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南阳叶氏大成宗谱源流序》辨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成论文,宗谱论文,南阳论文,源流论文,蔡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9)05-0021-03
在叶姓文化研究中,对叶公沈诸梁是叶氏肇姓始祖是没有争议的,但对叶姓祖源沈氏却有意见分歧。主要分两派:一派主张沈尹戍乃楚庄王曾孙,属于芈姓之沈氏;一派认为沈尹戍乃周文王的后裔,属于姬姓之沈氏。后者最主要的文献根据之一,就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写的《南阳叶氏大成宗谱源流序》(以下简称《蔡序》)。在《蔡序》中肯定叶姓祖源为姬姓沈氏。但《蔡序》纯属后人伪托,不足为据。以下先转录《蔡序》原文,然后予以辨析。
尝思,世家者,非积富贵之谓也,能世其德焉耳。不能世其德,虽富贵吾犹谓之辱其先也。苟能遵之,虽贫贱安得不谓之绍其先也?吾于是知为人子孙者,至难也。为常人之子孙难矣,又未若为受封者子孙难也。受封者子孙难矣,又未若为圣君子孙难也。何者?叶氏之系,始自姬姓,文王聃季之后,至沈诸梁公,生于春秋,超迈等夷。尝思慕孔子之道,而不得亲炙者,由子路不援引也。及为令尹、司马于楚,有功封于叶,因以为姓。而为国之栋樑。故董仲舒于建元二年壬寅四月,作《叶氏世爵赋》,称其代不乏人。而能世其德者,考其春秋,不出其故,仅见董仲舒家,全录者几人?或潜德不耀,而不得传也欤。至我朝,有讳尤者,为太尉,雄略冠世,后卒有御诗挽焉:“天丧英雄盖世豪,八方草木尽悲号。”尤生太中大夫祎,祎生长乐太守嘉。嘉生两子:曰光,曰源。源为武陵令,光为侍中郎。源生南顿太守宗、雁门大守仲。仲生云梦令颖,颖生太中大夫望。望生世贤,征于东汉建宁间。每见邕,未尝不以国家为念,叹曰:“国之有史,可以证君臣之勋绩,家之有谱,可以知祖宗之源流。自尧舜制国系,及文、武、周公制家礼,而宗统昭穆之说备详。五经四书,莫不以尊祖为重,而世系之不可忘。迨及暴秦煨烬之后,得存世系者,鲜矣!至若叶氏,公侯之家,世有贤人君子,潜藏受封,而隐遁山林,得留传于子孙。今世贤惓惓以祖宗为念,而欲辑修宗谱,以详世系。”时邕承命为古文、篆、隶三体书刻石于太学及外庠序。既毕其事,世贤复出示旧图一帙,嘱邕为识,遂不复辞。而观其图系,多有阙略,及考鲁经,不得其详。考之历代天下人物志,再阅董仲舒《世爵赋》,然后敢说,以告世贤。世贤梓之,以为后世子孙告焉。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岁次乙卯十一月
议郎诏进爵光禄勋蔡邕伯喈氏顿首拜序[1]
以上所谓蔡邕撰写的《南阳叶氏大成宗谱源流序》,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就会发现有明显的作伪痕迹。以下笔者准备根据《蔡序》行文顺序,逐条揭示其作伪的内容。
一、“尝思慕孔子之道,而不得亲炙者,由子路不援引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叶公很羡慕孔子的学说,由于子路不肯引见,而没有亲身受到孔子的教益。这段话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根据《论语》、《史记》的记载,叶公是亲身受孔子教益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明年(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
《论语·述而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
《论语·子路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以上所引《史记》、《论语》的文字,除了“直躬”问题外,两者是大同小异。说明孔子不仅到过叶,而且与叶公见过面,互相讨论过政治问题,孔子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提到“子路不对”的问题,但“不对”,是在叶公向孔子“问政”之后,这就与“不援引”毫无关系。蔡邕是东汉著名的大经学家、大历史学家,难道连这么点道理都不懂吗?很显然这不是蔡邕说的话,暴露出《蔡序》作伪者不懂历史、曲解历史的马脚。
二、“及为令尹、司马于楚,有功封于叶,因以为姓”
这句话反映了《蔡序》“枪手”颠倒历史的呓语。研究中国古史的人都知道,叶公沈诸梁是先封于叶,在平定白公胜之乱时才担任令尹和司马的。而且在平定白公胜之乱后,就将令尹、司马之位让与子西和子期,而“归老于叶”[2](《楚语》)。关于叶公任令尹、司马与封叶的先后顺序问题,并不需要用很大力气进行考证,只要看看《史记·楚世家》、《国语·楚语》以及《左传》等书的相关内容,自然会一目了然。作为精通历史并写过史书的大学问家蔡邕来说,绝对不会把叶公任令尹、司马与封叶的顺序前后颠倒,这足以证明《蔡序》是不懂历史的后人所伪托。
三、董仲舒《叶氏世爵赋》
