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度量_经营风险论文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测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本国市场的饱和或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业务。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毫无例外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险与阻力。2004年9月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所发生的我国鞋城被烧事件,以及在此之前温州鞋在俄罗斯、意大利、尼日利亚等国被查抄、查扣等事件,已明显地体现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而“中航油”投机期货巨亏事件、长虹在美国遭遇的巨额诈骗,与其说是国际化的战略失误,不如说我国企业仍缺乏对国际经营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措施。基于此背景,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国际风险影响的认知、管理控制能力以及战略应变思路等方面都相对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绩效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风险测度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确定

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分类研究的理论回顾,本文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可感知的风险分为三个层面共15类风险,分别给出各类风险的定义,同时构建风险的测度模型并确定测度的指标体系。三个层面即宏观环境风险、行业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感知及其定义

风险层面 风险分类风险的定义

宏观 政治风险东道国战争、革命、政变或其他政治骚乱所带来的风险

环境 政府政策风险东道国政府规章制度、财政货币改革、国有化、价格控制、贸易限制等带来的风险

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由于东道国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经济发展指数、经济景气程度等带来的风险

人文风险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在宗教信仰、语言、价值观、人口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风险

行业 竞争风险现有竞争对于状态、潜在进入者状态、市场需求潜力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环境 产品市场风险由于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可获取性、互补品的稀缺性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风险 原材料市场风险 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供给、其他购买者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行业技术风险行业劳动率、技术转让速度、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经营决策风险由于企业未能对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充分论证,在经营中未能进行科学决策而形成的风险

交易风险在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由于汇率、结算方式等方面的变动而带来的风险

企业 筹资风险企业在负债经营中,由于投资收益不确定、利率的变动、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内部 投资风险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完成后,投资者发生经济损失和不能收回投资所带来的风险

风险 营运风险企业在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所面临的风险

社会责任风险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因担负产品质量、环境污染、人身安全等责任而面临的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内人员流动,员工素质、工作状态、价值观和生产率变化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

学者们在研究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所遇到的风险时,往往从三个角度描述国际风险,即风险造成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和风险的可控程度。这三个变量又分属于两个层面,即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风险造成的影响程度和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属于客观层面,它们用来描述风险的客观性,即很难随人的意志转移而变化。其中风险造成的影响可以显示出风险的强度,风险的不确定程度则表示风险发生的各种不确定表现。作为国际风险测评的第三个维度,风险的可控程度属于主观层面,它更多地体现出人们主观感知的能动性。因此,本文的设计是从三个维度来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价,而每个维度是以具体不同的测度指标予以反映,具体指标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风险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测度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我国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进行感知评估,并利用测评指标就其在影响程度、不确定程度和可控程度三个维度上进行量化研究。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感知,提高识别与防范国际化风险的能力。

本次调研以我国进行国际化经营(包括出口、契约、投资等方式)企业的经理为调查对象,采取了随机抽样、方便抽样与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利用访问调查、邮寄问卷、协作单位发放和E—mail发放等方式进行问卷调研,于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发放问卷811份。问卷回收后,由专门的小组负责整理、录入、复核以及变异值检查。截至2005年3月底共回收问卷217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23.3%。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调查样本主要分布在天津、山东、河北、海南、江浙、广东等地。其中天津占样本数的41.27%;广东省占24.34%;河北省占16.40%。而被调查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是采取出口的国际化模式(约占67%),而采取独资或合资海外经营方式的企业仅37家(约占19.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1.宏观环境风险层面的测度结果

在本文的研究中,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宏观环境风险主要从四类风险加以评估(如表1所示)(注: 在实证研究中,我们对15种风险共94个问项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中主要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进行直观描述,并赋以均值(极小值为1,极大值为5),以反映样本的平均状态。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中,我们设定均值3为平均值。因论文篇幅所限,统计结果不再一一列表,我们仅在相关分析中以测度指标的最终数值加以辅助说明。),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各类风险的重视程度都相当高,在测评中几乎都排在各种指标的第一位,具体而言,管理层认为政治风险的影响范围较大或很大(均值为3.28),但由于政治风险一般与东道国的政治制度变化相联系,并涉及与政治体系中潜在的或实际变化相联系的威胁和机会。因此,对于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单个企业来说,政治风险确实难以预测(均值小于3,为2.76)。

政府政策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均涉及到影响东道国商业环境的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东道国经济活动水平和价格水平的波动。例如无法预期的财政和货币改革、价格控制、贸易壁垒水平的变化,政府规章制度的变化等等。因此,在对这两项风险的评价中,绝大多数企业认为风险的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企业管理层重视程度高(均值大于4),并且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均值达到3.56)。同时,由于东道国政府政策通常是带有强制性的,所以企业很难将政府政策风险转嫁出去(均值为2.89)。

