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学校因素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个体论文,因素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在讨论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论证了家庭、同伴团体、大众传播以及个体的个性等非学校因素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其中,家庭方面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文化修养、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家庭关系状况和生活条件等;同伴团体则主要通过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态度等因素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大众传播特别是电视和书刊,通过它所提供的大众文化、社会时尚、社会行为等因素影响小学生社会化;个性因素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自我意识和归因倾向等。
人总是社会的人,如果不实现社会化,就难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说过:“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如果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其他活动”,指的就是社会性活动。就是说,人如果不从事社会性活动,那就是动物。对此,我国古代圣哲孟子也有论断:“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所谓“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皆为人的社会属性的种种表现,它们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缺乏这些社会属性,人则为“非人”。可见,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就必须实现社会化。
一般认为,个体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自己积极能动地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吸收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并形成和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属于人的社会化的早期阶段,也是整个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社会化就可能顺利实现。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开始以学习为主要活动,这一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最强。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促使其社会化,则可以事半功倍。否则就可能如《学记》所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因此,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社会化问题的研究。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学校因素和非学校因素两类。本文主要讨论非学校因素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一、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虽然承担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机构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T.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独特的色彩。有学者将此归纳为三点:第一,家庭教育的内容适合实际生活的需要,即属于生活的教育。第二,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知其子者,莫过其父。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因而最能顺应其个性而利导之,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家庭教育是感情教育。[2]
家庭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层次的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儿童个体社会化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1.父母的文化修养。这是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首先,父母的职业基本上就是由其文化修养决定的,而不同的职业又决定着其不同的经济收入,并进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古人云:“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3]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所证实。
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民主的或宽容的;(2)权威的或独断的;(3)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活动不仅予以保护,而且给予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父母便严加指责,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常常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同时,经常挨打骂的孩子,其性情可能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第三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百依百顺,或者相反,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般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
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影响,高玉祥先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了个概括[4](见下表),笔者以为这一概括较为全面具体,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的影响
父母的 孩子的个性
支配的 消极,缺乏自主性,依存的,顺从
干涉的 臆病,神经质,被动的,幼稚的
娇宠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
拒绝的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不关心的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冷酷的,自立的
专横的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依存的,服从的
民主
协力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
3.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家庭感情气氛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酿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关系决定的。因为就现代家庭结构而言,小学生一般都是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核心家庭中,尽管还有亲子关系等,但这些关系都是由夫妻关系决定的。如果夫妻关系十分和谐,夫妻双方就都乐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教育孩子,亲子关系也就相当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这样的家庭气氛一般都是十分温暖融洽的。生活在这种家庭气氛中的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由此就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使之向理想的社会化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妻反目,感情恶化,关系紧张,夫妻双方都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有时甚至拿孩子出气,或者逼孩子亲近自己,疏远对方。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自卑心理(感到不如别的孩子幸福)而且缺乏安全感。这都会给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4.家庭生活条件。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间接因素,家庭生活条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就可以为孩子购置更多的发展资料(如书籍、报刊、智力玩具、学习机等等),还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观光,扩大儿童的视野,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不过,父母在为儿童购置发展资料时,必须有选择地购买,而不能滥购,否则,一方面孩子应付不过来,另一方面对那些东西不珍惜。而且,有些东西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二、同伴团体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同伴团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同伴团体主要指由年龄相仿,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它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儿童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有时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往往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
同伴团体对小学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在不同年级其程度是不同的。笔者曾就此做过一次调查(1990年11月),调查对象为安徽省舒城县三所村小和江苏省徐州市4所市区小学的近千名学生(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要求学生回答:“你愿意同谁在一起?”选择项是“(1)家长;(2)老师;(3)要好的小朋友”(只能选择一项)调查结果经统计处理如下表:
