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_大学教育论文

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_大学教育论文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试论论文,潜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注:本刊于1999年3月22日收到此稿),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颇受关注,有人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过快,已呈盲目冒进之势;有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达到了极限,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初见端倪;还有人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不适合中国国情。笔者对他们引证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却得出了中国高等教育颇具发展潜力的结论,故作文就教同仁。

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速发展最为坚实的基石,现在是这样,将来更是如此。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不是局限在内部封闭的、孤立的和单纯的发展,它受教育以外的诸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的制约,须与之保持协调一致的发展,盲目发展或该发展时不发展都是很失策的。因此,思考和决策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既要考虑高等教育内部客观规律对高等教育宏观发展战略的影响,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外部客观规律对高等教育微观发展过程的制约,并以后者为主。即要把高等教育发展问题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层面上去思考、把握和决策,才有可能避免由于井底之见造成的偏颇、短期行为或失误。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曾有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应该说两方面的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盲目冒进或裹足不前都可能遗患无穷。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平稳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良性发展时期,尽管其间不乏小的波折。总结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用一个“稳”字来概括,但不能称其为“快”。

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包括成人高等院校的学生)为1%左右,1990年超过2%,提高1个百分点用了近10年时间, 这与同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相比较是比较慢的。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非洲国家和地区第三级教育的平均毛入学率,从1980年的3.5%上升到1993年的5.5%,增加了2个百分点;亚洲国家和地区从5.3 %上升到9.2%,增加近4个百分点;大洋洲从21.4%上升到34.3%,增加约13个百分点;欧洲从29.8%上升到37.9%,增加8个百分点; 美洲从30.5%上升到37.8%,增加7个百分点以上[1]。

从9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颁布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从1992年到1993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3%, 在校生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至1997年,全国高等学校(含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589.8万人,占18—21岁学龄人口的7.6%,接近或即将超过《国务院关于〈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2000年8%的规划目标。按照1995—1997年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招生平均增长为7.2%)计算,预计到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含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713万人,将超过规划设计的630万人,占18—21岁学龄人口的9.05%,到2010年将达到16%左右,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 根据以上预测,从1997年到2010年的13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平均增长6%左右,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类似阶段, 这一速度仍然算不得快的。

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各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迈向大众化阶段,都有一个较快的的发展时期(详见表1、表2)[3]。

表1 若干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年 第三级

年第三级

国名份教育毛入 份教育毛入 年平均增

学率(%) 学率(%)

长率(%)

伊 朗 19854.1 199315.1 17.69

蒙 古 19706.4 198521.6

8.45

韩 国 19759.6 198534.0 13.48

泰 国 19753.4 198519.0 18.80

土耳其 19805.4 199215.7

9.30

埃 及 19708.6 198016.1

6.47

墨西哥 19705.9 198515.4

6.60

平均值 6.2 19.6 11.54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6),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年11月版

表2 几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年 第三级年 第三级

国名份教育毛入

份教育毛入 年平均增

学率(%) 学率(%)

长率(%)

法 国 197013.4197524.5 12.82

西班牙 1970 8.9197520.4 18.04

英 国 197014.1197518.9

6.03

平均值 12.121.3 12.29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6),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年11月版

从表中可以看出:1.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增长率平均为11.54%;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要快些,年平均增长率平均达到12.29%。这表明,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但这种制约既不是按比例的放大或缩小,也不是半斤对八两或一一对应的。2.几乎所有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10%时,年平均增长率均在6%以上, 个别国家超过10%,表明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属于加速增长而不是匀速发展期。3.从当时的情况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并未给上述国家造成或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说明在一定的时期内,高等教育可以有一个比较高的发展速度。4.从长效性来看,迄今,上述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不但没有因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造成经济崩溃,相反地,绝大多数国家经济状况良好,而高等教育超速发展的韩国和阿根廷竟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如果这一事实成立的话,那么,究竟是经济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恐怕就要重新认识了。

依据以上统计,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7.6%为起始点, 进入大众化阶段,发展中国家约需6年,发达国家只需4年左右,而我国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变至少需要12年。我们认为,这样的发展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

二、国情要求高等教育:是大力发展还是限制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多资源少、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工业现代化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国家,人均占有水土资源十分有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131人/平方公里,但平原加盆地仅占全部面积的31%,除去严重缺水不能住人的空间,实际的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公里,比人口高密度国家日本几乎还要多出一倍; 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据统计, 就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来说, 澳大利亚是35亩,加拿大为28亩,阿根廷14亩,美国13亩,印度3.6亩, 菲律宾2.5亩,荷兰1.9亩,中国仅1.5亩,有1/3以上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我国还是水资源紧缺国,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

