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十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文,关于深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2)07-0036-03
(一)深化什么内容
从一段时期以来报刊发表的材料来看,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创造的价值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二是要求正确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加收益分配。两个方面密切关联,从发展生产来说,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只有认定前者,能够创造价值并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有根有据地实行按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分配,甚至采取一些特殊的分配政策。而只有认定后者,才能激励有关方面包括科技人员,经管人员以及投资者的积极性,发展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更好地推动生产的发展。这是良性循环,相辅相成。如果处理不好,违反规律,就会恶性循环,技术不发展,生产生活就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二)什么算价值?与财富有什么关系
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生产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它创造的价值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问题是什么是价值,它与财富有什么关系?对此,需要作三点说明和解释。
(1)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价值是商品二因素的一个因素。其内含为抽象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以劳动时间长度表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价值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认定,创造价值必须创造使用价值,不创造使用价值就不能创造价值。可是很多文章都脱离这个基本前提,避开创造使用价值而奢谈创造价值,以致引起了一系列的误会和混淆。
(2)财富也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前面讲了,价值是商品二因素的一个因素,指抽象劳动或社会必要劳动,又讲是抽象劳动时间的物化。时间物化决不会再指劳动时间,而是指物化的成果——商品、实物、财富,即使用价值,但以抽象劳动时间表示。这样,价值范畴起码有两种内涵,一个是以时间计量的理论价值,一个是以实物计量(即财富计量)的实际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情况下,理论价值=实际价值。即:时间价值=实物价值(财富价值)。(注: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请参看拙文《再论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见《当代财经》2001年第5期,或拙著《经济学新论》(全文本与简要本)1999、2001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3)价值范畴的两种内涵早就被提出,但我国经济理论界至今尚未被认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讲过“应当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品而取得他种货币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又叫使用价值,后者又叫交换价值”(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5页。),马克思讲价值一般是指抽象劳动,指交换价值,但有时也指使用价值,例如讲复杂劳动,“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23页。),“较多的价值”中的“价值”就是指实物、指财富,指使用价值。否则,如果“较多的价值”中的价值,也是指时间价值,那复杂劳动对比简单劳动的效率更低了,这反乎常理,反乎逻辑,无法取得理解。由于使用价值与时间价值(交换价值)的计量考察,正好相反,前者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变化,后者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而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只认定时间价值,不承认把使用价值(即实物或财富)称为价值,并对实物价值的观点进行责难和批判。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价值常常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的理解,并且更多的是指使用价值,结果不知引发了多少是非矛盾和混淆。下面本文仍只讲以抽象劳动为内容的时间价值。
(三)创造什么价值
在商品生产中,商品价值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1)价值总量(即劳动总量),它等于劳动人数×劳动时间,只要劳动人数和劳动时间长度不变,那价值总量就不会变化。(2)价值个量(即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劳动生产率愈高,则单位产品的价值量愈少,即价值个量愈少。(3)价值构成,马克思把产品分为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两个部分,生产必要产品的时间称必要劳动时间,又称必要价值;生产剩余产品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又称剩余价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同等的劳动时间内,剩余产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创造出来了,故称创造剩余价值。因时间总量未变,故不能讲增加价值。所以商品生产中,讲价值增加是指价值总量而言,讲创造价值则是指价值构成而言,指价值总量中创造剩余价值的部分,或者说,创造价值是创造剩余价值的简称。但如果理论界也认同以实物(财富)为内涵的价值范畴,那就可以直截了当,讲创造多少财富,创造多少实物价值,它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变化。就不必转变抹角,要通过价值构成分析,讲创造多少剩余价值了。从而使深化对劳动价值认识这个理所当然的问题,早就获得解决,被人们广为理解了。
(四)如何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指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有三种:绝对、相对和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靠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所以绝对剩余价值来源于活劳动,而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则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创造剩余价值。问题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消耗?这是关键的关键。
中国古话说(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指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具体表现为设备、材料和工艺,统称物化劳动。设备、材料、工艺愈先进,物化劳动的装备愈高超,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愈多的剩余产品与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即物化劳动。当然也离不开人,所以在企业,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剩余产品和相对剩余价值。或者说物化劳动是剩余产品、相对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这是与绝对剩余价值的根本区别。
(五)科技劳动如何创造价值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问题是科技劳动能够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的唯一途径是要科技成果凝聚在物化劳动上(这本身是一种应用科技)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用之于生产,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相对剩余产品和相对剩余价值。这表明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相对剩余价值,简称创造价值。然而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理论扭曲。它影响经济学的方方面面,更阻碍了人们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根本关卡不突破,就无法达到深化劳动价值认识的根本目的。不仅不能深化认识,而且会导致严重的理论后果。首先是科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这个大命题就无法成立,甚至连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二重性都要被否定,不能存在。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逻辑障碍。如果物化劳动真的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剩余价值),那就表明作为物化劳动的机器设备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压缩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那人们还要千方百计利其器,改进机器设备干吗呢?磨刀不磨刀对砍柴一个样,人们还要磨刀干吗呢?