人文风险是企业跨国经营中所遇到的一个重要风险。事实上,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比较热衷于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中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但在分析中我们发现,与其他14种风险的测度指标相比,管理层倾向于认为文化风险属于不太重要的风险,因此在指标评价,反映出其重视程度、对组织结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的影响均较小(均值都低于3)。通过深层次原因分析,可以理解为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是利用较低层次的进入模式(即出口模式)进行国际化经营,因此,尚不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关注和应对文化上的冲突。但是, 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拓展,人文风险将是每个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慎重考虑的因素。

2.行业环境风险层面的测度结果

行业环境风险主要涉及到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基于母国和东道国所涉足行业与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本文选择四类风险加以评价(如表1所示)。从测度的结果分析,竞争风险被视为关键风险之一,不仅影响范围大(均值为3.7)、风险造成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均值为3.63), 同时对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影响较大(均值为3.54)。因此,管理层对竞争风险相当重视(选择不重视或较不重视的只占被调查企业的10.58%),因而企业需投入较多的资源(均值为3.21)对竞争风险进行预测和规避。

在对原材料市场风险的感知与评价方面,大部分企业认为原材料市场风险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均值达到3.93),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均值为3.45),风险的发生频率也较高(均值为3.30),因此,管理层对原材料市场风险相当重视(均值超过4)。但多数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采购等方法进行有效的规避和转嫁(均值都大于3)。

相比较而言,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产品市场风险主要对市场占有率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企业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并且有必要的资源保证,对该类风险的预测性和规避能力还是较强的(均值都大于3)。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行业技术风险的测度中,调查结果显示,其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均属一般水平(均值都略高于3),引起其他风险的可能性和可预测性均较低(均值都小于3),虽然管理层重视程度的均值大于3,但相对于其他风险中管理层重视程度的指标,3.49只能说是一般值,同时,企业用以抵抗行业技术风险的资源承诺也较低(均值小于3)。这说明在国外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扩散是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的同时,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多数企业并不是依靠技术上的优势,而更多地是依赖成本优势,所以,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对行业技术风险感知的重要程度并不如我们想像中的高。

3.企业内部风险层面的测度结果

企业内部风险主要涵盖了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涉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本文确定七类风险加以测度(如表1所示)。从经营决策风险的测评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此类风险对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均值为2.95),但它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均值为3.27),并且有可能因为经营上的问题引起其他风险的发生(均值为3.13),因此,企业对经营决策风险也比较重视(均值为3.71)。同时,由于该类风险相对上述风险通常产生于企业内部,所以,大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他们可以对经营决策风险进行较好的规避和预测。

而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因担负产品质量、环境污染、人身安全等责任而产生的社会责任风险进行评价时,大部分企业的重视程度较低,企业应对此类风险的资源保证也相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对此类风险并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经营涉及的人力资源风险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该类风险的影响范围较大(均值为3.33),尤其是对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均值为3.44),这种情况符合人力资源风险的特性。人力资源风险一般不会连带引起其他风险的产生(均值为3.04),就企业管理层而言,对其重视程度目前仍处于一般水平(均值为3.80),并给予一定的资源保证(均值为3.21)用于防范和规避(均值为3.17)。

与此同时,我们选取了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涉及的四类重要的财务类风险加以测评。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出口(包括直接出口或间接出口)是主要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因此,交易风险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工作中关注较多的一个风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交易风险的产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负担(均值为3.32),并且发生频繁(均值为3.23),所以管理层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均值为3.66),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均值为3.16),并采取各种金融工具和结算方式进行规避和转嫁(均值都大于3)。

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是企业跨国经营(如采取合资或独资经营方式)时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投资风险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当大(均值为3.60),其产生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均值为3.45);而筹资风险的发生将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很大的冲击(均值为3.34), 但企业对筹资风险预测的能力、将其转嫁给其他组织的能力却相对较弱,同时两类风险都可能连带引起其他风险的发生(均值为3.28),因此,管理层对其也相当的重视(均值为3.79)。

在对营运风险的感知与评价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营运风险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管理的影响相当大(均值为3.68),符合营运风险的特性,企业管理层对营运风险的管理也相当重视(均值大于4),不少企业认为应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机制对营运风险进行规避(均值为3.53)。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企业在拓展全球市场的力度日益增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由于国际营销环境错综复杂、国际市场需求纷繁多变、国际经济竞争激烈以及国家间文化迥异,任何企业都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更大、更多的风险。目前,由于受相关理论研究、企业经营状况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国际风险影响的认知、风险识别机制的建立、防范与规避能力等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逐渐培养成熟的风险意识,积极研究内、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主动地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蕴藏的潜在损失,甚至实现风险向收益的转换,从而有效地提升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绩效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03CJY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2081)“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风险的识别机制、测度指标与管理控制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标签:;  ;  ;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度量_经营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