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涵洞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魏云

铁路涵洞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魏云

广西宁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1001

摘要:随着近年来铁路事故的发生次数越来越多,对列车运行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铁路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涵工程施工环节多,开展起来较为复杂,需考虑的问题较多。因此,对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能提高铁路施工质量,确保列车行驶安全。本文论述了涵洞的存在结构与地位,详细分析了铁路涵洞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铁路;涵洞;施工要点

随着铁路的投资日益加大,同时对铁路工程施工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涵洞是铁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难成为控制性工程,不能引起施工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所选的施工队专业施工经验不足,对施工中的一些细节很难按规范要求施工,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出现沉降缝渗漏水造成基础持续沉降,结构物表面平整度差甚至出现蜂窝麻面,涵背过渡段回填产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一、涵洞的存在结构与地位

涵洞是铁路与公路、沟渠、地下管网相交的地方,是公路、水、地下管网从铁路下经过的通道,作用与桥相同,但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管形、箱形及拱形等。在铁路施工中是横穿路基的,由于涵洞在建成后需长期处在大自然环境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条件中,这样就要求涵洞的质量必须过硬,特别是过水涵洞,必须具备如下特点:具有一定的宣泄洪水的能力,在保证不超过设计水位的情况下,可以快捷地排除铁路下方的水流,使路基不会长时间受到水的浸泡和冲刷。也要求整个工程的主体部分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在没有超过设计荷载的条件下,构件不被压坏、压沉或产生位移与变形等。涵洞作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地位显而易见。铁路的造价很高,为了更好的保护其使用寿命减少受到水流的侵蚀,涵洞首当其冲,由此可看出涵洞也是极具有实用价值的。

二、铁路涵洞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1、基坑开挖。工程框构涵洞有一定的特殊性,平面形状复杂、基地标高不一致、开挖深度及广度较大,且土质的流塑性较强,因此,其基坑支护开挖技术要求更为严格。针对以上施工难点,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双层支护和分级开挖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坑壁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具体如下:

1)支护。框构涵洞结构轮廓线外围15cm处整体插打拉森IV型钢板桩支护,对开挖深度达5.5m的挡墙区域采用长为12m的钢板桩,对开挖深度为4.0m的涵身主体区域采用长为9.0m的钢板桩,钢板桩保证锁口闭合。

2)支护加固。采用型钢进行支护加固,具体来说,在钢板桩外围3.0m左右放坡开挖处进行型钢支护插打,为保证两排支护整体受力和受力均匀,将钢丝拉设于钢板桩支护与型钢支护之间。

3)分级开挖。以框构小桥结构特点为依据,将开挖区域划分为五大块,分别包括四个挡墙与主体,首先分层向下开挖三层,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0.7m,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是,要及时截除外露的PHC管桩桩头,之后以上述分区分级进行开挖,每级开挖高度控制为1.0m,开挖宽度控制为5.0m,采用长度为9.0m的I32a支护每级边界线,并截除外露的PHC管桩桩头。

4)放坡开挖。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再在钢板桩支护外围进行放坡开挖,及时截除外露桩头至设计标高,并对PHC管桩桩头进行混凝土封堵。采用挖掘机开挖放坡,基础开挖底宽为涵洞混凝土基础宽度两边各加1m,用于施工作业空间。

5)基底处理。以设计要求为基础,铺设0.5m的基地垫层,实验室进行基地承载力试验,保证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涵体施工

1)测量。基底验槽合格后,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涵洞中心轴线、边线,及挡墙基础线。

2)钢筋工程

①钢筋是铁路涵洞施工使用的重要原材料,钢筋进场之后,首先需对其等级、外观和规格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报告的检验,之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需按照钢筋种类、规格等要素分别存放,不能混乱堆放到一起,并设置识别标识。钢筋材料尽量在仓库中存放,如果露天堆放,则需垫高并进行遮盖,避免雨水侵蚀和其他污染。

②钢筋进场时,本部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共同对钢筋按规范要求和频率抽取钢筋样品,进行力学试验,并同时应进行见证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清除出场,严禁使用。

③钢筋加工在平台上进行,加工成型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要求摆放、保护。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④采用搭接电弧焊焊接钢筋接头,在此过程中,需要将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保证刚接接合轴线的一致性,需要对焊缝长度进行合理控制,对双面焊缝来说,其长度应≥钢筋直径5倍,对单面焊缝来说,其长度应≥钢筋直径10倍,保证钢筋饱满,在焊接完成之后,将焊渣敲除。

⑤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焊接接头,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不能大于总截面面积的50%。

⑥采用控制设备对钢筋绑扎进行合理控制,保证绑扎间距与规范要求相符。

3、模板工程

①顶板模板采用2㎝厚竹胶板,模板采用加条木骨肋。肋木采用10×10cm方木做横向肋骨,横向肋骨间距为50cm,纵向设置三层肋骨,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外面支撑采用钢管支架搭设斜撑支护。

②模板接缝采用泡沫条塞填密实,并用腻子刮平,在模板安装前要把模板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③调整好模板后,重新进行中线和尺寸复核,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混凝土施工

①混凝土进场后对其坍落度、均匀性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振捣,保证密实性,具体标准为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平摊、无气泡、有泛浆现象。

②采用分段一次浇筑成型方法进行涵洞洞身的混凝土浇筑,以施工进度要求为依据,施工人员下到涵身内进行振捣,分层、连续浇筑,如出现间断,间断时间需小于初凝时间,同时要控制施工冷缝的产生。

③混凝土基础浇筑过程中需制作三组以上试块,当其达到设计强度75%时可安装钢筋及模板。

④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洒水养护,养护时间在7d以上;终凝时要浇水养护。

⑤做好沉降缝设置,以设计位置为基础,保证沉降缝平整和上下贯通,填塞沉降缝需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5、防水施工

①铁路涵洞主体施工完毕后,将基层处理剂涂刷在主体,并用水泥砂浆填塞。

②做好涵洞伸缩缝的处理工作,采用水泥砂浆填塞墙体内侧伸缩缝,采用沥青浸制麻絮进行墙体外侧的填塞,麻絮嵌入墙体深度应控制为2cm左右,之后将沥青浸制麻布贴在表面外层。

6、台背回填。涵洞涵身混凝土拆除模板后,需将基坑内的碎木屑、虚土等清除干净,之后洒水湿润基底,并夯实。采取分层回填的方式,夯实过程中将松铺厚度控制为15cm,分层压实度要求>96%。对涵洞台背回填来说,回填材料粒径要求<5cm,每侧宽度≥孔径长度2倍,直到涵顶土厚度>1m后才允许施工机械通过,避免混凝土遭到人为或施工机械破坏。

三、结语

涵洞是构成整个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排洪灌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若受到损坏将对铁路的正常安全通行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全薇.铁路涵洞施工工艺与方法浅析[J].城市,2017.

[2]杨广庆.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技术措施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7.

[3]赵乾.铁路涵洞施工防水及补漏措施的研究和设计[J].企业导报,2016.

论文作者:魏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铁路涵洞施工要点分析论文_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