:表现、特点与影响 |
(一)特朗普对华战略转变表现 |
(二)特朗普对华战略转变的特点 |
(三)特朗普对华战略转变的影响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转变的原因 |
(一)层次分析法理论内涵 |
(二)对华战略转变的层次分析法视角 |
第四章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 |
(一)中国应对“竞争”战略举措 |
(二)中美关系发展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译本选择与研究范围 |
1.2.2 人物选择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红楼梦》原着人物形象研究 |
2.2 《红楼梦》英译人物形象研究 |
2.2.1 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红译研究 |
2.2.2 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红译研究 |
2.3 认知识解理论: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
2.3.1 认知识解理论 |
2.3.2 认知识解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3.3 认知识解对人物形象重塑研究的适用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林黛玉:悲剧形象淡化 |
3.1 柔弱形象弱化 |
3.1.1 娇弱变强壮 |
3.1.2 多愁善感减弱 |
3.2 宝黛爱情朦胧美消失 |
3.2.1 含混描写变明晰 |
3.2.2 深情变平淡 |
3.3 闺秀形象模糊化 |
3.3.1 聪慧形象加强 |
3.3.2 守礼形象削弱 |
3.4 悲剧性减弱 |
3.4.1 还泪神话隐没 |
3.4.2 悲剧意象消失 |
3.5 小结 |
第4章 薛宝钗:冷美人形象“热”化 |
4.1 思想行为发生裂变 |
4.1.1 思想正统化 |
4.1.2 行为随意化 |
4.2 与他人距离感缩小 |
4.2.1 对下人更随性 |
4.2.2 对同辈更热情 |
4.2.3 对尊长更率性 |
4.3 “冷美人”形象消融 |
4.3.1 “冷”的意象消失 |
4.3.2 “冷”的行为隐没 |
4.4 小结 |
第5章 探春:“敏”形象突显 |
5.1 威严形象强化 |
5.1.1 态度更严厉 |
5.1.2 处事更精明 |
5.2 敏感的个性加强 |
5.2.1 言行更显敏感 |
5.2.2 称谓更加尖刻 |
5.3 闺秀形象削弱 |
5.3.1 烘托高雅的意象消失 |
5.3.2 体现高雅的描写淡化 |
5.4 小结 |
第6章 王熙凤:“辣子”形象更鲜明 |
6.1 精干形象进一步强化 |
6.1.1 处事更能干 |
6.1.2 心机更深细 |
6.2 虚伪的表现增强 |
6.2.1 对贾瑞更热情 |
6.2.2 对尤二姐更友好 |
6.3 泼悍鄙俗的形象发生裂变 |
6.3.1 言行泼悍加剧 |
6.3.2 鄙俗言语减少 |
6.4 虚荣要强的个性加强 |
6.4.1 要强的形象强化 |
6.4.2 虚荣的形象裂变 |
6.5 守礼的形象削弱 |
6.5.1 恭顺变放肆 |
6.5.2 对长辈称呼失礼 |
6.6 鲜活的形象突显 |
6.6.1 言语更加圆滑 |
6.6.2 鲜活描写增多 |
6.7 小结 |
第7章 霍译中女性形象重塑的整体趋向与探因 |
7.1 霍译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共同趋势 |
7.1.1 闺秀形象弱化 |
7.1.2 才能个性强化 |
7.2 霍译中女性人物形变探因 |
7.2.1 开放多解的文学文本 |
7.2.2 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 |
7.2.3 难以抑制的译者观念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目的 |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
2.2 关于电影批评 |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
4.1.1 大众的喧嚣 |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共赢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创新点与难点及研究方法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共赢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共赢性分析 |
第二节 共赢主义的概念与内涵 |
第三节 三种理论范式与共赢主义的关系解析 |
一、结构现实主义与共赢主义 |
二、自由制度主义与共赢主义 |
三、身份认知理论与共赢主义 |
第四节 为何提出共赢主义 |
一、国家不平衡发展的客观性 |
二、国际合作中的权力配置 |
三、国际合作的“变”与“不变” |
第五节 共赢主义的推进路径 |
一、身份互认 |
二、权益分享 |
三、合作竞争 |
第六节 中国是共赢主义的践行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美关系回顾与现状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发展回顾 |
一、敌对期(1949-1971) |
二、缓和期(1972-1978) |
三、蜜月期(1979-1988) |
四、竞合期(1989-2016) |
五、对手期(2017-当前) |
第二节 中美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 |
一、经济实力及潜力对比 |
二、经济发展潜力 |
三、科教实力对比 |
四、军事实力对比 |
五、软实力对比 |
第三节 中美需要发展合作共赢关系 |
一、全球治理责任所在 |
二、国际公共产品保障 |
三、中美在同一条船上 |
四、中美合作共赢的现实案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建构合作共赢关系的机遇 |
第一节 时代趋势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 |
二、中美合作的三大时代要求 |
第二节 斗则两伤与和则两利的客观现实 |
一、斗则两伤 |
二、和则两利 |
第三节 全球治理难题需要中美合作应对 |
一、逆全球化 |
二、恐怖主义 |
三、气候变化 |
四、人工智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建构合作共赢关系的挑战 |
第一节 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途径 |
一、经贸领域 |
二、敏感问题 |
三、话语权牌 |
四、联盟体系 |
五、强势军力 |
第二节 中美难以弥合的意识形态鸿沟 |
一、中美意识形态鸿沟及外交政策差异 |
二、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政策 |
三、中美都难以放弃意识形态阵地 |
第三节 从“国力”到“国势”的竞争 |
一、美国“国力”与“国势”的相对下降 |
二、中国“国力”与“国势”的持续上扬 |
三、世界对中美国力与国势走势的态度与政策 |
第四节 中美关系发展的五种可能前景 |
一、中美或是对手关系 |
二、中美或是并行关系 |
三、中美或是伙伴关系 |
四、中美或是朋友关系 |