农业离不开水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上发展农业只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但在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仍以50%以上的份额支撑着农业生产,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尚不足40%,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20个百分点以上,并且提高缓慢,“八五”期间甚至出现了下滑,进入“九五”虽有所恢复,但状况仍不容乐观[4]。 没有科技支撑的农业,不仅不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调整农产品的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加重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延缓农业现代化进程,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技和教育,最主要是发展高科技和高等教育,中国的农业发展尤其如是。

中国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农业,更要有现代化的工业,并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农业是我国的基础,这一地位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不能动摇,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也不能动摇。这并不表明中国是铁定的农业国而不能成为工业化国家。恰恰相反,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看,把中国定位于农业国是没有前途的,也是不合时宜的。一方面,如前所述,中国的农业资源贫乏,发展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工业是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可以说,没有强大工业作后盾的国家永远都是发展中国家,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这也是中国近代以来血与火交融凝结的训诫。所以,中国必须以工业强国,实现工业现代化。

诚然,发展工业也要倚仗一定的自然资源,但与农业相比较这种依赖性要弱得多,而且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它更倚仗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就是说,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可以或更大程度上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即通过教育发展科学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可以避免由于资源短缺造成的障碍。日本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而又缺乏资源的国家。所以,日本的国策是科教兴国。二战以后,日本努力扫除文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的外向型经济,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期内,不但实现了工农业现代化,而且步入了发达国家的先进行列。日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展望未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为我们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可以说是一次更为严峻的挑战,关键是我们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开发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来培植知识产业、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进而发展经济是一种策略;通过大力开发利用现存的物质资源,优先发展农业和工业,逐步推进到知识经济时代,即重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也是一种策略。不同的决策所产生的结果,一是缩小差距,一是扩大差距。我们认为,前者才是中国明智的选择。

工业、农业的发展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都需要高层次的教育和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中国国民受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

从就业情况看,1992年在20—49岁的全国就业人口中,只有0.86%的人具有本科文化水平,1.18%的人具有大专文化水平,中专及高中毕业的人占14.38%,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占34.56 %,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6.24%,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人占12.72%[5]。笔者认为, 这样的就业人口,不能说明中国的国情不需要大学生或者不需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而只能证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太落后,还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果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迅速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或用高素质的劳动者更换之,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何在?

再从我国居民的文化构成来看,不仅远不及发达国家,甚至还赶不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尤居后进。10国居民文化构成显示,中国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最小,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人口居第六位,文盲和文化程度不明者居第八位(详见表3)[6]。勿庸置疑,中国教育必须优先发展,而在教育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应该受到同样的注重。

表3 10国居民文化构成(%)

文盲和文

国别 大学 中小学 化程度不

明者

美国 32.2

64.5 3.3

以色列23.1

67.2 9.7

日本 21.2

78.80

加拿大19.3

79.5 1.2

韩国 13.4

75.6

11

菲律宾15.2

73.1 11.7

泰国

2.9

76.6 20.5

印度

2.5 25 72.5

巴基斯坦

1.9

19.2 78.9

中国

1.4

68.4 30.2

三、发展高等教育对就业:是创造了机会还是增加了压力

现在需要讨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究竟是扩大了需求、创造了就业机会,还是缩小了需求、增加了就业压力呢?

一般认为,高等学校有三个职能,即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这说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正相关。那么,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广泛的影响,给社会职业结构及就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革。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科学的进步,一方面,职业的分化程度越来越快,职业类别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增加;另一方面,在一批新职业涌现的同时,一批老职业发生变更,或者被淘汰、或者被更新。但是,总体上应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了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就业结构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职业结构的新陈代谢,使得人们的职业流动频率愈益加快,社会流动将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事实上,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铁饭碗”已被打破,“从一而终”的观念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这样,就个人而言,仅有一两种技能已无法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要求。这正好说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均需要更高更好的教育,也证明了高等教育将担负更多更重的社会历史责任。如果把就业压力归罪于高等教育是没有根据的。譬如,我国已有“小学+中学”学历的人口8.2亿之多,“城市+乡镇”的企业吸收了约3.5亿人,其余4.7亿人或留在农村,或辗转于城镇,正游离于企业之门外等待着就业,我们是否也要得出中小学教育发展造成了就业压力的结论呢?

