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保护中的政府角色论文

海派文化保护中的政府角色

□文/骆云天

(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西·南宁)

[提要]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政府部门在海派文化保护中存在认知有欠缺、宣传力度不够强、政策制定不足、监管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深入分析可得出,这是政府在重经济而轻文化、重现代而轻传统、重眼前而轻未来和重官方而轻民间思维下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使政府在海派文化保护中扮演最关键、最恰当的角色,保护海派文化更兴盛、更繁荣的发展。

关键词: 海派文化;文化保护;政府角色

随着党和国家对于文化自信的强调与重视,保护和发展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极具自身特色、极具影响力、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海派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海派文化不仅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和材料,对中华文化持续的繁荣兴盛作出长远贡献,还能成为我国地方文化保护的典型案例,为类似的区域文化保护提供有价值的范本,更能成为我国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极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传播影响力,让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一、海派文化的内涵与现状

(一)海派文化的内涵。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海派文化就是尊重多元化、个性,兼顾个人和社会利益,以契约精神为主导的理性的、随和的、较成熟的商业文化。海派文化在建筑、语言、艺术、饮食、文学和意识等方面都极具自身特点。具体举例:海派建筑以石库门为代表,是中西并存、中外合璧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作;海派语言以沪语为主,也就是广义上的上海话,是融合了苏州话、宁波话、北京话,甚至有部分粤语的集大成之作语言;海派艺术包括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越剧、昆曲、评弹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

(二)海派文化的现状。海派文化发展到今天不仅仅包含了江南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还包含了中国近代以工人运动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由大量“沪漂”所形成的移民文化等,更有学者在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后,提出了适用于上海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基础的“后世博海派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们惊喜的看到了上海日新月异的经济大发展,可同时海派文化的发展却并没有同上海经济一样出现繁荣兴盛的景象,反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随着市政府推行旧区改造计划,市区内85%以上的石库门建筑遭到拆除,尽管近年来有相关法规明令禁止,可私下的破坏以及缺乏有效的保护使得有百余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到2020年可能只剩下5%耀8%可以保存完好。此外,随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全面推广普通话,受其影响,从出生于上海的90后开始,由于在幼儿园阶段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只有上海本地家庭的小孩才能讲出流利的沪语,到了二十多年后的现在,即使是很多本地家庭的小孩都已经不会说上海话了,这对沪语的使用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打击。同时,随着沪语使用人群的不断变小,海派传统的沪剧、滑稽戏等文艺表演也不得不面对演员的断代和观众的锐减,海派传统艺术无论影响力还是精彩程度都已大不如前,这让海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陷入了严重困境。

(三)政府近年已采取的文化保护措施。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也觉察到了对于海派文化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通过政策制定、加大宣传、非遗申报等方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给海派文化的留存和繁衍带来了希望。2004年,市规划局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认定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最终确定了总计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石库门建筑群),总面积大约为27平方公里,开始着手保护工作。2006年3月1日,上海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推出,提出成立专门课题组,建上海方言库保护上海话。2014年10月1日,《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后简称《条例》)正式开始实施,由于有32年的漫长酝酿,使得《条例》有条件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文物保护最新成果动态,也在全国率先试水不少文保领域的改革突破点。2015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开始建设上海话有声资源数据库,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记录、保存上海地方特色语言文化,调查采录上海方言数据,建设开通了展示地方语言资源有声数据、语言地理信息、口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网络平台。虽然这十几年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多项保护条例,也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来保护海派文化,但大多效果并不明显,保护的部分也大多集中在海派建筑和海派语言上,面对海派文化需要保护的方方面面也只是杯水车薪,有些措施甚至产生了负激励效应。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丑话说在前面”。赛季前,理当公开向媒体并通过媒体向广大球迷讲明白俱乐部遇到的难处,着重强调球队在人员不整、备战仓促情况下面对的严峻形势,给舆论降温。赛季目标定为“力争季后赛”,同时说清楚,球队本赛季的工作重心是打基础,重用新人,重塑战术体系,成绩是第二位的。拉低社会期望值,就给俱乐部和球队的东山再起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二、政府在海派文化保护中角色扮演的不到位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宣传力度不够强。政府在文化保护中要成为文化保护的“演说家”,这一方面要求政府对于文化保护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对于文化保护要加大宣传力度。可是上海市政府对于海派文化的宣传力度却始终不温不火,致使大部分市民尤其是年轻市民对于海派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随着老一代海派文化传承人的不断老去,很多有上百年历史的海派民俗、饮食等都在逐渐消失。这种消失是不可逆的,一旦濒临消失的民间技艺得不到有效的宣扬传播和继承,特别是政府的关注,它们的命运也注定如过眼云烟一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此外,上海市政府从未全面的开展完整的海派文化保护专项普查,这使得海派文化在保护过程中出现许多政府认知与社会实际不符的情况,而对文化保护信息上的不足,又必然会造成海派文化在实际保护中的保护不足与保护过度。举例来说:上海市政府从未做过关于上海方言生存环境的相关普查,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期间,未能觉察到使用本地方言的人群规模在普通话和英语的双重夹击下已经急剧萎缩,而在一些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本地方言的传承甚至接近断代。直到2004年,相关社会现象被媒体逐渐关注和报道才迫使政府竖起了“保护上海话”的旗帜,可惜为时已晚。如何有效保护上海话的话题探讨直到现在都是全市瞩目的社会热点。