五、中美或是敌对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推进共赢主义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规避并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解读 |
二、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外交战略 |
三、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
第二节 与时俱进地解构中美结构性矛盾 |
一、解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矛盾 |
二、解构地缘政治结构矛盾 |
三、解构发展道路与国内政治制度的结构性矛盾 |
第三节 持续建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
一、完善全球治理,扩大经贸合作 |
二、坚持共同安全,促进聚同化异 |
三、扩大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 |
四、坚持共赢主义,促进共同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论文 |
(6)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复杂性(Complexity) |
1.2.2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
1.2.3 范式(Paradigm)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复杂性的综述 |
1.3.2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综述 |
1.3.3 哲学对城市规划思考的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方法创新 |
1.6.2 理论创新 |
1.6.3 案例创新 |
1.7 研究的方法 |
1.7.1 学科交叉法 |
1.7.2 文献研究法 |
1.7.3 系统分析法 |
1.7.4 比较研究方法 |
1.7.5 实例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8.1 技术路线 |
1.8.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复杂性的兴起和现状 |
2.1 国外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1.1 复杂性的兴起 |
2.1.2 科学界复杂性的主要学派 |
2.2 国内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2 钱学森及其团队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3 其他学者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3 复杂性兴起的语境 |
2.3.1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
2.3.2 复杂性兴起的技术背景 |
2.4 复杂性科学兴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2.4.1 视角整体化的意义 |
2.4.2 思维复杂化的意义 |
2.5 小结 |
第3章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及其范式的现状 |
3.1 显性的复杂性——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缘起和现状 |
3.1.1 破坏和发掘的破和立(15 世纪到18 世纪) |
3.1.2 理论和实践的形而上(19 世纪到20 世纪末期) |
3.1.3 理论和技术的复杂化(20 世纪至今) |
3.2 隐性的复杂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历史语境 |
3.2.1 唯匠者鄙论的工匠观 |
3.2.2 唯实用论的科学观 |
3.2.3 唯意境论的审美观 |
3.2.4 唯感知论的传承观 |
3.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趋向的隐形表现——话语权 |
3.3.1 话语权和AHD |
3.3.2 话语权复杂化的发展 |
3.3.3 话语权的复杂化趋向 |
3.4 小结 |
第4章 复杂性范式介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
4.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性范式的困境 |
4.1.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化范式的表征 |
4.1.2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复杂性趋向 |
4.2 库恩范式的引介 |
4.2.1 库恩范式的背景 |
4.2.2 库恩范式的内涵 |
4.3 莫兰复杂性的引介 |
4.3.1 莫兰范式的背景 |
4.3.2 莫兰范式的内涵 |
4.4 复杂性范式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
4.4.1 历史性和价值性 |
4.4.2 原真性和更替性 |
4.4.3 客观性和主观性 |
4.4.4 人的决定性 |
4.5 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范式的不足 |
4.5.1 复杂性的理论基点 |
4.5.2 复杂性范式的缺陷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解析 |
5.1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方法论原则 |
5.1.1 还原方法和整体方法相结合 |
5.1.2 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 |
5.1.3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
5.1.4 理论理解与实践感知相结合 |
5.1.5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
5.2 由复杂性析出的范式解析框架 |
5.2.1 由复杂性析出范式解析框架的可能性 |
5.2.2 解析框架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 |
5.3 有序和无序互动——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的反思 |
5.3.1 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3.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序和无序 |
5.3.3 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论的反思 |
5.3.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的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4 统一和多样共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的反思 |