《叶氏世爵赋》是叶姓祖源姬姓说的另一重要证据,特别是出于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之手,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据叶述先生考证,《叶氏世爵赋》也是赝品。叶先生在《评所谓〈叶氏世爵赋〉》[3]中指出,《叶氏世爵赋》中提出的叶姓在所传30代中代代高官,“与史实完全相悖”。并着重指出:“叶公沈诸梁(公谱第一代),下至叶君(公谱第三十代),短短三百多年却繁衍30代,即平均十二三岁传一代,岂不是笑话。”董仲舒是专治《春秋公羊传》的经学大师,“绝不可能编写出如此不懂基本史实,荒谬绝伦的《世爵赋》。”我完全赞同叶述先生对《世爵赋》的否定的意见,故对此不再赘言。
四、“五经四书莫不以尊祖为重”
这句话简直是太离谱了,成为《蔡序》是赝品的铁证之一。关于“五经”,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就已确立。但“四书”之得名却较晚。所谓“四书”,是指《论语》、《孟子》以及从《礼记》中抽出的《大学》、《中庸》的合称。“四书”之名的确立,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朱熹在淳熙年间(1174-1189年)撰《四书章句集注》之后。此后“四书”遂成为历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成为儒家宣传伦理道德的必读教课书。试想东汉的经学大师怎能知道南宋时才确立的“四书”呢?怎能说出“五经四书莫不以尊祖为重”的话呢?这恰好说明《蔡序》的作伪时间是在南宋及其以后。自我暴露出作伪时间,可以说是《蔡序》“枪手”愚不可及之处吧!
五、“时邕承命为古文、篆、隶三体书,刻石于太学及外庠序”
这句话又成为《蔡序》确为赝品的铁证。关于由蔡邕所写的熹平石经,究竟是一体石经还是三体石经,在历史流传过程中确实有误解。南朝学者范晔在他所著《后汉书·儒林列传》中就说:“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种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他所著《资治通鉴》卷57“灵帝熹平四年”中就沿袭了范史的错误。他写道:“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郎蔡邕为古文、篆、隶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但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对此误传已作了更正,他在《金石录·汉石经遗字》中说:“有《汉石经遗字》者,藏洛阳及长安人家,盖灵帝熹平四年所立,其字则蔡邕小字八分书也。其后屡经迁徙,故散落不存。今所有者,才数千字,皆土地埋没之余,摩灭而仅存者尔。案《后汉书·儒林列传》云‘为古文、篆、隶三体’者,非也。盖邕所书乃八分,而三体石经乃魏时所建也。”赵明诚的更正是根据熹平石经残石而得出的结论,当然极具权威性,而魏所建的三体石经,即“正始石经”,均有实物为证。除赵明诚的更正外,《水经注·谷水注》也证明熹平石经为一体石经。元代大注释家胡三省在为《通鉴》作注时,也对司马光的错误作了更正。综合各家论证,证明蔡邕所书写的为一体石经。三体石经为曹魏正始年间所建。因胡注文字过长,故不便全文征引,请见谅。
南朝范晔在江南,又时隔250余年,未见熹平石经真迹,误记熹平石经为三体石经,虽属大错,尚情有可原;司马光沿袭范史之误,也算事出有因,而熹平石经是蔡邕亲手所书,他怎么会把一体石经说成是古文、篆、隶三体石经呢?这说明不学无术的《蔡序》的“枪手”上了《后汉书》和《资治通鉴》的当,而又没看过赵明诚《金石录》、郦道元《水经注》及胡三省《通鉴注》,从而暴露出作伪的马脚,成为《蔡序》是赝品的又一铁证。
六、“既毕其事……嘱邕为识,遂不复辞”
这段话是说蔡邕办完熹平石经书写、镌刻之事后,世贤请他作序,而没有推辞。这里所说的“既毕其事”的落款时间是熹平四年。不错,有些史书是把熹平石经树立写为熹平四年。但这很不准确。因为正定五经文字要有很深的动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还要把五经写成八分书,再加上备石料,请工匠刻成碑文,决不是一年时间所能完成的任务。据《水经注》记载:“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蔡邕以熹平四年(175年)与五官中郎将棠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铭刻蔡邕等名。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铭经。”[4](卷16《谷水注》)《水经注》告诉我们,蔡邕等人从熹平四年要求正定六经文字,到光和六年刻石立碑完毕,共经历了9年时间,这是符合实际的。尽管有的史书写熹平四年立碑,但蔡邕应该知道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他怎能自己说熹平四年“既毕其事”呢?这不恰好说明《蔡序》是后人伪托的赝品吗?