人们摄入过量的精制谷物和甜饮料。为了对抗这场“灾难”,专家建议立刻把重心放在改善饮食上,因为数据显示人们“吃得不好”。专家说,无论收入水平如何,学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在摄入过量的精制谷物、含糖食物和甜饮料,相反,水果、蔬菜、豆类和粗粮这类的健康食物摄取量很不足。所以人们应该重视这种情况,尤其是青少年应该被格外关照,因为他们正处于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的年纪。

(二)重现代而轻传统。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大都会,于1843年成为了中国在近代史中最早的开埠通商口岸之一。因此,在海派文化的基因中就包含了传统的江南文化和先进的西方文化,但是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实现了显著提高,部分上海市民和政府官员心中就产生了“以洋为尊”的错误思想,觉得只要是西方现代化的就是好的,也逐渐忽视了在海派文化根基中本应同样重要的传统江南文化部分。

(三)政策制定有不足。政府在文化保护中要成为文化保护的“立法人”,这要求政府制定出合理可行,更要精确的政策,以此保证在文化保护过程中的有法可依。可是上海市政府花了32年的时间才于2014年颁布并实施了《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条例》中又有许多在全国率先试水的文保领域改革突破点,虽然市政府的初衷和勇气值得赞扬,但在《条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争议。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条例》明确规定了“不可移动文物评估”以及“升级、降级和撤销的程序”。这意味着,文物在我国首次有了退出机制。但是文物评估的具体细化的指标却没有一同颁布,这必然会造成未来文物评估时的标准混乱,对于一些不易保存的文物或是特殊文物而言显得不太公平,反而可能造成一些珍贵文物的不必要损失和“消极保护”的出现。

另外,上海市政府由于缺少海派文化保护的整体思维,也缺乏有高层次统筹性的海派文化保护专项法律体系,致使如今海派文化在保护时往往缺少精确的法规和条例支持,得不到更多合理的法律保护,这既不利于所需保护的文化本身,也为相关保护人员和单位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重眼前而轻未来。上海是改革开放之后最大的移民城市之一,直至今日都是外来人口迁徙的主要目的地。1978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10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098.28万人,占比达到99.48%,到了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419.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450万人,占比降到59.92%。上海自21世纪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外来年轻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大量怀揣着梦想的人远离家乡来到上海工作,对上海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有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可即使是在户籍人口中,有一部分由于并非上海本地人,对于海派文化不太了解,使他们对于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强的归属感,这明显不利于海派文化的保护发展以及上海未来的长远发展。不幸的是,上海市政府只看到了他们眼下能为城市建设提供巨大的帮助,却忽视了海派文化对于城市凝聚力提升的内在长远作用。上海市政府将海派文化的作用看“轻”、看“浅”、看“虚”、看“功利”,这种重眼前而轻未来的错误思维从深层次导致了对海派文化的保护不足。