5.4.1 统一和多样的共生 |
5.4.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统一和多样 |
5.4.3 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论的反思 |
5.4.4 案例分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的统一和多样共生 |
5.5 构成和生成兼顾——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优先的反思 |
5.5.1 构成性和生成性的并重 |
5.5.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成和生成 |
5.5.3 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载体优先的反思 |
5.5.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构成和生成 |
5.6 原真和更替并重——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1 原真性和更替性的并重 |
5.6.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6.3 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4 案例——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7 小结 |
第6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研究框架 |
6.1 研究有序和无序边界的范式 |
6.1.1 理论核心——混沌的边缘地带 |
6.1.2 生成的过程——无序中的有序 |
6.2 研究统一与多样过渡的范式 |
6.2.1 理论的核心——过渡的中间地带 |
6.2.2 生成的过程——多样性中的统一 |
6.3 研究动态自组织的范式 |
6.3.1 理论核心——动态的自组织 |
6.3.2 生成的过程——自组织中的回环 |
6.4 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 |
6.4.1 理论的核心——转向的范式 |
6.4.2 生成的过程——转向中的交替 |
6.5 案例研究——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 |
6.5.1 案例选取标准 |
6.5.2 世遗项目——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概述 |
6.5.3 耶路撒冷旧城城市规划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现状 |
6.5.4 基于复杂性的耶路撒冷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 |
6.6 案例实践 |
6.6.1 现状概述和分析 |
6.6.2 规划目标和策略 |
6.6.3 保护范式和反思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对结论的批判性再思考 |
7.2.1 理论和实践的落差 |
7.2.2 科学和社会的风险 |
7.3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
7.4 本研究的展望 |
7.4.1 研究的不足 |
7.4.2 后续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信用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信用立法的基本境况:我国、美国和欧盟的信用立法 |
第一节 我国信用立法的检视与分析 |
一、我国信用立法的历史发展 |
二、我国信用立法的具体规范 |
三、我国信用立法的经验与问题 |
第二节 美国信用立法的检视与分析 |
一、美国信用立法的历史发展 |
二、美国信用立法的具体规范 |
三、美国信用立法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三节 欧盟信用立法的检视与分析 |
一、欧盟信用立法的历史发展 |
二、欧盟信用立法的具体规范 |
三、欧盟信用立法的经验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用立法的对象多变:在信息与信任之间的信用 |
第一节 信用立法对象的多变与演进 |
一、“信用”的缘起 |
二、“信用”多变的历史诱因与逻辑形态 |
第二节 信用多变的形成模式与理解维度 |
一、信用形成的二元模式 |
二、信用当下理解维度的异化 |
三、理解信用之要义 |
第三节 信用作为信息与信任之间互动的算法结构 |
一、信息与信任互动形成的信用算法逻辑是二分的 |
二、信息与信任互动形成的信用算法结构具有动态性 |
三、信息与信任互动需借助于进化性的信用算法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用立法的基本逻辑:以信用伦理机制为结构基础 |
第一节 信用伦理机制核心——信任的两个视角 |
一、内在视角的信任观 |
二、外在视角的信任观 |
三、两个视角的对比 |
第二节 信用伦理机制核心——信任的运行逻辑 |
一、人格信任的运行逻辑 |
二、系统信任的运行逻辑 |
三、信用伦理运行逻辑的二元对比 |
第三节 信用伦理机制的立法逻辑 |
一、信用立法的基本范畴 |
二、信用立法的立法理论审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用立法的关键制度节点(一):路径与构建 |
第一节 信用立法的路径选择:自主型与强制型 |
一、自主型信用立法制度模式的基本逻辑 |
二、强制型信用立法制度模式的基本逻辑 |
三、信用立法两种逻辑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信用立法制度模式的实践选择与建议 |
一、信用立法中行政类“联合惩戒”的相关规范与运行程序 |
二、信用立法中司法类“联合惩戒”的相关规范与运行程序 |
三、“联合惩戒”制度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
四、“联合惩戒”制度构建的其他问题与相关建议 |
第三节 信用立法中基础规范的构建建议 |
一、信用信息规范构建的关键逻辑节点 |
二、征信管理规范构建的关键逻辑节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用立法的关键制度节点(二): 救济与建议 |
第一节 个人信用破产立法的理论困境与制度建议 |
一、个人信用破产的理论困境 |
二、个人信用破产立法的路径要求 |
三、个人信用破产立法的制度建议 |
第二节 信用立法中遗忘权构建的理论之争与视角建议 |
一、“遗忘权”构建的理论之争 |
二、“遗忘权”构建中外在视角的不足 |
三、“遗忘权”构建的双视角建议 |
四、“遗忘权”构建的双视角之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9)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
1.2.2 国外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理念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语料来源 |
第2章 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
2.1 “伴随”及伴随范畴的定义 |
