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探析
侯梦华
(山东省临沂市商业学校,山东 临沂)
摘 要: 针对于信息化的教学能力而言,主要作为中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内容,并且也会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等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必须要提高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其可以保证教学质 量的不断提高,促进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中等院校;中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
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然而在中等职业院校中,通过采取信息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出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中职院校中青年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建设作出全面的分析研究,与此同时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出相应的参考价值。
一 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分析
(一) 需要对信息化的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1.关于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分析。一是网络建设。网络主要是作为教学信息系统中十分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将其网络以及系统的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建设,中等职业院校也是需要根据其教学场地作为重点,根据其局域网以及区域网等网络要求进行层级的建设工作,通过构建出数字空间,对信息教学的硬件基础进行拓展。二是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便是需要播录室以及语音室等,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稳步的建设,同时也是需要提高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对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行保障,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人员对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使用能力。
2.关于网络平台的建设。一是云课堂。现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用户并不需要购买任何的硬件以及软件,只是需要通过租用或者是免费使用的方式便是可以实现向全国的高质量网络同步,这点也是一种真正的实现了突破时空限制的互动性学习方式。二是雨课堂。所谓的雨课堂主要是学堂在线以及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的一种智慧教学工具,现如今也是作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体验以及让教师和学生互动更多、教学更加的方便。对于这种平台将会在课前以及课上和课后等赋予全新的一种体验,这样也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释放教和学之间的能量,同时也可以促进信息化的教学得到全面的发展[1]。
柔性作业车间能耗不仅包括机床加工过程消耗的直接电能,还包括机械加工过程消耗的刀具、切削液产生的能耗以及工件在流转过程中搬运设备消耗的能量。然而,综合考虑柔性作业车间机床电能、搬运能耗以及刀具、切削液等辅助资源能耗下的生产调度问题还未见报道,亟需深入研究。
(二) 需要对教师资本体系建设进行完善
1.关于师资资源的建设。一是对教师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整。根据其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导致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比较低的重要因素便是年轻教师比较少,在调查中得出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教师占据了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二以上,其次便是五十岁以上的教师则是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五,然而三十五岁以下的教师仅仅只是百分之十三。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严重的师资不均衡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在师资资源上下功夫,同时重视对师资结构的调整,采用更多优惠的方式去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这样也是可以为中等职业院校是信息化的建设注入全新的血液。[2]二是需要提高教师的认识,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多数的教师根据其在岗时间比较长和年龄大的原因并不愿意更新个人的教学内容,仅仅只是在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从而忽视对于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学习。因此对于各个教育机构而言必须要鼓励教师走出自身的困惑,并且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教学的改革,通过不断的去推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教师知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去尝试网络教学。
现代战争已经演变成为了信息化战争,而全息投影极高的仿真性、极强的空间感的特点,可以被用于飞机、船舶、陆地设备的伪装,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改变,这弥补了传统伪装过于死板的缺陷,在现代军事领域的应用拥有显著地效果。
2.需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培养。一是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需要重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软件和硬件能力的培养工作,并且也是需要从传统教师能力的培养转移到信息化的教学上,做到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同时也是需要纳入师资培养管理的体系之中。二是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参与到信息化化的比赛中。现如今我国一些省市也开展各种类型的信息化的教学大赛,对于这些对比赛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社会功能去提高参赛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在参赛之后也是可以学习到比较多的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同时比赛也将会促进学习和交流,也是会激发一些年轻教师自身的学习欲望,教师通常将会主动的学习,然而针对于在比赛中获得奖励的教师职业院校也是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的提高。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二阶段:选择技术和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是认知工具和认识工具,当今任何知识型员工和研究人员都离不开计算机,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应该尽可能真实地模拟知识工作者在该领域的工作方式。在确定课程目标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技术来实现课程目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学活动设计必须体现真实、生动、反思和协作学习。在选择和制定教学活动时,相关的问题提示有助于让学生明白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哪些核心技能。此外,技术的选择需要有长远的考虑,教师需要预期所选技术的教学使用效果[3]。
第三阶段:反思、实施和修改。优秀的课程设计通常需多次尝试。在完成初稿阶段,大多数精力都集中在认知资源的整合;在修订阶段,随着认知资源已经不再是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改进设计的某些方面来完善自己的设想。因此,在课程初稿设计之前就需考虑两个问题:①课程的教学设计有意义吗?它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什么贡献?②是否存在执行方面的挑战?对于上这门课,自己和学生已经准备到了什么程度?技术和教学已经准备到了什么程度?
第一阶段:确定课程目标。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将教学活动、资源和信息化技术排序来打包课程。在教科书中,规定的课程目标通常只考虑知识和内容,倾向于关注低阶学习目标,而不考虑技术的使用。当考虑到核心素养教育时,对教师来说除了获得规定的态度、技能和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考虑高阶思维和了解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学科内容的规律。高阶思维指的是专家在某一特定领域产生知识所用的方法。而传统结构课程的活动只是达到低阶学习目标,不太可能实现培养学生发展所具备竞争力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挖掘所要教授的知识或从学生的角度去创造和概念化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认知来构建知识学科的方式。这个阶段对传统知识的处理应该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在技术支持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主题乃至知识建构。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教学环节数字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教学方式。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尝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指导学生学习的全新教学设计,本文从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大致流程进行阐述。
通过分析1985年、2000年、2016年3期数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重心,可推导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表现在:
好的课程设计就像好文章,需要进行几轮修订[4]。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时回应学生出现的反应,并且随着课程的进展适应真实的情况,找到课程设计中的差异,记录有价值的收获,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6]课程实施后,教师依据课后反思优化自己的课程,利用不同的思路来设计不同版本的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仅包含大致的流程和必备的技能,核心素养能力的激发不仅要深切地关注学生掌握良好的知识技能和设计,还要激励和支持学生的学习。[5]在当今这个时代,想法和技术的出现速度比任何人的处理速度更快,教师在设计课程时需要精通设计思维并培养自信,还要利用好各类技术的功能来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县级以下水利普查工作机构形成的需归档文件材料,应在完成收集、整理工作后,及时向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归档。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将应归档文件材料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三 结语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总之中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蹴而成的,必须要尊重客观的规律,同时也是需要尊重中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通道进行培养,并且也是需要重视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中青年信息化教学能力快速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耀辉,段晓华,简世平.“专业导师+能力导师+企业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中的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4(01):48-50+35.
[2] 王新星.中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88(02):185-186.
[3] 徐兵,黄春,孔洁,等.中职院校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体系构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01):108-114.
[4] 林毅钢,张君贤.武术教学在民办中职院校中开展的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06):133-135.
[5] 刘敏,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在国家示范性中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123-128.
[6] 刘向蕾,李真.中职院校中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9(36):123-128.
本文引用格式: 侯梦华.中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0):91-9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