积极推动上海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是正确的,这也的确为上海的品牌打造与传播带来了极大正面效应,也是这么多年来上海能一步步前进发展的重要动能。可是,只要现代的发展而丢失自己的传统更是不可取的,传统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根基,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海派文化将失去自己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最终导致海派文化的空心化与断层化。

(一)现状认知有欠缺。政府在文化保护中要成为文化保护的“总设计师”,这要求政府对于辖区内所需保护的文化领域和范畴要有全面深入的认知。可是目前上海市政府并未建立起将海派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的意识,只是通过碎片化、局部性的政策措施使海派文化的部分领域得到最低限度的保护。

三、政府对海派文化保护不足的原因

(一)重经济而轻文化。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是全国所有城市中每年GDP总量排名第一的城市。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前,“以GDP为纲”的政绩考核标准一直是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大指标,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地方政府经济工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府官员的升迁,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上海市政府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同时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上海市政府向来重视全市经济工作的开展,一直把经济发展摆在全市发展问题的首位。因此,在上海市政府内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声音,这也反映出文化保护,尤其是海派文化保护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关注和深刻认识。如表1可知,2016年全市文物保护维修项目数为32个,相比2005年有44个,数量不增反减。同样,项目总预算从2005年的19,650万元到2016年的24,300万元只净增长了4,650万元,也就是说11年间项目预算也只增加了23.66%。而已拨入专项补助和当年保护维修支出这两个指标和11年前相比竟然还下降了不少。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与上海的经济发展相比,文化保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体现出了上海市政府重经济而轻文化。(表1)

上海市政府在海派文化保护中也出现了宣传人数不足、宣传资金较少、宣传渠道过时等问题。宣传人数的不足不单是指政府相关从事文化宣传人员的数量不足,更多是指通过多方宣传带动市民主动对于海派文化保护进行宣传的人数远远不足,简单来说就是宣传文化没有达到宣传“化人”的目的。同样,宣传资金较少也更多是指通过宣传带动的社会文化保护资金较少。最后,目前关于海派文化保护的宣传渠道主要还停留在报纸、广播和电视领域,还没有充分利用广阔的互联网平台以拓宽宣传渠道,与时俱进发展,提升宣传效率。

而上海市政府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一方面对于国际现代化的项目全力支持,比如花重金请西方设计师和团队为上海盖起一栋栋摩天大厦,积极引入欧美高端奢侈服装品牌在上海设立总部,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把英语摆在了首要地位等等;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则显得积极性不高,比如上海民俗手艺濒临无人传承的境地,市政府用了足足3年的时间才制定了相关保护政策;上海传统的旗袍类服装因为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没落,市政府也是在“最后时刻”才给予相关项目和企业奖励性的补贴和保护性的政策;在上海话的保护中,市政府直到现在都在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案,但十年来多数方案都因为不接地气,收效甚微而不了了之。

(四)监管保障不到位。政府在文化保护中要成为文化保护的“监控器”和“安全阀”,这要求政府能全程有效地对文化保护个体和组织做出监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成为文化保护的关键保障。但如今上海市政府在海派文化保护中的监管体系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截至2017年,包括黄埔、杨浦、静安等区已经相继设立了区级的历保办,负责辖区内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监督管理,但目前也仅限于较发达、辖区较小的市区各区设立成功,而向浦东新区、崇明区等下辖区域较大或是较为偏远的各区截至今日依然没有设立历保办之类的保护机构,折射出区级保护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同时,在涉及到跨区监督管理过程之中出现了部门分工不清、权责不明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个别人浮于事、相互推诿的监管不力事件,有些部门更是流于形式,对于“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视而不见,体现出了政府监督机制的欠缺。此外,目前上海市政府从事文化保护监督的很多人员并不专业,由于一些部门是这两年才刚成立,许多监管人员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并对于相关政策不太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保护监管工作的低效和不到位。

清蒸、炖煮等烹调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带鱼的“银脂”不被破坏,最忌炸。如果非要吃炸带鱼,记得最好裹上一层面糊。