2.2 伴随范畴的性质与特点 |
2.3 建立伴随范畴的哲学基础及其必要性 |
2.4 伴随关系的认定 |
2.4.1 事件的定义与范围 |
2.4.2 事件词与事件表达 |
2.4.3 事件分类 |
2.5 伴随范畴的分类及其句法表现 |
2.6 伴随范畴与相关语言现象的辨别与区分 |
2.6.1 伴随范畴与连词、介词 |
2.6.2 伴随范畴与交互动词 |
2.6.3 伴随范畴与凭事范畴、空间范畴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 |
3.1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句法语义考察 |
3.1.1 “X随”类动词的分布范围 |
3.1.2 “X随”类动词的共现成分 |
3.1.3 “X随”类动词的语义分析 |
3.2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历时考察 |
3.2.1 “伴随”的词汇化 |
3.2.2 “跟随”的词汇化 |
3.2.3 “追随”的词汇化 |
3.3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认知理据分析 |
3.3.1 生命度和竞争关系 |
3.3.2 主观性和意志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 |
4.1 小句的概念与辨析 |
4.2 小句的分类与时间表征方式 |
4.3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1 关系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2 状语小句和系列动词结构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3 补语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4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特点 |
4.5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 |
4.5.1 标记理论与句内伴随标记 |
4.5.2 小句降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 |
5.1 伴随范畴与语篇叙述视角 |
5.1.1 叙述视角的分类 |
5.1.2 叙述视角对伴随范畴的影响 |
5.1.3 叙述视角的时间定位选择与时间参考选择 |
5.2 伴随范畴与小句话题 |
5.2.1 话题的定义与分类 |
5.2.2 话题链的定义 |
5.2.3 表达伴随关系时的视角切换与话题选择 |
5.2.4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导入方式 |
5.2.5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选取方式 |
5.3 伴随范畴与语篇修辞结构 |
5.3.1 修辞结构理论 |
5.3.2 修辞结构在叙述语篇中的分布趋势 |
5.3.3 修辞结构与伴随范畴的对应关系 |
5.4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 |
5.4.1 句际伴随标记 |
5.4.2 小句降级 |
5.4.3 常规语序与非常规语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 |
6.1 规约化的定义 |
6.2 事物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
6.3 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
6.3.1 单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
6.3.2 多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
6.4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特点、动因与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 |
7.1 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表达 |
7.1.1 西班牙语的一般事物伴随标记 |
7.1.2 西班牙语的典型事物伴随标记 |
7.1.3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比较 |
7.2 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表达 |
7.2.1 名词及名词词组 |
7.2.2 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 |
7.2.3 动词的非人称形式 |
7.2.4 并列复合句 |
7.2.5 主从复合句 |
7.2.6 比较句 |
7.2.7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比较 |
7.3 西班牙语伴随关系在语篇中的表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 |
8.1 伴随标记的语言学解释 |
8.1.1 伴随标记的分布 |
8.1.2 伴随标记分布的认知动因 |
8.2 小句降级的语言学解释 |
8.2.1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 |
8.2.2 小句降级的前提 |
8.2.3 小句降级的认知动因与目的 |
8.2.4 小句降级的性质与作用 |
8.2.5 小句降级的倾向性 |
8.3 语序调节的语言学解释 |
8.3.1 前后景的定义 |
8.3.2 BFP原则与常规语序 |
8.3.3 瞬间性事件与权重降低 |
8.3.4 BFP原则与体标记设置 |
8.3.5 语序调节的认知动因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关于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望其项背”的常规与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从“接触”到“竞争” ——试析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转变[D]. 田崇永. 吉林大学, 2020(08)
- [3]霍译《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重塑的认知识解研究 ——以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王熙凤为例[D]. 杨诚. 湖南大学, 2020
- [4]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5]共赢主义视域下的中美关系[D]. 谢剑南.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D]. 程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5)
- [7]信用立法问题研究[D]. 李佳飞. 厦门大学, 2019
- [8]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D]. 渠默熙.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