(六)何谓要素与要素创造价值
现在人们广泛地谈论要素价值和要素创造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是什么要素,要素有两大类:(注:钱伯海:《论两大要素范围及其区分的理论价值》,载《理论前沿》2001年,第5期。)一类是生产要素——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通称生产力三要素,它制造产品(含劳务),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另一类是经营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又称经营三要素或称生产关系三要素,它以取得利益为目的,但对生产很有作用。因为物化劳动——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对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作用,但必须有资本,才能购买它,形成现实生产力。否则,机器设备就只能闲在生产者的仓库里,久而久之,铁会生锈,木会腐烂,就不能发挥物化劳动在现实生产力中的功能和作用。这表明资本(包括土地和劳动)对于现代生产很重要、很有贡献,必须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为投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但同时必须明确:资本作为经营要素,它以盈利为目的,决不能创造价值。众所周知,资本作为一种货币购买力,它来自多个方面,很大部分来自银行储蓄和股票集资,千千万万储户和股民,根本搞不清楚他的资本投向哪里,更不知道生产什么产品,即使固定投资的大资本,知道生产什么,但没有实际介入生产,怎么能说他的资本能制造产品,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呢?对这种错误认识,一定要加以澄清和批判。至于同时从事生产经营的资本所有者,那属于劳动生产的范围,就要另作别论了。
(七)按资分配与三要素理论批判
上面讲了,机器设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有资本,没有资本就形不成现实生产力,资本要靠集资,集资必须有回报,没有回报资本就集不起来。表明按资分配是按规律办事,不能违反规律。有了资本可以购买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可以从所创造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中,“分取”一部分作为按资分配的财源。但“分取”要有界限,过了界限就另作别论,称之为剥削并要加以控制了。
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提出的,如果作为经营要素理论,它是客观存在的,但作为生产要素理论,讲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肯定是违反实际,借以掩盖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和社会各阶级的对立关系,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曾从多方面给以严厉的批判。资产阶级生产三要素理论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把资本与机器设备等物化劳动相混同。对此马克思作了非常明确的说明,指出:“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并以黑人作比喻,讲“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他才成为奴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纺纱机是物化劳动,在一定关系下表现为资本。资本作为经营要素,形成生产关系,它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解放前叫资本,解放后叫资金,改革开放,公有制私有制都有,财会部门改称为资本金。它兼有资金和资本的两重内涵。可是我国理论界,不少同志把物化劳动与资本相混同,讲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是讲资本创造价值。要深化劳动价值认识,对此必须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把资本与物化劳动区别开来。
(八)技术要素与特殊分配政策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指机器设备即物化劳动,它决定着生产的规模、速度和现代化程度,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巨额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物化劳动来自活劳动的物化,但它的改进和创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来自高科技劳动的物化,以及把有关科技配套成龙,形成现实生产力的经营管理劳动的物化。而且科技劳动物化对比一般劳动,具有积累扩散效应。例如发明蒸汽机对比制造蒸汽机,其效应、其价值可以讲是无法比拟。现在人们正面临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技术日新月异,必须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并且力求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对一些科技骨干、经管领导,也就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可以考虑采取一些特殊的分配政策,例如年薪制、股份制和期权制等等,使他们与企业同甘苦,共盛衰,开拓创新,为发展企业生产,繁荣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九)归根结底,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
物化劳动——设备材料和工艺,在现代生产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然而在过去,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误解。其中就包括对物化劳动物化时间的误解。物化劳动又称过去的劳动,那一定是过去活劳动的物化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回事。因为物化劳动——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作为存量、流量在不断运行转化之中。上期作为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留下的,形成“期初存量”,留到本期投入到生产周转,但到期末必须进行实物补偿与价值补偿,形成“期末存量”留到下期去,以保持起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这表明上期留下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物化劳动c,并没有被本期耗用,物化劳动c肯定是本期生产的,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这样,活劳动是本期的,物化劳动又是本期活劳动的物化,因此讲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归根结底还是活劳动创造的。现代生产高科技,依然确保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真理和永恒光辉!
(十)改革开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
改革开放,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对于劳动价值理论和国家分配制度,作出了两个重大改革和创新。(1)扩大生产范围,建立包括三次产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2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这个体系,对所有科技人员、经管人员,不仅认定其创造价值,而且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计算产值,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去。(2)扩大分配范围,确立按资分配在我国国民分配中的合理合法地位。但否定资本创造价值,因为资本不等于物化劳动,物化劳动来自活劳动,并且是本期的活劳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故可以确认,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巨大创新。两个扩大,都是巨大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理论创新。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正是实践理论创新,建立适应改革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