调查资料显示:一年级儿童几乎没有人选择最愿意同“要好的小朋友”在一起,这就说明同伴团体对一年级学生影响不大。因为在一年级,个体还难以对同伴团体产生认同。只有当个体与某群体认同,这一群体才能对个体产生影响。随着年级的增高,同伴团体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因为同伴越来越成为个体最愿接触的对象。表中“要好的小朋友”,实质上就是同伴团体里的成员。
从总体上说,儿童加入同伴团体,可以满足其多种需要如情感需要,相互尊重的需要和发展个人兴趣的需要,可以取得社会归属感并脱离父母和老师而有独立活动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建立独立的角色和个性。同时,通过加入同伴团体,儿童懂得了行为规则的重要性,体验着具体的人际关系。在同伴团体内,儿童可以学会客观地、现实地评价自己,学会如何同别人相处和以社会认同的方式去行动。
儿童从同伴中看到对某个孩子的行为作肯定评价还是作否定评价,他们就以此作为对自己的行为评价标准。同伴团体为大家提供一致认同的角色模型,经常教给儿童在团伙中应该如何扮演所应该担当的角色。通过奖赏、赞同那些与团体的规范保持一致的成员和批评、排斥与团体的规范保持不一致的成员,同伴团体对其成员的行为和个性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态度以及学业成绩等等。总之,同伴团体对其成员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影响的性质来说,同伴团体对其成员的影响可分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两类。
三、大众传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大众传播是指社会组织利用电视、电影、广播、音像、书籍报刊等工具向人们提供知识经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娱乐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今时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最大。这主要因为电视节目是形象的、动态的,而且可以自由选择,没有强制性。儿童从电视里可以学到各种知识,掌握许多生活经验,了解各种角色,并可以模仿电视里人物的行为方式。
除了电视以外,书刊报纸等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在不同年级,书报杂志等对小学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年级越高、识字越多,越有能力阅读课外书刊。此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从而有机会得到更多的课外书刊阅读。
大众传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也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其积极的影响表现为,它可以扩大小学生的视野,给小学生提供多种角色模式,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小学生所获取的信息量,强化他们在学校和家庭所学到的价值观念。其消极的影响表现为,小学生从大众传播中学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可能与其从其它社会化机构中学到的相冲突。例如,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要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等等。然而电影电视、小说报刊里却常常出现相反的情况:那些阴谋恶毒的人,往往靠玩弄伎俩,靠欺诈行为取得成功,而那些诚恳善良的人常常自认倒霉。还有诸如电视电影里的色情、凶杀等镜头,也都会给小学生社会化带来消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播对个体社会化影响的性质,不是由其传播形式决定的,而是由其具体的传播内容决定的。如果大众传播的内容是健康的、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则可能会对小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就必须注意加强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控制。
四、个体的个性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个体的个性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结果。这一结果同时又是影响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形成的个性,对其自身以后的社会化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从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来看,个性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因素的选择和作用方式。就小学生而言,他(她)总是以自己所特有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去认识、理解和利用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同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自然也就使小学生以不同的态度、方式和积极性,有目的、有选择地同社会环境产生相互作用。
从个体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来看,个体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调节、控制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个性结构中的自我意识实现的。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的全部认识和体验,主要包括对自我的生理状况、自我的心理特征、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体验。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又对个体社会化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自我意识影响个体认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身份和作用。小学生如果具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就可以正确地认识他与群体的关系,深化与群体的感情,从而证明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积极地发挥其社会作用。例如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生角色,便能在校努力学习,在班上团结同学,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2.自我意识影响个体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可以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客观地、正确地对待名誉和地位问题。
3.自我意识影响个体对自身价值、能力等方面的认识,从而影响个体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确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可以使个体在自主感的支配下,获得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学生有了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就会多一份独立性,少一份依赖性。
在个体因素中,与自我意识有关的,还有个体的归因倾向。个体不同的归因倾向对其心理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按照韦伯的理论,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归因,可分为四个方面,即:能力、努力程度、任务的难度和运气等。这四个方面又具有三个维度,即:控制点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控制点维度又可分为内控的外控的。如果学生把学习结果(成绩的好坏)归因为像努力程度等这样一类主观因素,那么该学生就属于“内控型”的;如果归因为像任务的难度、运气这样一些外部因素,则属于“外控型”的。稳定性维度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果学生把学习结果归因为像能力、任务的难度这样一些因素,那么该学生就属于“稳定型”的,如果归因为努力程度、运气这类因素则属于“不稳定型的”。可控性维度可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如果学生把学习成绩归因为像努力程度这样一些因素则是可控的;如果归因为像能力、运气这类因素则是不可控的。
那么,不同的归因倾向对个体社会化究竟有何影响呢?就控制点维度而言,有关研究认为那些属于“内控型”的学生,例如认为自己成绩好是由于“学习努力”“认真听课”等原因造成的那些学生,对学习往往有更高的自信心与自我责任意向,他们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成就目标,喜欢向困难的任务挑战,在挫折面前能坚持,因此会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更好的成绩与进步。这类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抱有信心,从而能促进自我概念的积极发展并进而成为具有高成就动机性格特质的人。而那些“外控制”的学生,如认为自己没有考好是由于“卷子太难”等原因造成的学生,则缺乏自信,焦虑多,对学习不感兴趣。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不信任,自我概念降低,于是成就动机低下。而且对学习成绩的“听天由命”态度还会泛化到学习领域之外,在各方面表现出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心理,会逐渐形成一种缺乏高远志向的个性特点。
总之,学生的归因方式对其社会化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可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实现,也可能阻碍个体社会化的实现。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指导帮助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使个性中的这一因素对个体社会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4页。
[2](台湾)陈启天著《社会学与教育》,第33-34页。
[3]《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第78页。
[4]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第317-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