笔者认为,如果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发展科学技术,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果不摒弃大学毕业即为官的陈腐观念,建立大学生当工人、做农民的新就业观;如果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拔去些“萝卜”让出些“坑”换上“新品种”;如果不拓展就业渠道,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这样,被动地等待城市提供的就业位置,再按照位置培养人,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但不需要发展,而且,它存在的必要性都令人怀疑。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人们习惯于把大学毕业生和城镇青年未找到工作称作“失业”或叫做“待业”,而把农村剩余劳动者到城市后,视其找到工作与否分别称为“民工”和“盲流”。按此逻辑,高等教育发展得越快,农家子弟上大学的人就越多,失业或待业不就增加了,进而导出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结论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容量:是已到极限还是尚有余力

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容量的大小,而制约容量的最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源(资金),另一是高等学校。

高等教育究竟主要应该以资源的多少,还是主要以社会需求的大小作为发展的依据?我们的观点倾向于后者。当然,社会需求再大而没有一定的资源,发展高等教育也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如果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免费教育,那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是唯一的,资源本身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资源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约束是肯定的。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投资教育的费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中国教育的战线长、包袱重,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国家财政预算的整个教育经费中已经占到了20%,进一步增大比例不大可能。如果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偿教育,那么,约束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本身就成为因变量(记为Y), 而影响它的因素至少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记为M),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记为N),生均交纳的学杂费(记为x)和其他渠道筹措的经费(记为β), 我们得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总量应为:Y=M+Nx+β。

M:国家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偏低,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这并不是说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例低,而是指政府投入教育的总量不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称。北大陈良锟等人根据38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教育投资的历史统计资料,建立了经济计量模型,得出了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平均水准(详见表4)[7]。

表4 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投资

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1980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教育投资占

用国民生产3.52 3.69 3.84 3.69 4.06 4.16 4.24

总值的百分比

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财政投入的绝对数增长也比较快。但从1992年的统计看,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2.73%,1995年仅为2.44%,低于低入收国家平均4 %及高收入国家平均5.7%的水平。值得欣慰的是,199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x:提高对学生的收费,是增加高等教育经费的又一重要途径。 从必要性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交纳部分或全部学杂费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国家全包大学生受教育的费用,既不利于大学生成材,也影响到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1993年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所占用的事业费,可以培养25个小学生,1994年和1995年有所减少,分别能培养21个和20个小学生,1996年和1997年大学生生均成本仍保持在小学生的20倍左右。这同1990年世界大学生生均成本与小学生生均成本比值的平均水平相比较,是发展中国家的7.5倍和发达国家的1.9倍,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大学生的收费太少。从可能性看,中国老百姓送子女上大学的愿望非常迫切,这恐怕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突出的。现在中国老百姓在银行里存款高达5万亿人民币, 首要用途就是子女的教育费。 一项调查表明,“300位储户中有26.7%是为了子女教育费”,或者是“55%的人是为了不时之需,亦即子女教育、老人赡养、大宗消费”等需求。为什么住房消费热不起来,不太对老百姓的思路是原因之一。如果把高等教育作为扩大内需的渠道,或许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消费热点。

至于N和β,大家不言自明。事实已经很清楚, 高等教育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关键在于挖掘与否和怎样挖掘,其中包含着较强的政策性;还要考虑到贫富差距问题,如将部分提高了的学费用于增加助学金、奖学金和贷学金,以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等等。这些不在我们的探讨之列,不作赘论。

高等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等学校。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解决学校约束的途径有三条:一是扩大现有的学校规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二是增办新的公立高等学校;三是兴办私立高等学校。第一条路径简单易行,但终因有限度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过分集中于若干所大学,在布局上既不利于大学生就近上学,也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而不是长久之计;第二条路径虽然有效但需要大量投入,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只有第三条路径,投入少,见效快,发展的潜力大,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例如,日本的大学,私立的占73.6%,学生占73.4%(1994);泰国的大学(大学部所属的,不包括两所开放大学),私立的占61.5%,学生占47.5%(1995);菲律宾的高等学校,私立的占80.2%,学生占78.4%(1995);印尼的高等学校,私立的占86.6%,学生约占66.7%(1994);韩国的高等学校,私立的占82.2%,中初级学院学生私立的95.9%,大学学生私立的占74.8%(1994);印度的高等学校,私立的约占73%,学生约占57%(1998)[8]。 就是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发展高等教育也没有完全摈弃私立高等学校。据统计,1996—1997年度,美国有公立的四年制大学613所、 二年制大学1088所,而私立的四年制大学有1614所、二年制大学有654所[9]。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来,国外教育机构纷纷抢滩国内生源市场,不仅看好在校“尖子”,也频频向“落榜生”抛出“绣球”。尽管学费不菲,仍引得“落榜生”和家长怦然心动。如果我们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必将落个人财两空的结局。市川昭午先生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和费用负担》报告中谈到,日本在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留学生,同时设法限制日本学生到国外留学。他们认为,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应该得到回报,学生流落海外不能成为日本国的纳税人就是教育经费的流失。当我们用大量的教育费用培养的高中生被招到国外留学、定居时,是否考虑过教育经费的流失?

综上所论,一个显见的结论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巨大!

标签:;  ;  ;  ;  ;  ;  ;  ;  ;  ;  

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_大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