七、“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岁次乙卯十一月”
这是所谓祭邕签署的《蔡序》写作时间。从表面看所记时间不存在什么问题,但细分析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笑话。从中可以看出《蔡序》作伪的痕迹。我们知道,后人称刘邦所建立的帝国为“前汉”或“西汉”,称刘秀所建立的汉帝国为“后汉”或“东汉”。这是后人为区别两个汉帝国而追加的称号,但当时人则决不这样称呼。当时人则自称为“大汉”、“汉”或“我朝”。我查阅了《汉碑全集》收录的所有碑文,无一例自称为“西汉”、“东汉”者[5]。蔡邕是东汉人,他怎能自称“东汉”呢?很显然这是“蔡序”的“枪手”不懂历史而追加的称号。
再说“灵帝熹平四年”的问题。人所共知“灵帝”是谥号。在历史上人们对皇帝按不同情况有三种称呼。皇帝在位时称“今上”、“上”、“陛下”、“吾皇”、“吾主”等。皇帝死后在谥号未议定前称“大行皇帝”。皇帝死后,大臣会议根据皇帝一生政绩、功业评议出或褒或贬的称号,即谥号,如“文帝”、“武帝”、“献帝”、“哀帝”等。蔡邕写《序》的时间是熹平四年,当时的皇帝刘宏并没有死,蔡邕怎知道刘宏的谥号为“灵帝”呢?这不是历史笑话吗!这是《蔡序》作伪的又一铁证。
八、“议郎诏进爵光禄勋蔡邕伯喈氏顿首拜”
这是《蔡序》最后落款。在这个落款中,除“议郎”确实是蔡邕写“熹平石经”时的官职外,其后的“诏进爵光禄勋”完全是编造的。第一,光禄勋是官职而不是爵位。在汉代实行的二十级爵制中,从一级爵公士,到二十级爵列侯,其中绝对没有“光禄勋”这一爵称,故所谓“诏进爵光禄勋”云云,纯粹是不懂汉代官爵制度的人梦呓胡说而已。第二,光禄勋是汉中央政府的“九卿”之一,主管宫殿宿卫,典领禁兵,秩中二千石,蔡邕从来没有担任过这样高的官职。董卓掌权时重用蔡邕,先署祭酒,后补侍御史,又转侍书御史,再迁尚书,最后任命蔡邕为光禄勋属下的左中郎将,秩二千石。以上情况说明,如果对汉代官爵制度稍有常识的人,也不会写出“诏进爵光禄勋”之类的糊涂文字。这就毫无争辩地暴露出《蔡序》是没有历史常识的人的伪托。
以上所举《蔡序》的八条纰漏,可以说是铁证如山,说明《蔡序》是赝品,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个旁证来说明《蔡序》为后人所伪托,即严可均在《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全后汉文》[6]中,收录了蔡邕所遗留下的全部诗文词赋,甚至连只言片语都已收录,但唯独不见所谓蔡邕写的《南阳叶氏大成宗谱流源序》。是严可均孤陋寡闻不知有《蔡序》吗?不可能。《蔡序》如此赫赫有名并全文流传至今,对于专作钩沉索引、并专门搜求古代遗文的严可均来说岂有不知《蔡序》之理。那只有一种可能,即严可均已辨明《蔡序》是赝品,故而不收。
收稿日期:200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