表1 上海市主要年份文物保护维修情况一览表

(四)重官方而轻民间。上海市政府在海派文化保护中由于体制和机制原因,注重通过政府的力量自上而下的实施保护,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将政府专项资金不足、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知识不足等缺点进一步放大。由于非官方组织、民间企业很难得到政府相关政策性的支持,致使非官方、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热情大大降低,海派文化在民间基层自发的保护与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体制机制的陈旧带来了海派文化保护的内生性问题矛盾突出,直接后果就是加大了政府对于海派文化保护的压力,而压力的加大又会更加凸显出政府在海派文化保护上的不专业,不利于海派文化的产业发展及品牌打造,产生恶性循环。正确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保护领域是全世界的大势所趋和普遍政策,笔者相信上海市政府重官方而轻民间的文化保护观念在未来必然会彻底改变,这种观念下的体制虽然避免了一定风险,但会造成文化保护的模式呆板和机制僵化,对于海派文化保护来说犹如饮鸩止渴。

四、政府加强对海派文化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认知海派文化发展现状。上海市政府要成为海派文化保护合格的“总设计师”,就必需全面认知海派文化的发展现状。首先,要摒弃现有的碎片化、非精细化保护制度,另起炉灶,建立起海派文化整体保护意识的大框架,明确具体保护范围,打造海派文化保护顶层设计。其次,整合并确定海派文化各子系统如海派建筑、海派语言、海派艺术等所处领域相关管理部门,督促各部门对分管保护领域做出全面细致的调查,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真实情况并认真记录、统计相关内容与数据。接着,挑选专业人员对记录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海派文化各子系统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汇编成简洁明了的调查报告上报给上级政府部门。最后,由上级政府部门对各下级部门提交的调查报告做统一整理,认真研究分析,全面认知海派文化的发展现状,为以后具体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打下坚实理论基础、提供真实数据支持。

(二)提高政策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上海市政府要成为海派文化保护合格的“立法人”,就必须要提高文化保护政策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全面认识海派文化的发展现状只是一切的基础,在此之上,要找到现有文化保护政策的漏洞和缺陷,客观分析政策效果无法达到原先预期的原因,吸取先前教训并结合实际,在日后政策制定时把可行性和实用性摆在首位。

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成套自动化装备方案解决商,为客户提供自动化制造工艺系统研发及系统集成服务,现技术和产品覆盖国内95%以上的发动机厂商。公司主导产品自动检测气密侧漏设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自动装配设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三。公司拥有一支超过120人的研发和设计团队,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7项,授权专利52项,是辽宁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同时,要进一步广开言路,充分重视媒体报道和社会基层建议,提高全市上下对于政策制定的参与度,更多发动全市人民的智慧解决现存问题。特别在政策试点时要转变思路,更加客观、更加有耐心的看待政策成效,对于政策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的评价指标要做到尽可能的细化,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科学的对试点政策做出修正,稳步提高和完善试点政策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三)运用网络拓宽文化宣传渠道。上海市政府要成为海派文化保护合格的“演说家”,就必需紧跟时代浪潮,更多运用网络拓宽文化宣传渠道。近十年来,报纸上保护海派文化的报道越来越多,广播中也能听到某些节目使用上海话沟通,电视上更是崛起了如《噶三胡》、《新闻坊》、《新老娘舅》等优秀沪语节目,这些渠道的宣传无疑对于海派文化保护起到关键作用。

网络宣传并不是简简单单上传一些教学视频和历史宣传片,不是用一些标题新颖但内容无趣的推送信息博人眼球,更不能是政府的独角戏宣传招致年轻人的反感,而是要尽量贴近人们的生活,从人们生活中的小事出发,逐渐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产生对于海派文化的兴趣。具体的方式比如说可以大力推广沪语表情包,更多支持宣传有关海派文化的微信公众号,在政府宣传窗口添加更多有关海派文化的图片和小视频等,只有这样不断的努力才能在基层掀起群众对于海派文化保护的热潮,达到海派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长远目标。

