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论文_游爱叶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论文_游爱叶

河北省永年县小龙马总校明德联校 游爱叶

摘要: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本文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因此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育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 几方面去尝试。

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之美由于双声、叠韵、叠音、声调等声音因素,再辅以音乐、停顿、骈散交错、长短相间等手段,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汉语对声音的摹拟能力很强,几乎任何特殊的或复杂的声音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字音来表现。再如成语大都由四字构成,平仄相对,错落有致,平声舒缓上扬,如击钟鼓;仄声曲折下抑,如击木石,读起来既富于变化又有强烈的节奏感。汉语这种富有音乐美的特点,是西方语言所不及的。语言大师们借此特点写成的文章,声调婉转,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或吟或诵,美感无穷。伴着语文,我们听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阵阵欢笑,听到了“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声声啼鸣,感受到了“苦恨年年压金线,为 他人作嫁衣裳”的句句感慨。伴着语文,我们听到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莺声燕语,感悟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无声,领略了“蝉噪林幽静,鸟鸣山更幽”的此起彼伏。

二、让学生品味汉字的意象美与纯粹的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象形”性。从这一视角来看,汉字是审美型文字,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首先,汉字起源于对自然物象的摹写。在汉字的原则中,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的先人在造字时, 或“因物构思”,或“博采众美”,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优美的形象。汉字的形象中,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呈,积淀着造化神秀,吞吐着自然伟力。基本笔画组成了活泼的汉字,组合紧凑,有韵味,形体匀称,给人以图画美的感觉。其次,在世界上,恐怕没有哪种文字的创造者会像中国人那样执著,醉心于字体的书写形式美之中,也恐怕没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一样高度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感,进而达到了不朽的审美境界。

三、让学生深入享受汉语的人文美汉语在几 千年的 发展历史中 ,深深 地打上了民 族的、 历史 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辽阔肥沃的华夏大地上,在封闭、自足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整体、统一的民族意识。汉语重整体、重和谐、重意合的特点,正是中华民族的意识、性格和思维模式的积淀和投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上古神话、寓言故事、名人轶事、诗文名句、佛教教义等融汇、渗透了数以万计的词语、俗语和成语典故,更为华夏语言平添了无尽的美感。单就汉语言词汇的丰富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自豪。汉语的某些审美因素也同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比如,中国人以“双数”为美,认为双数具有成双成对、对称和谐之义,它象征着喜庆和吉祥。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代诗词多为偶句,讲究对仗,喜用骈句,为什么成语以四字结构为多,喜庆佳节何以爱挂对联,文章章法何以追求前后照应、首尾圆合了。这些都是应该让孩子知道的。伴着语文,晏殊独倚西楼却见绿波东流,贺铸回转柳塘偶遇绿萍浮游,柳永静伫河岸忽见晓风残月水悠悠。伴着语文,李清照的满地黄花点缀了窗枢的优雅,李煜的帘外细雨衬托了春意阑珊,苏轼的一池萍碎又显暮色三分,一分流水。

四、让学生流连于作品的情感美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基础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美情;还有情感范畴中处于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等等。

篇篇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具有情感美,这些美丽的情感都可以唤起孩子对语文的热爱。不说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孜孜追求,也不说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占难全”的豁达,单说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与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胸襟,已使我们受益无穷。带着孩提时代的美好感受,六七岁的孩子进了学校,期望着美丽的童话再次上演;期望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能够活跃在我们的课堂上,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那娓娓道来,没有了绘声绘色,甚至连读书的声音也很少听到了,文字之美正在课堂上一点点流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带领孩子们感受语文的魅力,聆听尘封在文字里的声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是应该到做好的事情,也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美育教学的需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论文作者:游爱叶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论文_游爱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