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论文

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论文

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程巧明

摘 要: 音乐,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快乐,是孩子们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在音乐活动中,尝试对幼儿实施“快乐教育”,让幼儿因快乐而喜欢学习,因学习而体验快乐,充分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真正快乐。

关键词: 音乐教育;游戏活动;创编能力

快乐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积极情绪,尤其对于孩子而言,快乐是其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而喜欢学习,因为快乐而体验学习。研究表明:孩子的天性是热爱音乐、喜欢音乐,他们与生俱来就富有音乐的天性。然而,在现有的音乐教育的现状中,教师为力求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高度调控整个活动的过程,往往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真正主体。因此,孩子们的表现往往都有些被动,他们在欣赏完音乐一遍又一遍的唱和跳之后,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喜欢这段舞蹈吗?”孩子们只会乖乖的说“喜欢”,但表情漠然,一点儿也不在状态,而那些外向活泼的孩子,虽然在老师的语言提醒下,他们也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说法、表现,但这些都不是孩子在感受基础上的自然、主动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现状的音乐教育始终都逃不出老师的“手掌心”,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感受、享受音乐,而“快乐”又从何而来?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去引导幼儿去争取、追求、创造快乐,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让幼儿“学中玩,玩中学”,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在44个核设施国家和地区中,78%国家和地区的“蓄意破坏”(Sabotage Ranking)得分上升,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加强了核场区的实物保护,增加了内部威胁防御措施,并改进了响应能力。但应注意的是,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的“蓄意破坏”得分低于80(总分为100),这表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一、 调动快乐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喜欢音乐、乐于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多数的孩子都爱随着音乐自我表现。当听到动听的音乐、鲜明的节奏时,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动”“唱”起来,这些表现正是孩子们心情愉悦、情绪高涨的反映。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让幼儿充分地体验快乐;而“快乐教育”实施的关键是应把握孩子的特性和兴趣,选择美好的音乐和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喜欢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与音乐做游戏,从而充分地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收获。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音阶练习时,教师可以先讲述一小段故事情节让幼儿倾听:有一只很可爱的小老鼠,他家有一间很漂亮的小屋子,屋子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楼梯,它的楼梯有七个台阶,小老鼠经常在那里玩耍。小老鼠上楼梯时,它每上一个台阶就会发出一个好听的声音,他们分别是1234567,到达楼顶,小老鼠觉得很有趣又下楼梯,这时下楼梯的声音和上楼梯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他们是7654321。在活动中我还会适时地让幼儿扮演小老鼠上下楼梯的动作,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以这种有趣的方式来练习不同的音高,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活动的兴趣,还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反应能力。

二、 积累幼儿经验,感受迁移过程

音乐活动不仅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将生活中的经验尽可能的与音乐活动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如:歌唱活动《三只猴子》教师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迁移到音乐活动中来,能用动作来表现、理解从高处往下跳是不安全的,这时小朋友们想对猴子们说什么呢(以后别在床上跳了),是啊,老师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跳了,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再现引发幼儿思考、体验。

三、 营造轻松环境,感受快乐氛围

快乐的音乐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力,还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活动。许卓娅教授曾经说过:“应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这一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他认为音乐教育不是模仿,而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的创造活动。”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幼儿把已掌握的音乐旋律加以重新组织或改编歌词,也可以给音乐创编简单的节奏或动作,提供一个让幼儿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如在音乐活动《猫和老鼠》的教学中,给幼儿留一些音乐想像的空间,让幼儿自主交流并合作创编小老鼠偷食时走路的节奏动作以及神态。活动开始时,我组织了幼儿先欣赏一曲轻巧诙谐的律动音乐,让幼儿想象并感受小老鼠那小心翼翼的神态;接着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幼儿想象和表现,适时地引导幼儿:“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告诉大家小老鼠正在偷吃东西呢?”孩子们的回应自然是很积极的,他们跟着音乐旋律用踮脚走、弯下腰、缩着脑袋、弓着身子等诙谐的动作来表现小老鼠偷食时那种紧张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态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创造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四、 培养艺术想像,体验快乐创造

音乐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首先教师应重视音乐背景的环境创设,让孩子们自由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如:在音乐游戏《郊游》中,我将活动室的环境布置成蓝蓝的天空、五彩缤纷的公园场景,孩子们非常喜欢。当音乐响起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蓝色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我们一起去公园郊游吧!”在音乐及环境的感染下,不需要用太多的语言来引导,孩子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去公园游玩的情景,他们都乐于结伴合作表演,“好朋友一起手拉手去游玩吧”气氛达到了高潮。其次,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又如:在音乐游戏《袋鼠》的活动中,为了制造紧张的气氛,帮助幼儿充分地感受和表现律动,我设计了一个“狼来了”的游戏情节作为辅助手段,孩子们对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强,他们很开心地随着歌曲的律动做蹲下、蹦跳步等动作。在这种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下,孩子们很快就熟悉并掌握了歌曲旋律和表演的动作,与同伴创编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虚拟机的迁移,虚拟机的迁移是我们在运用虚拟云桌面技术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主机进行定期维护升级或者主机突然宕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主机上的虚拟机进行迁移。然而,为了保障虚拟机不间断正常使用,VMware vMo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迁移机制,能够让虚拟机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主机之间实时迁移,这种迁移模式给我们日常主机维护或在宕机状态下的调配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音乐教育生活化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化的好处,生活化的音乐教育能充分挖掘幼儿的音乐潜力,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质量,让孩子们的音乐世界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同时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Anthony[19]提出了教学方法的三个层次:教学理论(approach)、教学方法(method)和教学技术(technique)。张老师关注后两个层次,即具体的组织课堂和管理课堂的方法。她摆脱对某种教学理论的依赖,注意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考、创造“自己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技术,向“将课堂教学理论化,将教学理论实践化”转化,试图把个人的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学生信念和教育信念是反思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勇.在音乐学习中享受快乐[D].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2012.

[2]刘珍.让孩子享受音乐的快乐[J].黄河之声,2009.

[3]林鸰.生活化幼儿舞蹈创编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5.

作者简介:

程巧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东洋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标签:;  ;  ;  ;  

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