2013年6月底至8月中旬,湖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其间,全省平均降雨量、平均无雨日天数、35℃以上平均高温日数、高温最长持续时间等6项指标均超过1951年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湖南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全省掀起了一场抗大旱、抗长旱保卫战。

(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上海市政府还要积极履行政府在文化保护中的社会参与协调职能,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对海派文化保护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就必需吸引到更多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的参与,达到政府、非政府组织及民营企业三者之间的有效合作,政府要主动增加与二者的联系,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二者的良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保护环境,在海派文化保护中逐渐提升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话语权,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形象与文化影响力。

上海市政府要成为海派文化保护合格的“监控器”,在给予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更多便利和保障的同时,也要增强对于二者的监督,防止一些非政府组织或是民营企业打着“文化保护”的旗号,做着不相干的事情,杜绝一切“挂羊头卖狗肉”事件的发生,正确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五)学习国外先进文化保护措施。上海市政府要成为海派文化保护合格的“安全阀”,就需要主动学习文化保护先进国家的保护措施,特别是与我国文化相近的日本和韩国。日本于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且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沿用至今。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日本对于“人间国宝”获得政府的正式认定之后,国家将会专门拨款资助其传习技艺、培养传承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没有获得国家级非遗认定的传承人,政府则会拿出一部分经费作为每月的生活补贴,额度等同于国家最低生活标准。这种基于“人”的文化保护思想值得上海市政府认真借鉴。

网络空间作战功在平时、用在战时,作战能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应着力研发自主核心技术、提高网络空间技术整体水平。同时,更要善于找敌软肋,针对性发展“撒手锏”技术装备。2016年底,美国“加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委员会”就网络安全问题发表了“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报告,分析了网络安全形势,指出美国网络空间已全面融入社会,存在电力、通信等关键性基础设施防护能力差、企业和个人缺乏网络安全意识、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增加安全防护难度等短板弱项。实际上,这份报告也给潜在对手们指出了网络攻击的重点方向和目标。

韩国则同时设置了三个文化保护机构:一是主管行政机构的文化厅,职责主要是提升文化知名度以获得旅游资源,加深国民对文化的认同感;二是由文化厅设立的文化保护财团,它们主要负责赞助文化保护工作,支持和运营各类无形文化产业项目等;三是于1969年成立的国立文化研究所,所内研究人员主要来自建筑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保护科学等领域,相当于文化保护工作的智库。这种对于文化保护多角度的精细化分工管理,同样为上海市政府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案例。

(六)注重激发海派文化创新活力。海派文化源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更应创新于民间。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文化保护搭建平台、铺平道路,充分调动来自社会和民间的文化保护积极力量,要注重激发海派文化创新活力,引导海派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的创新活力来源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上海市政府要重视海派文化品牌的打造,讲好海派文化的故事,塑造起全新的海派文化国际形象。与此同时,在文化创新中,政府要鼓励民间对于海派文化的再创作,让源源不断的全新内容与素材能持续添加进海派文化之中。

最后,文化的创新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海派文化相关产业的科技附加值。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没有经济利益的单纯保护是难以维持的。政府在深度挖掘海派文化丰富内涵的基础上,要大力注重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产业链的完善,通过将自身做深、做细、做透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让海派文化的民间技艺和工艺的持有者可以从中获取足额回报。

七师党政机关、社会事业、群众居民都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收音机等传媒工具收听收看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实况。大家认真聆听,深刻领会,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改革开放这个划时代重大事件的热切关注和强烈认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杰.海派文化的根源发展及其文献研究[J].兰州学刊,2010(4).

[2]翟燕.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

[3]谢琳,孟一坤.浅析后世博海派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上海经济转型进程中的作用[J].江苏商论,2012.7(10).

[4]路国华.上海石库门建设群保护的基本思路[J].上海城市发展,2012.10(5).

[5]王雪圣.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研究分析[D].陕西: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

[6]朱亦帆.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上海经济与海派文化为例[J].商业文化,2015(5).

[7]何诚.大众媒介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与传承——以《新闻坊》栏目为例[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18.

[8]卞俊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责任浅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8.9(3).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16日

标签:;  ;  ;  ;  

海派文化保护中的政府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