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对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论文_易华

湖南省株洲市二医院 412005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糖水平,40例血糖≤7.00mmol/L为A组,40例血糖>7.00mmol/L为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B组为72.50%,A组临床疗效显著较B组高(P<0.05);A组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利于远期预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不良预后发生。高血糖水平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血糖水平;预后

糖尿病是目前国际上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致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也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1]。糖尿病是有机体糖耐量增加、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内分泌性疾病,因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发血管组织损伤,心脏疾病发生率随之上升。已经有数据显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显著较单纯糖尿病高。本组研究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符合《临床疾病诊疗指南》[2]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血糖水平分为A组40例,B组40例。B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9±5.8)岁;A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9.4±5.6)岁。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18~80岁者,家属与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心脏病变者;妊娠期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教育,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平稳情绪,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同时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

1.3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疗效进行判断,根据《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冠心病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显效:胸痛、胸闷等症状消失,ST段回升0.1mv以上,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达50%以上,或由平坦变成直立;有效:症状有好转,心电图的ST-T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详细记录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死亡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整理后录入SPSS19.0软件,所有数据均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表示为P<0.05。

2.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B组为72.50%,A组临床疗效显著较B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已经有学者研究显示[3],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反应等,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血管内皮造成严重损伤,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若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严格,血糖水平较高,极可能与冠状动脉硬化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发展,形成冠状动脉急性事件发生,导致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是高危性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研究显示[4],血糖水平与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密切相关性。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死亡率均低于B组(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血糖水平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预后具有直接影响。有研究证实[5],高血糖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直接威胁患者健康。在长期高血糖及血流冲击下,血管内皮出现损伤,引起血小板凝集、沉积、粘附,并释放一些物质,如血栓素B2、前列腺素E2等,这些物质有利于血栓形成与血管收缩,并刺激血管壁中层平滑肌增生,吸收大量胆固醇胆醇脂等脂肪沉积,而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已经证实[6],血管内皮损伤是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治疗需要以控制血糖,保护心血管为主。本组研究对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方式治疗,结果显示,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提示,血糖水平稳定,可利于冠心病治疗,减轻心脏负担。而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患者,因血管内皮损伤严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难以快速、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高血糖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见,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对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

综合上述,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高,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不利于心脏疾病控制。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状态,会加重病情发展,损伤血管内皮组织,极易产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结局。

参考文献:

[1]崔建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对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63(36):81-83.

[2]张爱民.冠心病、糖尿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比较研究[J].新疆医学,2011,41(9):121-122.

[3]王全江,张煜华,孙延河等.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后不同血糖水平对心脏结构及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1):987-990.

[4]闫迎川,张凤祥,李小荣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3):230-233.

[5]王娜,高玉梅,刘振东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63(7):27-28,30.

[6]李志强,胡春燕,蒋庆渊等.入院血糖水平与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3):31-33.

论文作者:易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  ;  ;  ;  ;  ;  ;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对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论文_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